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開國功臣就不用幹活了?偷懶員工注意了,小心老闆這樣對付你

開國功臣就不用幹活了?偷懶員工注意了,小心老闆這樣對付你


(圖)凌煙閣24功臣




自古以來,開國功臣都是皇帝信賴和倚重的重要人物。像「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東漢「雲台二十八將」以及唐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都為創立國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進而名垂青史。 

 


但並不是所有的開國功臣都能順利從創業者身份轉變為建設者身份,更有甚者憑藉開國時的大功,不思進取、驕傲自大,反而成為國家建設的拖累者,他們的命運也就很悲慘。隋朝開國功臣劉昉,就是這樣一個悲劇人物。 


 


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接受北周靜帝的禪讓,建立了大隋朝。從北周到隋朝的過度並不是一帆風順,這場劇烈的政治變動多虧了劉昉在其中推波助瀾。 


 


其實一開始隋文帝並沒有奪取帝位的可能性,當時北周宣帝在位時,北周剛剛統一中國北方,國力正處於鼎盛時期,周宣帝雖說比較暴虐,但他年紀剛剛二十來歲,並沒有出現主少國疑的可乘之機。 


 


但是不久事情出現了轉機,周宣帝因為縱慾過度,加上患有家族遺傳的心腦血管疾病,突然間得了重病並很快意識昏迷,無法再掌控局面。而當時北周太子還是個幾歲幼兒,比較年長的宗室諸王也都被攆到封地,京師長安這個政治中心無人主持大局。 








 


劉昉在這個緊急關頭髮揮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 


 


周宣帝病重之前,劉昉擔任皇帝的侍從官,負責向宮外傳達皇帝的詔令。皇帝昏迷後,劉昉綜合衡量當時的政治形勢,發現這是趁權力空白篡奪大權的天賜良機,只要他假傳皇帝的旨意,命令某一位重臣暫時輔政,這名重臣就有可能在宗室無主的關鍵時刻篡位為帝。 





 


當時首要的任務就是物色一名最有資格輔政的大臣,劉昉也不是自己不想篡位,只不過他資歷太年輕,篡位了大家也不服。於是他退而求其次,準備做未來皇帝的佐命功臣。他幾經考慮,相中了周宣帝的岳父楊堅。於是便和周宣帝的另一位侍從官鄭譯封鎖了周宣帝昏迷的消息,假傳旨意任命楊堅為丞相,讓他暫時負責朝政。 

 


其實周宣帝病重的消息朝野百官也都知道,只是不知道皇帝這麼快就陷入昏迷。如果沒有劉昉封鎖消息,大臣們同時得知皇帝病危,必定會召回在外的宗室諸王,由幾位王爺主持局面按部就班的進行新老皇帝的交接,那麼北周的天下就會穩如泰山,誰也篡不走。楊堅雖然貴為天子國丈,也沒有任何機會去奪權。而如果劉昉沒有選中楊堅,在封鎖消息的同時通知了其他大臣,那麼楊堅也就沒有機會搶班奪權。由此可見劉昉是楊堅順利奪權的第一號功臣,毫無爭議。 


 


搶佔了先機的楊堅隨即牢牢控制了京師長安的政治局面,周宣帝死後楊堅擁立年幼的周靜帝即位,並發動政變殺死了北周年齡較長的宗室諸王,進而把國家政權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終於建立了大隋朝。 


 


鑒於劉昉不可替代的佐命之功,隋文帝給予劉昉極高的政治待遇和無與倫比的尊重,也滿懷期待的想和劉昉、鄭譯等一眾功臣建設嶄新的國家,可以想見如果劉昉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在這麼好的形勢之下,肯定也會像歷代名臣一樣做出名垂青史的業績,但是劉昉讓隋文帝很失望。





