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四庫全書》是如何編纂的?為什麼被稱為「寓禁於徵」的活動?

《四庫全書》是如何編纂的?為什麼被稱為「寓禁於徵」的活動?

原標題:《四庫全書》是如何編纂的?為什麼被稱為「寓禁於徵」的活動?


作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岳忠豪


清朝入關後,歷經順治、康熙、雍正三朝勵精圖治,至乾隆中葉已臻全盛,乾隆在武功方面自稱「十全武功」,在文治方面也有頗足道者,那就是親自主持《四庫全書》的編纂。《四庫全書》所以得名,是因為整全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44類,其中包括《論語》、《大學》、《孟子》、《中庸》、《周易》、《周禮》、《禮記》、《詩經》、《孝經》、《尚書》、《春秋》、《爾雅》、《說文解字》、《史記》、《資治通鑒》、《孫子兵法》、《本草綱目》等經典著作。


(欽定《四庫全書》)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他親自諭令彙集古今群書,「宜及時採集,會送京師,以張千古同文之盛」,「以光冊府,而裨藝林」,做到「四庫七略,益昭美備」。於是,乾隆第二年即決定以《四庫全書》來命名此次盛舉。


(乾隆)


乾隆把江南作為搜書的重要區域,尤其對民間的藏書之家極為熱心,如寧波范氏的「天一閣」、嘉興項氏的「天籟閣」等。清朝屢興文字獄,文人動輒得咎,不能不對乾隆此舉抱有看法,而乾隆則「開誠布公」道:「書中即有忌諱字面,並無妨礙……不過將書毀棄,轉諭其家不必收藏,與藏書之人並無干涉,必不肯因此加罪」。在乾隆的「交心話」之下,征書得到了很大的進展,民間藏書家進獻甚巨,乾隆並將其表彰,以鼓勵天下臣民積極進獻。



(天一閣)


乾隆並下令充分利用官方藏書,特別是從前朝《永樂大典》中,摘錄罕見書籍,並收入和存目了西洋傳教士參與撰述的著作。並組織強大的官方編纂機構,正總裁、副總裁、總閱官、總纂官、總校官等任用有序,互相配合,彙集了當時一大批飽學之士、博學鴻儒,如紀昀、姚鼐、戴震、邵晉涵等人。

從乾隆三十七年開始,至四十六年冬,《四庫全書》才完成第一部繕寫工作,乾隆並自三十九年起陸續設立「文津閣」(避暑山莊)、文源閣(圓明園)、文淵閣(紫禁城)、文溯閣(盛京)、文宗閣(鎮江)、文匯閣(揚州)、文瀾閣(杭州),每閣存放一部《四庫全書》,以昭人文之盛。


四庫全書共收錄書籍3488種,存目更高達6783種,其中對於散佚、殘損等書多有補獲,失而復得。但之所以說《四庫全書》「寓禁於徵」,是因為在徵集編纂過程中,統治者對於不利於自己統治的書籍採取了銷毀、刪改等手段,未能呈現某些古書的原貌。據當時官員的上報統計,禁毀書籍總數高達2629種。因每種書籍由幾部至十幾部不等,據學者統計,所銷毀的書籍總數至少在10萬部左右,這對中國傳統文化古籍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參考文獻:


1、唐文基,羅慶泗:《乾隆傳》,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2、吳平,錢榮貴主編:《中國編輯思想發展史》(下冊),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4年。

3、陳曉華:《<四庫全書>與十八世紀的中國知識分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4、周遠廉:《清朝興亡史》第5卷《全盛之時》,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6年。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施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近代中國 的精彩文章:

清朝哪位太監敢直諫慈禧,被稱「烈宦」?最後被如何處置?
清朝商人伍秉鑒究竟是誰?他為什麼被認為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TAG:近代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