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育論文:《書樂同流》-臨池札記之「化」……

教育論文:《書樂同流》-臨池札記之「化」……

2018.3.7

牧馬人

 夢回故鄉

孫德明 

00:00/00:00

「變言其著,化言其漸」。(《橫渠易說.繫辭上》)即「變」指事物迅速而顯著的運動變化,「化」則指事物逐漸而細微的變化。

「變則化啊,由粗入精也」。(《正蒙.神化》)說的是由著變引起漸化。乃由粗略之變引入精細之化。

「神天德,化天道」。(《正蒙.神化》)又說「神」乃萬物之德性內質,「化」為萬物之變化規律。

「一物兩體,氣也。一故神,兩故化,此天下之所以有叄也」。(《正蒙.叄兩》)進一步闡明每一事物包含對立統一兩個方面。因此也就把氣、神、化在同一個矛盾轉化過程中聯結了起來。

在藝術領域中,首先把引進來的是莊子。他那千古一夢實在是化的很高明很奇妙。他說「此之謂物化」。(《莊子.齊物論》)漸入佳境是這種物化的最好解釋。將自己深深地融化在了物體之中,由此興彼。但這並非將自己完全失去,而是連同思想情感等一切雜念,融入物中,以物擬人。

鋼琴演奏的化境,也如莊子夢蝶一樣,似乎自己也變成了鋼琴。書法家也是一樣的道理,更是演奏家或書法家難得一遇的最高境界。

景觀鋼琴是固定不變的,筆墨紙硯也是固有地的。

這也就是忘我的境界所在。

將自身化為音樂的一部分,將客體也化為音樂的一部分。琴是我,我是琴。互感互知,互通互化。以最純粹的方式演奏或書寫,才是最自然的效果,儘管這種效果瞬間即逝,難以把握更很難存久。猶如神筆,似有神助。便是這種化之結果,出乎意料的效果。

心性相通,似乎更能解釋這一點。不然怎麼會有合二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了?筆如游龍或如卧虎,彷彿一瞬間成了心靈的共振。所以,這種境界可遇不可求,也可以說是長時間付出的自然回報。

祖先創造的一切,似乎都與生存有關係。包括文字,最初並沒有非分的想法,只是與人類息息相關的一些符號而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不再以基本生存為目的,而是逐漸演化為謀生的手段。然而很少有人在乎這一點,只是一味地追求最大效益化,因此而很難遇到這一境界。

沒有專註就沒有專一。任何藝術形式肅然都按照自己的規律不斷演化著,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枝葉繁茂,歸結在根。只要能夠真正靜下心來,將自己所從事的藝術作為自己的血肉,靈魂,化作自己的生命,惟其如此,方能入化。

我曾在自己的第一步歌詞集《我要一片雨》後記中寫道:如果一味地追求一種格調一種形式,只能是把一位老太婆,著意打扮一番之後,推進婚姻介紹所,幾班陰差陽錯地遇上一位郎君,終歸也沒有多少新鮮了。

書法創作又何嘗不是如此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月音樂黑白天地 的精彩文章:

TAG:日月音樂黑白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