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法兵攻破京城和東北的割地

英法兵攻破京城和東北的割地

五口通商之役,看似積年的種種交涉,得了一個解決;其實不然。這種對外的觀念,都是逐漸養成的,哪裡會即時改變呢?所以條約雖定,仍生出種種的來。

五口通商之後,四口都已建有領事館。惟廣東人自起團練,依舊不準英國領事進城。這時候,兩廣總督是耆英。知道廣東的民氣,不是好惹的;而英國人又是無可商量的。於是一面敷衍英國領事,請他暫緩入城,一面運動內用,以為脫身之計。一八四七年,耆英去職。徐廣縉為兩廣總督。葉名琛為廣東巡撫。這兩個,都是「虛驕自用」的。一八四九年,英領事乘坐兵艦,闖入廣東內河。廣東練勇,同時聚集兩岸,有好幾萬人。呼聲震天。英國人倒也吃了一驚。徐廣縉就乘此機會,和他商議。同英國的香港總督另訂了幾條《廣東通商專約》,把入城一事,暫緩置議,載入約中。就把這件事張皇入奏。宣宗大悅。封徐廣縉一等子,葉名琛一等男,又批了些「朕覽奏之下,欣悅之情,難以言喻」。「難得我十萬有勇知方之眾,利不奪而勢不移。」「應如何分別嘉獎,並賞給匾額之處,即著徐廣縉酌度情形辦理,毋任屯膏」的話。於是徐廣縉、葉名琛,洋洋得意,自以為外交能手;朝廷也倚重他;算外交能手了。

一八五二年,文宗咸豐二年。徐廣縉去職,葉名琛代為總督。一八五六年九月,有一隻船,名喚亞羅(arrow)的(這一隻船,本是中國人所有。船主也是中國人。但曾在英國登記,而這時候,登記的期限,又已滿了),載著幾個海盜,停泊廣東。中國水兵,上去搜捕,把英國的國旗毀掉。領事巴夏禮(hsparker)大怒,就發哀的美敦書給葉名琛,葉名琛置諸不理,卻又毫無防備。巴夏禮就發兵攻陷省城。然而巴夏禮並未得到他政府的許可,這件事究竟是不合的。所以旋即退去。而廣東人民群情激動,把英、法、美的商館,盡行燒掉。巴夏禮就報告本國政府請戰。第一次在議會裡,沒有通過。巴馬斯把議會解散,第二次,主戰論就占勝了。剛剛這時候,廣西地方,又殺掉兩個法國教士。法皇拿破崙三世,也是個野心勃勃的,就和英國人聯合,派兵前來。一八五七年,十一月,把廣州打破,葉名琛擄去。後來死在印度。從此以後,廣州就為英法兩國所佔,直到一八六年和議成後才交還。

這時候,俄、美兩國也想改訂通商條約。於是四國各派使臣,致書中國首相。托兩廣總督何桂清轉達。中國這時候的政府,有一個觀念,便是什麼事情都不願意中央同外人直接,都要推給疆吏去辦。——這個雖有別種原因,還是掩耳盜鈴,遮蓋面子的意思,居其多數。因為這時候,實力不足,同外國人交涉,明知沒有什麼便宜,推諉給疆吏,面子上覺得好看些。——於是說俄國的事情,要和黑龍江將軍商辦,英、法、美三國的事情,交給廣東總督辦理。偏又外國人不滿意和中國的疆吏交涉,四國使臣,仍舊聯翩北上。一八五八年,二月,到了天津。朝廷沒法,只得派直隸總督恆福和他開議。卻又沒派恆福做全權,遇事總要奏請,自然不免遲滯。英、法兩國,也有些有意尋釁。四月,就攻陷大沽炮台。朝廷沒奈何,再派大學士桂良、沙花納做全權大臣,到天津開議。英、法兩國,各定了新約。其中緊要的英約是:

(一)開牛庄、登州、台灣、潮州、瓊州五處為通商港。洪楊亂平後,漢口至上海,長江沿岸,再開三處做通商港。後來開了漢口、九江、鎮江。

(二)償軍費、商虧各二百萬兩。

(三)中英兩國互派公使。

(四)英人得攜護照至內地遊歷。

(五)英人犯罪,由英國領事審判。華人欺壓英人,由中國地方官懲辦。其兩國人民爭訟,由中國地方官會同英國領事審理。

(六)《南京條約》之後,輸出入貨,系直百抽五。現因物價低落,課稅要謀減輕,由兩國派員,另定新稅則。經此次協定之後,關於通商各款,十年一改。商船在一五噸以上的,每噸課銀四錢。以下的,每噸課銀一錢。

