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又多了一個鎮國神器,振奮人心!
1,(報道原文)張曉,海軍工程大學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馬偉明院士創新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作為某重大國防科技演示驗證項目副總設計師、預研背景項目副組長,她始終以科技興軍為己任,勇於擔當,敢於創新,取得了一批國際領先的原創性成果。作為一名奮戰在軍隊院校科研戰線的工作者,她瞄準世界軍事前沿技術,以「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熱忱,在電磁發射技術領域埋頭潛心研究。先後主持和參與國防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預研、軍口863等國家和國防科研項目10餘項。在某重大項目攻關過程中,經過數百次失敗和五萬多次的科研試驗,攻克了制約某特種電源發展的數十項瓶頸技術,成功研製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連髮型電源,技術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榮立個人二、三等功各一次,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為我國電磁發射技術的基礎研究、工程化應用和人才培養做出了突出貢獻。
筆者點評:按照我們的一貫作風,沒有重大成就的項目,一般是很少公開報道的。而項目的主要負責人更是絕對保密。公開報道和表揚具體項目負責人,很顯然,這個項目一定是取得了成功。而且這種成功,不僅僅是只造個外殼,進行「演示」,而是已經進行過實際發射的「試驗驗證」!也就是說,中國的電磁炮上艦,不是僅僅做個樣子給全世界看看,而是真正能打出去,一炮摧毀幾百里外的目標!哪個不服的可以去給這種新型大炮做一回靶子!
2,(原文)加入團隊伊始,適逢某重大項目立項,剛剛邁入工作崗位的張曉擔任了該項目副組長,在組長魯軍勇的帶領下,開始特種電源技術的研究。
該電源技術是門新興學科,尤其是該重大項目面向工程化應用,關鍵指標都高於已有技術,國內沒有任何經驗可供借鑒,國外更是嚴密封鎖。面對幾乎是從零起步的這項任務,張曉經過反覆推導和論證,針對該電源非周期循環暫態的工作特點,大膽提出了循環浪涌的設計思路,從理論上去推導,實踐上去摸索,經過多次修改完善,提出的方案通過了專家評審。
幾個月後,張曉要進行某型裝置的試驗,找遍了國內廠家,處處碰壁,基本沒有廠家願意接這個活。因為裝置的設計理念已完全不同於常規方法,以前的經驗沒法用到這個裝置上。張曉從設計方案、製造和試驗方法等方面對國內某大型企業領導進行了全面介紹,最終說動了這個廠家,他們願意自籌經費來搭建試驗台。可這家工廠也沒有做過這樣大功率的試驗,技術人員更不敢輕易試驗。張曉到達現場後,經過40多天的組裝和現場蹲守,每天至少工作到凌晨2點多,有時甚至是通宵,硬是手把手地指導廠方把試驗電路給搭了起來,現場的技術人員全都對張曉這種巾幗不讓鬚眉的精神所折服。
筆者點評:定向能武器的核心,永遠是能量快速聚集和瞬間集中釋放裝置,說白了就是超級電源和超級電容。這種裝置的最大難點在於是「充電5秒鐘,通話2小時,還是充電2小時,通話5秒鐘」的區別!當然,作為武器,其能量級之高,是普通電源裝置無法比擬的。從報道中看,張曉就是負責這個超級能源的研發與製造,是電磁武器的心臟部分。
從報道來看,超級電源設計出來了,卻曾經無人敢真正去生產,因為太超常規了。最終還是某大國企出手幫忙,真正把產品做了出來。
雖然網上一向對國企有許多批評的聲音,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國企永遠是國企,國企的本質,在於他們是全體中國人民的企業,而不是由哪個私人資本控制。國企永遠要首先聽黨指揮,發揮全民企業的骨幹作用,而不是只單純追求利潤和為少數資本家的利益服務。
一旦國家有危難和有困難,真正能起到主心骨作用的,往往還是國企。指望在重大危機面前,靠一些「捐十元就夠了的」所謂「資本大佬」出來發善心?那國家也就快到頭了。當代中國國力能突飛猛進,在於充分發揮了國企和私營企業的各自活力,良性競爭。但國家永遠掌握最重要的國有資本,是必須的。
3,(原文)國內首次做這麼大能級的電源模塊,風險極大,實驗中充滿了危險。儘管有很多安全預案,但由於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還是有很多意外發生。某次進行滿能級試驗時,放電瞬間,巨大能量將設備上的吸能元件炸裂,產生的衝擊波把裝置擋板都炸飛了。當時,一牆之隔的張曉隔著玻璃窗去觀察試驗現場,不由得嚇了一身冷汗。但她很快冷靜下來,果斷中止試驗,組織力量對事故原因進行了認真分析,對電磁兼容設計、大電流電動力和緊湊化設計上進行了校核,提出了相應整改措施。
一個星期後,張曉重新組織進行試驗。當放電曲線完美顯示在示波器上時,試驗現場的技術人員情不自禁地熱烈鼓掌,顛覆了廠家的傳統認知,試驗成功也意味著我國在該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張曉不斷對該型電源進行完善,目前已實現量產,創造了巨大的軍事經濟效益。
筆者點評:在希臘神話中,眾神之王宙斯的武器就是雷霆閃電,誰不服劈誰!而從古到今,雷暴霹靂永遠是攝人心魄的自然力量,威力之強大,人類似乎永遠不能掌握。但實際上,用於發射電磁炮的最大瞬間電流強度,早就不在自然界的普通閃電之下!能自由駕馭如此強大的能量裝置,已經是世界頂尖科技。電磁炮要取得成功,還必須能連續高強度發射——等於連續不斷的人工打雷!報道中說的很清楚,張曉團隊已經掌握了連續儲能——連續釋放的技術!
