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馬梅榮:武夷岩茶品質的感官審評

馬梅榮:武夷岩茶品質的感官審評

岩骨花香聚武夷,鬥茶品茗揚文化」,十一月的武夷山,在廣大愛茶人的心裡,比雙十一還要驚心動魄的日子大概就是舉辦得如火如荼的「鬥茶賽」了。2017年11月初,第十屆武夷山「中國茶香杯」茶王賽告捷,迎來了武夷山「互聯網+武夷鬥茶」茗戰聯盟茗戰馬頭岩,隨之又起武夷街道第二屆「萬里茶道·寬廬杯」岩茶茶王賽;2017年11月16日,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茶博會隆重開幕,於此同時開賽的還有海峽兩岸民間鬥茶賽,「張天福杯」武夷鬥茶、武夷正岩核心村天心村民間鬥茶賽......

鬥茶賽不止,伴隨每場鬥茶賽而出的便是一批又一批的優質武夷茶,然而武夷茶之繁盛,評審專家是如何在眾多茶品中評審得出最終的優質茶?茶企、茶葉店日常做評審的時候又該如何正確鑒評?在這一期的武夷茶知識頻道,我們誠邀武夷山歷屆鬥茶賽事的專業評審馬梅榮馬老師,為我們一解武夷鬥茶的專業審評方法

馬梅榮

農藝師,評茶師,目前任職於武夷山市茶葉局,是武夷山市茶葉產品質量檢驗所的感官評審專家。

林曉東:

馬老師,您做武夷鬥茶賽事的專業評審多年,請問武夷岩茶的審評方法有幾種,分別是什麼呢?

馬梅榮:

茶葉品質的鑒評方法主要有感官分析理化分析感官分析是通用和常用的審評方法。我們中國的茶類繁多,不同的茶類有不同的審評方法,就武夷岩茶品質的鑒評我們主要是採取感官審評。

林曉東:

在審評的過程中,武夷岩茶品質的感官審評的具體標準是什麼?

馬梅榮:

就武夷岩茶而言,茶葉必須做到潔凈、不著色,不得混有異種植物,不含非茶葉物質,無異味,無異臭,無霉變。然而武夷岩茶的不同品種有不同的品質表現,具體標準也是不同的,例如:

大紅袍

大紅袍既是茶樹名,又是茶葉商品名。大紅袍茶的品質特徵是條索扭曲、緊結、壯實,色澤青褐油潤帶寶色,香氣馥郁,有銳、濃長,清、幽遠之感,滋味濃而醇厚、鮮滑回甘、岩韻明顯,杯底余香持久,湯色深橙黃且清澈艷麗,葉底軟亮、勻齊、紅邊鮮明。

《地理標誌產品武夷岩茶》國家標準(GB/T 18745)中

大紅袍產品級型有特級、一級、二級

武夷奇

以菜茶或其他品種採制的稱為「武夷奇種」。奇種亦稱武夷菜茶,是武夷山原始的有性群體茶樹品種。奇種為產品名,成茶的品質特徵是條索緊結、重實,端梢扭曲,色澤烏褐較油潤,香氣清高細長,滋味清醇甘爽、喉韻較顯,湯色金黃明亮,葉底柔軟較勻齊、紅邊稍顯。

《地理標誌產品武夷岩茶》國家標準(GB/T 18745)中

武夷奇種產品級型有特級、一級、二級、三級

武夷水仙

水仙為傳統的茶樹品種,種植在武夷茶區將近百年。武夷水仙品質特性優良穩定,外形條索肥壯、重實、葉端扭曲,主脈寬大扁平,色澤綠褐油潤或青褐油潤,香氣濃郁清長,具特有的蘭花香,滋味濃厚、甘滑清爽、喉韻明顯,湯色清澈濃艷、呈深金黃色,耐沖泡,葉底肥厚軟亮、紅邊鮮明。