《法約》開瓊州、潮州、台灣、淡水、登州、江寧六口。——江寧俟洪楊平後,實行開放。天主教徒,得自由入內地傳教。其軍費、商虧之數,各較英國減半。而(三)(四)(五)(六)四款,則與《英約》;大致相同。並且訂明將來中國若把更優的權利許與別國時,法國得一體享受。

於是於沿海之外,開放及於內河。而且「領事裁判權」、「協定稅率」、「最惠國條例」,都從此而開其端。這一次條約的損失,真是巨大而可驚了。

草約既定,言明一年之後,到天津來交換。朝廷鑒於這一次的事情,就命僧格林沁在大沽口設防。一八五九年五月,英法兩使,走到大沽。僧格林沁叫他改走北塘。英法兩使不聽,乘兵船硬行闖入。僧格林沁便命炮台發炮。把英國的兵船,打壞四隻。英、法兩國上岸的兵士,非殺死,即被擒。兩使狼狽,逃到上海。朝議以為經過這一次,英法兩國,一定要易於就範些了,就下了一道上諭,說:「該夷狂悖無禮,此次痛加剿殺,應知中國兵威,未可輕犯。」把去年的約廢了,叫他派人到上海來重議。一八六年,六月,英法兵在北塘登岸,攻大沽炮台後路。大沽炮台失陷了。僧格林沁退守通州。英法兵進攻天津。朝廷又命大學士桂良、直督恆福,前往議和。

(一)於八年條約之外,又開天津為商港。

(二)償兩國的軍費,改為八百萬兩。

(三)英法兩使,各帶隨從數十人,入京換約。

清廷靠著僧格林沁的大兵,還在張家灣,不肯批准。英法兵就進逼北京。清廷再派怡親王載垣前往議和。於是巴夏禮到通州去會議。到第二次會議的時候,有人對載垣說:「英使衷甲將襲我。」載垣大懼,忙去告訴僧格林沁。僧格林沁便發兵把巴夏禮捕獲,拘禁起來。英法遂進兵。戰於張家灣,僧軍大敗。副都統勝保,從河南來。「紅頂花翎,騁而督戰。」給英法兵注目下,一槍打下馬來。兵亦大潰。

清廷罷載垣,改派恭親王奕,命以全權與英法議和。八月初八日,文宗逃往熱河。二十二日,法兵佔據圓明園。——明日,英兵續至。這時候,奕已將巴夏禮放還。英法致書奕,說二十九日不開門,就要炮擊京城。奕不得已,如期開門,把他們迎入。而與巴夏禮同時監禁的人,又瘐斃了十幾個。英人大怒,一把火,把圓明園燒掉。奕膽小如鼠,不敢出來。還靠俄公使居間,力保英法兩國人,決不給他吃眼前虧。奕才出來了。九月,十一日,和英法議定條約。除承認《天津條約》外,又開天津做通商港;英法同。改賠款為八百萬兩;英法同。把九龍半島割給英國。《法約》中又准教士在各省租買田地,建造房屋。參看第三章第四節。

當尼布楚定約時,俄人還並不深知道東方的情形(當時把庫頁當做半島,黑龍江雖有口子,也不能航海的)。直到一八四七年,俄皇尼古拉一世,派木喇福岳福(muravief)做東部西伯利亞總督,才銳意經略,他的朋友聶念爾斯可(nevelsky),同時做貝加爾號船長。又銳意在沿海一帶探險。於是建尼科來伊佛斯克於黑龍江口。一八五八年,俄人派布哈丁(putiatin)到天津,同中國訂結條約。同時又派木喇福岳福到愛琿,和黑龍將軍奕山訂約。木喇福岳福要求以黑龍江為兩國之境。奕山不允。木喇福岳福持之甚堅,且以開戰相恫愒。奕山遂為所懾,把黑龍江以北送掉。到恭親王同英法議和的時候,俄使伊格那替業幅(ignatief)為之居間調停。藉此自以為功。又要求中國改訂條約。於是這一年十二月里的《北京條約》,就又把烏蘇里江以東的地方送掉了。——俄國的海軍根據地,就從尼科來伊佛斯克而移于海參崴。參看《清朝全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間是精緻的 的精彩文章:

嫡長子全部英年早逝,乾隆為何最後立了令妃的十五阿哥做太子呢?
秦始皇問兩位將軍攻打楚國需要多少兵力,二位將軍的回答大相徑庭

TAG:時間是精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