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菩薩戒本經》(5):四重戒(3)二、慳惜財法戒

《菩薩戒本經》(5):四重戒(3)二、慳惜財法戒

《菩薩戒本經》(5):

四重戒(3)二、慳惜財法戒

文 / 觀諸法如

慈氏菩薩說?北涼天竺三藏法師曇無讖於姑臧譯

丁二、慳惜財法戒

若菩薩自有財物,性慳惜故,貧苦眾生無所依怙,來求索者,不起悲心給施所求;有欲聞法,悋惜不說,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

「若菩薩自有財物」,如果菩薩自己擁有很多的金銀財寶、房地產、鈔票、穀物等。「自有財物」,表示自己有錢、有物品、可以布施,不是沒有,如果沒有,則不在此限,自己有財物,「性慳惜故」,「性」就是他的心,久遠以來養成慳吝的性格而愛惜財物,對這些財物非常愛著、吝惜,總是願意積聚而不願意布施。

「貧苦眾生,無所依怙」,「貧」,有貧苦的人,沒有財富,生活困難,貧窮又苦惱的眾生。「無所依怙」,也沒有什麼仗靠的。有的眾生,他的朋友有錢,有依怙;或者他父母有朋友又有財富,或者他的兒女有財富,他也是有所依怙。現在說這位眾生貧苦,又沒有什麼依怙,沒有什麼仗勢的,孤苦伶仃,沒有人照顧,所以無所依怙。這表示是值得同情的。顯示這個眾生,所求並不超越要求的原理,實際上他真實沒有錢、衣食住樣樣都缺,實在太辛苦,無法過日子,這是事實,不是偽裝,如果知道是偽裝的,不布施還可以。

「來求索者」,來到有財物的這位菩薩這裡,向這位菩薩有所求,來求財物的布施。「不起悲心」,這位菩薩沒有生起悲愍心,「給施所求」,若生起悲心,人家有所要求,就會布施給他;現在「不起悲心,給施所求」,就是錢財,或物品,都不肯布施,這就是對財慳惜。

「有欲聞法」,有人至誠懇切,向菩薩來請求,要聽佛法,是真正為求法而來,有這種誠懇心想要聽聞佛法,對佛法有歡喜心,想要請菩薩為他開導講說佛法,這句話表示這個人有資格聽聞佛法的,如果是一位不可理喻的人,就另當別論了。

「悋惜不說」,吝惜不說表示這位菩薩是通達佛法,而慳吝不肯說法,不肯布施佛法,不肯說給人家聽,還要保密似的,如果不懂什麼是佛法,有人請你來開示佛法,你不為他開示,這不算犯戒。

「是名第二波羅夷處法」,對於財和法兩種都是慳吝,那就是犯了這條戒。

這裡是說財、法兩施都做得到而都沒有做,這種情況才犯第二條重戒。若單財、單法分開,是輕戒。後文輕戒「第六不施法戒」,會詳細說明。

如果菩薩初發菩提心,雖然是有願廣學佛法,但是才開始學,還不明白佛法,就不能夠布施佛法,不能有法布施,但是那個不算是悋惜,因為他是初開始學習,還沒有通達佛法,他不為人講說佛法,不算犯戒。

這裡是說菩薩是通達了佛法,但是悋惜,不肯法布施。為什麼悋惜?就是擔心若布施佛法給他,那個人有了智慧,程度會高過菩薩了,他就怕別人講說佛法比他強。佛教的經論上說,悋惜佛法是個愚痴的事情,將來的果報就是特別愚痴周利盤陀伽就是如此。

周利盤陀伽(又稱為小路尊者,或愚路苾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四念住:建立四念住的第一個理由
《瑜伽師地論》於食知量:第三略義(1)別辨相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