(圖)隋文帝楊堅,隋朝開國皇帝,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首先,劉昉止步不前了。他自以為擁戴楊堅奪取政權的功勞可以讓他享用一輩子,於是什麼也不想干,整日吃喝玩樂。楊堅當上丞相時,京師政治局面急切需要重新打理,楊堅任命劉昉和鄭譯做丞相府的司馬和長史,司馬和長史是丞相府最核心的兩名輔助性官員,可以想見楊堅對他們信任之重。但是劉昉和鄭譯根本沒當回事,對京師嚴峻的政治形勢也渾不在意,處理事務漫不經心,很多官員都有怨言。楊堅看在眼裡也不好說什麼,便慢慢提拔一些年輕官員幫助自己。 


 


其次,劉昉的擔當精神迅速衰退。隋文帝奪權後,北周原來的一部分掌握軍權的老將不服,各自擁兵作亂,號稱要討伐楊堅。其中尤其以鎮守相州的老將尉遲迥勢力最大,楊堅派去的平叛軍隊一時無法取得勝利,很多前線將領出現了動搖,有的甚至接受尉遲迥的拉攏想反過頭來對付楊堅。危急時刻楊堅想選擇一位有威望的重臣到前線監軍,他詢問劉昉和鄭譯誰願意去。 


 


按理來說你劉昉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幫助楊堅奪權,現在又遇到危險,你得一如既往堅持自己的選擇,去前線震懾將領穩住局面。但劉昉和鄭譯都讓人大跌眼鏡,他們害怕到前線打不勝會丟了性命,便借口從來沒有辦過這種事而推脫。這讓楊堅非常寒心,當初是你們非要攛掇我奪權,現在有難了需要大夥同舟共濟,你們卻又躲到後面讓我頂雷,這是什麼玩意兒。打這事之後,楊堅對劉昉的信任急劇衰退,雖然還讓他享受著高官厚祿,但基本上把他排除出了核心領導層。 




 


最後,劉昉犯了最不該犯的錯誤,謀反。孔夫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隋文帝冷落劉昉,讓他很是不爽。劉昉像孔夫子說的一樣,遠之則怨,他不從自身找原因,也沒有努力工作用實實在在的成績改善隋文帝的印象,反而口出怨言,和幾個同樣受冷落的功臣聚到了一起說說講講。當時隋朝國家初建,萬事萬物都在重新架構,需要大量有真本事的人來擔當重任干實事,一些只會打仗不會治國的武將被冷落也是情理之中,並非隋文帝刻薄寡恩卸磨殺驢。但是在劉昉等人的嘴裡,隋文帝這麼做不可饒恕,這是對創業者們慘無人道的蔑視,他們必須做出點什麼來改善現有局面。 


 


商量來商量去,他們也沒商量出正兒八經的法子,因為他們能力實在太有限了,讓他們去建立三省六部制這樣偉大的制度,他們沒這本事;讓他們帶兵去打南方的陳朝,他們也早就撂過挑子不幹;讓他們去恢復荒蕪已久的文化事業,他們更不是這塊料。結果劉昉等人最終選擇了一條不歸路:造反。 


 


作為一個創業者,對自己一手推動並形成的國家,居然是這樣的態度,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背叛問題,而是無與倫比的愚蠢,像這種人,估計連老天爺都不會容忍。 


 


劉昉的謀反計劃像他的擔當精神一樣淺薄,在沒有掌握足夠兵力的情況下,就決定分頭展開行動。他們的謀反行動保密性也令人嘆為觀止,歷來謀劃機密之事人越少越好,參與劉昉謀反計劃的卻有一大批人,這個計劃因此也就無密可保。隋文帝很快獲悉他們的陰謀,並以雷霆手段將參與謀反的骨幹分子一網打盡全部處死。 


 


劉昉這位對隋朝有開創之功的大臣,最終以悲劇收場結束了人生,真是令人嘆息。人的一生沒有什麼功勞是可以吃一輩子的,只有與時俱進、融進時代進步的大潮,為國家、為集體做出應有的貢獻,才能真正讓自己的功勞保鮮。 

 


作者:

票非人,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特此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製作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文中圖片來源網路,為影視劇作品《蘭陵王》劇照,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密史 的精彩文章:

善待你所在的單位!(深度好文)
發生命案,家屬卻拒絕驗屍,背後到底有什麼貓膩?

TAG:魚羊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