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城:1880年以來城市規劃與設計的思想史》
相關閱讀
孫施文,同濟大學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這是一本規劃師們應該讀懂、讀通的歷史書。《明日之城:1880年以來城市規劃與設計的思想史》(Cities of Tomorrow: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Since 1880,圖1),從書名的副標題就可以知道,這完全是有關規劃專業本身的著作,而且也是為規劃人而編撰的,正如作者在第一版序言中所說:「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別人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思考並踐行過了」,這也許就是我們應當去讀懂、讀通它的理由。
圖1 《明日之城:1880年以來城市規劃與設計的思想史(第四版)》英文版和中文版封面
對於規劃人而言,彼得·霍爾的大名應該是如雷貫耳的。至於這本書的重要性,也無須我再贅言,只要看看扉頁或封底刊載著的美譽就可以了。而且我相信在專業教育和學習的過程中,都會在各類專業刊物上看到過介紹和引用,更何況又是出自大師之手且已再版多次,連中文版都已經是第二版了(都出自我的同事童明教授的譯筆)。
《明日之城》首版於1988年,共12章。1996年出了增訂版,主要增加了1980—1990年代初的材料和有關討論。2002年的第三版對內容也有較大增刪,除了回應一些評論提出的問題(如「規劃思想之父」與「規劃思想之母」),還對現代規劃無政府主義思想之源進行了聚焦,並進一步強化了全書的循環結構;2014年的第四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全面的修訂,補充了不少理論討論和案例剖析的內容。
霍爾大師年輕時就愛好歷史,在劍橋大學讀一年級時差點就轉專業去歷史系了,被一位老師勸阻而繼續留在地理系學習。不過,他初心不改,不僅博士論文選擇了歷史地理方向,而且在此後的大量著作中都始終保持著歷史的視角來研究城市和區域及其規劃。他非常高產,不僅在專業領域出版了大量專著和論文,而且在各類報刊雜誌也發表了很多文字,他對自己的作品曾經界定為「academic journalism」,由此也可見其寫作方面的志向。他出版了幾十本書,其中再版的有四、五種,除了那本給地理學專業的學生講城市和區域規劃的概論書已經出到第五版之外,《明日之城》是其專著中再版次數最多的,也可見作者對其的珍視與對其不斷完善的追求。
但這真的並不是一本好讀、易懂的書,儘管全書的文字和敘述並不艱澀和佶屈聱牙,但要真正地讀懂、讀通,未必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是一本有關城市規劃思想史的書(正如本書的副標題所展示的),但全書並不討論這一個一個的思想本身,也不對這些思想內容本身進行全面介紹或進行理論性的闡述,也許除了序言性質的第一章以及以描述城市狀況為主的第二章和最後一章外,其餘各章都是以如何組織城市的基本思想為題,在內容上用具體的城市規劃實踐中的事件及其成果來鋪展這一思想的不同面相以及各自提出、接受、推進、修正的演進歷程(圖2)。
圖2 《明日之城:1880年以來城市規劃與設計的思想史(第四版)》英文版目錄
我們看到的並不是抽象觀念的迭代演替,而是活生生的規划行動、這個過程中的糾結及其產生的後果,或者說,是由對行動、過程及其結果的敘述來闡釋其背後起作用的思想的歷史演進。作者在書中一再強調是按照思想發展的邏輯而不是按照時間的先後來組織書寫內容的,所以,這本書既是由一個個思想所組成的思想發展史,同時也是實踐中的城市規劃的發展史,而兩者之間的關係,儘管作者並沒有作結論性的闡釋或提綱挈領式的歸納,也不以概略的文字來為讀者梳理,但顯然已下自成蹊了,而這恰恰應當是我們需要讀懂讀通的。
這樣的歷史編撰策略,不僅分解了歷史發展階段,按照思想發展的邏輯來構建敘事框架,而且作者用豐富的細節材料構築起具有歷史跨度、空間廣度以及思想深度的恢弘歷史場景,而這種波瀾壯闊的場面進一步為作者的材料組織所加強:每種思想的不同面向之間的差異、思想被付諸行動時的變異、願望與實踐結果之間的矛盾乃至產生的悖論等等,在作者的調度下直接面對面。
也許針對城市規劃思想的各種爭論已經很是熱鬧了,但只要想一想書中過幾頁就會出現一次的「諷刺」「奇怪」之類的字樣就顯得更加驚心動魄。城市規劃中的許多思想乃至城市規劃本身,或在出發點或在目標或在生髮、培育的基底方面因為走向了它的反面才得以被接受、才得以付諸實踐或才被後來者所銘記,這既是霍爾的規劃思想史所揭示出來的詭異之處(或許在每一個「諷刺」「奇怪」之類的用詞背後都飽含著作者的深意),同時也值得我們去深思。這不僅關乎理想和願望、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錯位關係,而且也正是在這些悖論似的糾結關係中城市規劃才得以發展而來。由此我們就得去思考:在眾多繁雜的思想潮流和社會、經濟裹挾之下,城市規劃何以自處,如何不斷砥礪前行?這或許就是思想史學習所要交代給我們的。
也許要真正讀懂讀通本書,還有一個方面也是重要的,那就是作者的敘事風格。這或許還是英國學者所慣常的經典學術姿態和話語方式——不用理論來演繹或抽象,而是用史實和細節說話,甚至讓歷史的當事人自己來敘述,把作者的觀點和觀念隱藏在材料的選擇和組織之後。讀者看到的是事件或過程中的細節,但描述性的字裡行間卻充填著豐富的意蘊。當然,對一些爭論、項目和事件的點到為止也在考驗著讀者有關規劃史和社會史的知識面和深度。而作者帶點旁觀和間離效果,有時甚至是有點飄忽的冷嘲熱諷式的評點和引用其他學者的言說,在為讀者融會貫通留下巨大空間的同時,也給了讀者錯會其意的可能。
編輯:張禕嫻
排版:趙大偉
本文為本訂閱號原創
歡迎在朋友圈轉發,轉載將自動受到「原創」保護
TAG:國際城市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