這段文字還表明,中國已經完全掌握了電磁炮發射的安全防護技術,若防護和能量隔離技術做的不好,任何電磁炮都是一台「超級電焊機」,會在發射的瞬間把炮彈熔化,當場焊死在炮管里!但現在我們已經徹底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並且有了更廣泛的應用。
4,(原文)「科研道路沒有終點,要想進步就永遠不能停下追求夢想的腳步」。經過兩年多艱苦攻關,小型樣機提前完成驗收。課題組來不及慶祝,演示驗證項目又接踵而至。這次任務更重、要求更高,系統規模大,研製時間短,可靠性和一致性是擺在面前的極大挑戰。
「複雜大系統工程的成敗,更多地取決於工程管理。」張曉始終牢記馬院士的教導,深入到工廠全程跟蹤整個過程工藝的優化,整個工藝文件的編製,消除全過程可能的風險點。
電源是能量的源泉,如果它出故障,整個系統就是災難性的後果,必須從設計和生產製造全過程提高可靠性。第一次全系統試驗,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成功,馬院士發現有一個看似很小的異常之處。「如果無法解釋這個現象,試驗就將定義為失敗,整個項目就得停止。」馬院士嚴肅地說。
在分析比對大量數據後,終於發現平時影響很小的一個分量,在特殊情況下,影響非常大。查出問題後,張曉才感到萬分慶幸:如果不及時發現檢查出來,就存在安全隱患。
模擬模型建完後,與試驗吻合度很高,馬院士終於對試驗結果進行了肯定。「整個項目這麼順利地走到今天,離不開馬院士的一步步嚴格把關。」張曉深有感觸地說。
筆者點評:馬院士早就在公開演講中說過:目前他已經不再管具體的項目,而是只做原則性的指導,每個具體項目,都是青年人去搞。這篇報道,從側面驗證了馬院士的說法。但是,馬院士的能力和觀察問題的高度,目前看來還是沒人能超越,所有重大項目的最終把關,只有他點頭才能通過,「國士無雙」的評價,真不是隨便說說的!
5,(原文)天道酬勤。某項國產新型武器裝備第一次在船上試驗就取得了成功。張曉既負責系統模擬,又負責電源維護,整個實驗牽涉到20多家單位、200多人,任何一個故障都會耽誤實驗進程,她的壓力異常大,幾乎徹夜不眠。當聽到實驗成功的消息時,所有人都歡呼了起來。
「曾經我們的北洋水師在此飽受欺凌,今天我在這個地方看到了陽光明媚和希望。」一位專家現場留下了熱淚。
筆者點評:這段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雖然電磁炮上艦是最近幾個月才曝光的,但真正的全程開炮試驗早就做過了,普通人是看不到的。並不是公開曝光後,才準備出海做發射試驗,而是試驗成功後才公開的對全世界「戰略炫耀」,帶亂他們的節奏。
中國終於在全新概念武器的研發上,率先佔據了世界最高點!
※S-400談判失敗,新航母淘汰俄制艦載機,印度公開棄俄投美?
※美國海軍最新型導彈護衛艦,其真實戰鬥力究竟如何?
TAG:閱讀大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