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0年前的彩電霸主 坐擁行業半壁江山 龍頭老大「長虹」為何衰落?

10年前的彩電霸主 坐擁行業半壁江山 龍頭老大「長虹」為何衰落?

說起長虹,相信許多80後、90後都不會陌生,曾經坐擁彩電行業半壁江山,僅就國內市場而言,堪稱彩電行業的諾基亞。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個品牌也和「顯像管」電視一起,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當中。

「顯像管」電視的霸主

提到長虹,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這是一家生產電視機的企業,但它還是一個根正苗紅的軍工企業。

長虹的前身是1958年創建的軍工企業「國營四川無線電廠」。1965年,出於軍工企業轉向民品生產的戰略轉移需要,「國營四川無線電廠」更名為「國營長虹機器廠」。

1972年,長虹機器廠率先在軍工系統成功研製出第一台電視機,註冊商標「長虹」,長虹品牌由此創立。1980年,長虹從日本引進第一條彩電生產線。當時,黑白電視機剛進入普通百姓家庭,買得起彩電的人極少,但長虹此舉為後來的輝煌發展奠定了基礎。

1988年,中國電視機市場被日本電視所主導,國內彩電市場處於隆冬之中。為了打破僵局,先拔頭籌,經過幾個月的深思熟慮,倪潤峰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全面降價,率先向消費者讓利。通過降價,長虹在當年實現了1.97億元的利潤。

隨後國家出台了關於彩電降價的決策,同行聞風而起,但此時,長虹庫房內積壓的20萬台彩電早已銷售一空。這也是國內家電業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降價。

此後,長虹影響力與日俱增。1994年3月,長虹掛牌上市,成為滬市第一藍籌股,市值3690億元。

1996年,國內彩電市場再一次慘遭國外彩電圍攻。倪潤峰宣布,長虹所有品種的彩電,一律大幅度讓利銷售,每台讓利150元至850元。1999年4月,長虹再次宣布對所有生產的各型號彩電進行全面調價,下調幅度最高達1000多元。

價格戰之後,長虹彩電的市場佔有率由16.68%增長到31.64%,最高時曾達到35%。當時,國內市場上每銷售三台彩電,其中有一台就是長虹。

記得小編家裡,1994年買的一台長虹彩電,一直到今天還能播放,只是沒怎麼用了。

總結一下,長虹這樣一個品牌失敗的原因,主要在一個地方。

站邊等離子電視

2004年,倪潤峰卸任長虹董事長,由趙勇接替。長虹留給這個繼任者的只有虧損的彩電業務,和同樣奄奄一息的空調、電池等業務。

這個時候,國內彩電企業正處在由顯像管(CRT)向等離子、液晶電視升級的十字路口。

當時,索尼、東芝等大企業相繼放棄等離子業務。液晶屏已經湧進市場。趙勇猜想,如果長虹可以掌控等離子上游技術,其它企業的等離子電視業務就只能受控於長虹,長虹可以重新獨佔鰲頭。

2006年,趙勇在四川省「工業強省會議」上正式宣布,確定長虹投資方向為等離子屏。同年,長虹豪擲20億美元,將韓國歐麗安等離子公司收入囊中,隨後投資7.2億元,成立四川虹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等離子面板。資料顯示,四川長虹於2007年啟動虹歐公司PDP項目一期工程,規劃總投資6.75億美元。

這是現在看來,當時最大的投資失敗之筆。買一個日本不要的行業,當時等離子電視優勢是,動態對比很強,無拖尾。但是創維、TCL、海信看準的未來是液晶面板的問世。當時液晶技術很落後,看足球飛跟線一樣,拖尾嚴重。

但是戰略目光正確,相信不要許久能突破技術問題。

果不其然,2008年,液晶面板上市,三星和LG,技術迅速成熟。

出現了,所有品牌液晶對陣長虹等離子的局面,一人說好總抵不過百人說好。再好的軍工,也沒有辦法面對趨勢。

而長虹就是這樣,從昔日的彩電業霸主,成為現在奄奄一息的老人。

如果有任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關注959創業名人堂,更多有態度的內容,每天為你放送!

錢非萬能,沒錢萬萬不能,潔希亞國際洗衣正式入駐959品牌招商網,針對投資者進行火熱招商,如果你正打算嘗試在乾洗行業嶄露頭角,歡迎與我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掌門人 的精彩文章:

盤點5大被過譽的保健品!讓爸媽當心 別花冤枉錢了

TAG:創業掌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