《地理標誌產品武夷岩茶》國家標準(CB/T 18745)中

武夷水仙產品級型有特級、一級、二級、三級

武夷肉桂

武夷肉桂是八十年代選育推廣的品種,以香氣辛銳濃長似桂皮香而突出。肉桂外形條索勻整捲曲;色澤褐祿,油潤有光,干茶嗅之有甜香。香氣濃郁持久,以辛銳見長,有蜜桃香或桂皮香,佳者帶乳香,滋味醇厚鮮爽、強、回甘快且持久,湯色金黃清澈,葉底黃亮柔軟,紅邊明顯。

《地理標誌產品武夷岩茶》國家標準(CB/T 18745 )中

武夷肉桂產品級型有特級、一級、二級

林曉東:

品類不同,審評標準也不同,看來審評也是一門技術。馬老師,可以和我們講述一下武夷岩茶感官審評的方法嗎?以及具體流程是怎樣的?

馬梅榮:

武夷岩茶的審評習慣是用容量為110ml的鐘形有蓋茶匝沖泡,審評克數標準為5g,審評時分為干評和濕評兩個環節,以識別品種和評定等級優次。

環節一即「干評外形」

以條索、色澤為主,結合嗅干香。條索看鬆緊、輕重、壯瘦、挺直、捲曲等。色澤以砂綠或間蜜黃油潤為好,以枯褐、灰褐無光為差。干香則嗅其有無雜味、高火味等。

環節二即「濕評內質」

濕評以香氣、滋味為主,結合湯色、葉底。具體流程就是:

稱取樣茶5克;

用開水將杯盞燙熱;

將稱好的樣茶放入容量110ml的審評杯,然後沖泡;

開水注滿蓋碗後用杯蓋將泡沫颳去,杯蓋用開水洗凈再蓋上;

出湯時間為「二三五」,第一次沖泡1分鐘後即可聞香氣,2分鐘後出湯;第二次沖泡2分鐘後聞香氣,3分鐘後出湯;第三次沖泡則3分鐘後聞香氣,5分鐘後出湯。(這裡提醒大家,每次聞香的時間最好控制在1分鐘內,每次聞香後,再倒出茶湯,看湯色,嘗滋味。)

將葉底倒入裝有清水的葉底盤中進行最後的葉底評審。

林曉東:

在這兩個環節的感官審評中我們應該如何鑒評茶葉呢?

馬梅榮:

一是聞香氣

主要聞杯蓋香氣,在每泡次的規定時間後拿起杯蓋,靠近鼻子,聞杯中隨水汽蒸發出來的香氣,第一泡聞香氣的高低,是否有異氣;第二泡辯別香氣類型、粗細;第三泡聞香氣的持久程度。

二是看湯色

金黃、橙黃、清澈明亮為好,視品種和加工方法而異。

三是嘗滋味

滋味有濃淡、醇苦、爽澀之分,以第二泡為主,兼顧前後,特別是初學者,第一泡滋味濃,不易辨別。茶湯入口刺激性強、稍苦回甘爽,為;茶湯入口苦,出口後也苦而且味感在舌心,為

四是觀葉底

葉底應放入裝有清水的葉底碗中,看嫩度,厚薄、色澤和發酵程度

林曉東:

感官審評如此嚴謹和細緻,最終被確認的好茶可謂是精挑細選,來之不易。

馬梅榮:

「好茶」因人而異,武夷岩茶茶葉品質只有等級之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在每場鬥茶賽做審評的時候,都能明顯的感覺到茶葉品質的提升,說明茶農製作技藝的進步,我們為這個感到欣慰。

林曉東:

一泡茶,牽萬眾心,可以看出每個人都寄予很大的希望啊。馬老師,您再與我們分享一些專業的審評術語吧。

馬梅榮:

五項因子,每項都有對應的審評術語,大家在審評的時候可以作參考:

干茶形狀評語:

蜻蜓頭指茶條肥壯,葉端捲曲,緊結似蜻蜓頭。壯結指茶條壯實而緊結。扭曲指葉端折皺重疊的茶條。

干茶色澤評語:

砂綠指色似蛙皮綠而有光澤,優質青茶的色澤。

青褐指色澤青褐帶灰光,又稱寶光。

鱔皮色指砂綠蜜黃似鱔魚皮色。

蛤蟆背色指葉背起蛙皮狀砂粒白點。

烏潤指烏黑而有光澤。油潤指光澤好。

三節色指茶條尾部呈砂綠色,中部呈烏色,頭部淡紅色,故稱三節色。

枯燥指乾枯無光澤。按葉色深淺程度不同有烏燥、褐燥之分。

湯色評語:

金黃指以黃為主,帶有橙色,有深淺之分。

橙黃指黃中微帶紅,似橙色或橘黃色。

紅湯指淺紅色或暗紅色,常見於陳茶或烘焙過頭的。

清澈指清凈、透明、光亮、無沉澱。

深亮指湯色深而透明。

明亮指茶湯深而透明。明凈與此同義。

淺薄指茶湯中物質欠豐富,湯色清淡。

混濁指茶湯中有大量懸浮物,透明度差。

指湯色不明亮。

香氣評語:

濃郁指帶有濃郁持久的特殊花果香,稱為濃郁。

馥郁比濃郁香氣更雅的,稱為馥郁。清高指香氣清長,但不濃郁。

清香指清純柔和,香氣欠高但很幽雅。

甜香指香氣高而具有甜感。

悶火指烘焙後,未適當攤涼而形成的一種令人不快的火功氣味。

猛火指烘焙溫度過高或過猛的火候所產生的不良火氣。

高火指茶葉加溫於燥過程中,溫度高、時間長,干度十足所產生的火香。

老火指干度十足,帶輕微的焦茶氣。

焦氣指干度十足,有嚴重的焦茶氣。

滋味評語

濃厚指味濃而不澀,濃醇適口,回味清甘。

醇厚指濃純可口,回味略甜。

醇和指味清爽帶甜,鮮味不足,無粗雜味。

粗濃指味粗而濃,人口有粗糙辣舌之感。

回甘指茶湯人口先微苦後回味有甜感。

甘滑指帶甘味而滑潤。

苦澀指味雖濃但不鮮不醇,茶湯人口澀而帶苦,味覺麻木。

高火味指高火氣的茶葉,嘗味時也有火氣味。

老火味指輕微帶焦的味感。

焦味指燒焦的茶葉帶有的焦苦味。

葉底評語:

軟亮指葉質柔軟,葉色透明發亮。

肥亮指葉肉肥厚,葉色透明發亮。

綠葉紅鑲邊指做青適度,葉緣珠紅明亮,中央淺黃綠色或青色透明。

焦條指燒焦發黑的葉片。

粗老指葉質粗硬,葉脈顯露,手按之粗糙,有彈性。

林曉東:

馬老師,審評中的「五項因子」各佔比例是多少呢?

馬梅榮:

「岩骨花香」是武夷岩茶的獨具特徵,「岩」即山場,「骨」即滋味,再者香氣。武夷岩茶重水求香,因此除山場之外,滋味佔比最多,為35%,再者就是香氣,佔比為30%,其他的如外形佔比20%,葉底10%,湯色5%。

武夷岩茶產於武夷山,山多岩石,生態條件優越,所產茶葉外形和內質具有特徵,特別是優質的岩茶,外形條索肥壯緊結勻整,帶扭曲條形,俗稱「蜻蜓頭」,葉背起蛙皮狀砂,俗稱「蛤蟆背」,色澤油潤帶寶光。內質香氣馥郁雋永,具有特殊的「岩韻」滋味醇厚回甘,潤滑爽口,湯色橙黃,清澈艷麗,葉底柔軟勻亮,邊緣朱紅或起紅點,中央葉肉淺黃綠色,葉脈淺黃色,耐泡五次以上。

武夷岩茶的審評如此複雜,並非一言一語說清就會,只有勤學多練,經常審評,才能提高鑒別能力,提高審評技術。非常的感謝馬老師此次為我們一解武夷岩茶的審評學問。

感謝微茶網(武夷岩茶)供稿,僅用於知識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葉點評網 的精彩文章:

一張圖,看懂中國六大茶類的分布

TAG:茶葉點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