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園林的七個片段
南方下了大雪。因為一張藝圃雪景的鳥瞰照片,我們發現熟悉的藝圃陌生了。印象中從未有固定面孔的小園,俯瞰竟如此簡單,甚至有些手法化,甚至十分刻意。雪給園林帶來真實面貌了嗎。直觀地看,屋頂覆蓋了白雪,變成熟悉的現代主義抽象的白。雪下得很大,在假山和構築物中,鋪天蓋地延續著白色。冬天樹葉脫盡,在粉牆前,樹的姿態輕易就成為一幅畫。窗前的畫、院子里天井的畫,雪覆蓋的蠟梅與山茶,小景數不勝數。但還有不止於平面的東西,總希望邂逅到雪中園林出神的片段。
拙政園西園的塔影亭,似乎一直是略消極的角落。眼前覆蓋著雪的石頭小徑,把塔影亭向湖心推遠了。石頭小路向亭子伸過去,疊石扶手掩藏了路,路徑上因為積雪,低凹處已成水池,亭不可達。湖面結一層薄冰,這一景象也凝固在湖心。
通往塔影亭,湖中積水的小路
在環秀山莊,意識到雪給山帶來易讀的氣勢和形態。某些角度像枯山水一樣,唯余白色單純背景與姿態明確的松樹前景。從南側入口走進來,當頭棒喝般撞見雪中的戈裕良疊山。覆蓋白雪,山勢更明顯。西側山體退後,讓出入山的小折橋。此時想到,雪天更像是一場疊山的競賽,環秀山莊的山絕無僅有,可游可居自不必說,還有著整體感,從山裡看到大山堂堂的宋畫。
環秀山莊的山的「正面性」與「透明性」,從山裡看到大山堂堂的宋畫
既然是畫,不能不讓人琢磨作為透視法與設計方法的「透明性」與「正面性」。藝圃有延光閣的取景框,向水面與山敞開。但我認為人們並不僅僅想看一個跨在水面上、有著長長的立面的延光閣,而是想從延光閣里望出去,看到立體變化的山,並且那座山也應當像戈裕良的假山一樣,深遠不可測。如果用「正面性」去解釋,只得到視覺的直觀解釋;如果只強調正面性和現象學的透明性,又回到固定視角、一點透視的局限。而「畫意」里可能包括手卷的一些透視規律和景色構建的訴求。
以「畫意」視角去構思空間,不僅是分析的方式,更是設計的後續動作與結果。即在一個淺景深里——即一個限定邊界取景框里,設計空間的深淺。如果說現代建築能夠做到在一個空間片段里,操作建築的體積變化、景深變化。園林神奇之處,更在於空間交接更替的時刻,空間的疊加。我們遊走時才能感知到它彼此交疊的時空,在印象里組成一個宇宙。
那麼長卷畫框的意義又何在呢,也和臥遊的初衷相似,長卷讓我們被眼前景物環繞。「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似乎要以一框,更新我們與眼前景物的尺度感知。
補秋山房的取景框
環秀山莊的山,還好在全然立體的,不僅有頗為可觀的立面氣勢撼人,也有山徑小路與山中洞窟。在雪裡,終於體會到補秋山房的不可或缺,也近似於延光閣的作用,一個兼做取景框的走廊。推開所有窗扇,看雪墜落,輕盈和重力的反差,融化在水池裡,把問泉亭與半潭秋水一房山之間的落差,渲染地深如山谷。
問泉亭與半潭秋水一房山之間的落差,渲染地深如山谷
環秀山莊的平面草圖,經典的「室內」與「室外」關係,高差處理的精妙
獅子林的山在雪天出乎意料地好。蘇州園林里雪天封山,山中不再有遊人,清凈地落滿白雪,原本就追求幻化的獨立賞石姿態,覆雪之後,每一個山頭都還有飛動之勢,並且連貫起來,不再如沈復所說「亂堆煤渣」。而且不僅是湖石假山有飛動之勢,黃石假山也不再保持著水平的皴紋,而是縱橫大小高低都有。許多黃石假山落雪之後成為台階狀,獅子林的山沒有變成台階山。
獅子林湖石的飛動
獅子林另一處別緻之處,在御碑亭一側平行的疊山水岸。水岸疊山裡包括了各種橋、梯步、賞石、平台,和連廊平行又上下錯落。為什麼有廊同時,又要有如此豐富的疊山水岸平行設置呢?手卷式的山中遊走,或許始終是園林里追求「完形」的意圖吧。山野和人跡,相得益彰。
文天祥碑亭平行的山路,曲折盡致
並行的兩條路徑,試想藝圃的響月廊旁側合適也做這麼迷幻的一條山道嗎
黃石假山的鑲嵌與飛動
滄浪亭的雪景里,清香館小院是最別緻一處。想像徽宗的蠟梅山禽圖,最初畫好時,蠟梅也如眼前一樣明媚,像小院里的幾束陽光。
清香館小院的院牆起伏消化了外部的高差,也帶來內部的雲牆感受,但是是合情合理的
清香館小院外部有高低起伏的步碕游廊,內部卻感覺不到外部的高差
網師園彩霞池對岸的黃石假山,在冬日露出真容。水中逐級升起的踏步,錯漏的黃石窗洞,盤桓的紫藤。雖然小,卻是一套完整的疊山語彙。
射鴨廊南側的疊山看得清輪廓了,與水岸的關係,山本身的層次,都精緻地像是是一套完整的疊山語彙
從黃石疊山裡的小窗望向月到風來亭
這一天的最後一站是藝圃,到達就已是閉館時間。在延光閣里遠望朝爽亭。假山不如環秀山莊那樣氣勢磅礴,但因為雪,看起來像隔著毛玻璃,很遠也舒展。山和漁鷗小院的院牆有不可分的關聯。不能不再次讚歎,這道院牆,也許是最刻意的一筆,卻生出完全不會與山石對立的一道人工構築物。想到這裡卻忘記了,假山和園林,原本也都是人工構思、人力實現。城市山林的人造自然,就其本質而言,和今天建築物的設計建造並無區別。技術以外,還應該有很多可以探索吧。
藝圃
在造工作室由張波和張清帆於北京創立。建築實踐以推己及人的體驗為出發點,通過細緻的建築設計與寫作研究,探尋傳統園林空間的現代演化,創造平衡於商業、藝術與生活的空間。設計作品發表於《建築創作》《建築技藝》《城市·空間·設計》《Abitare住》《瑞麗家居設計》《MIND》等期刊雜誌。文章發表於《現代裝飾》《新建築》《時代建築》《建築創作》等期刊。同時,張波是資深的中國古藝術品鑒賞者;張清帆是一位自由畫家和專欄作者。
2013年7月出版書籍《宅在故宮邊:九方宅建造手記》,2016年12月出版書籍《一粒迷樓:一百平方米老房子的改造潛力》。
TAG:在造工作室的活潑潑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