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歸芍藥散:痛經治在肝脾二臟

當歸芍藥散:痛經治在肝脾二臟

痛經屬於婦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精神焦慮以及不恰當的減肥手段等因素,越來越多的女性出現痛經的癥狀。

當歸芍藥散出自《金匱要略》,《普濟方》稱「當歸茯苓散」《證治準繩》稱「當歸芍藥湯」。張仲景將本方作散劑運用,《聖濟總錄》言「散者,取其漸漬而散解,其治在取其散劑。《三因方》記載「可以蜜為丸服」。當歸芍藥散方:當歸三兩、芍藥一斤、川芎半斤、茯苓四兩、白朮四兩、澤瀉半斤,上六味,杵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1 以氣血水為總綱,重視肝脾二臟

《儒門事親》言「氣血以流通為貴,指出氣血不通反為痹,則發為疼痛。《婦人大全良方》載「婦人以血為本,而水血同源,相濟倚行,「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血積既久,其水乃成」「血病不離乎水,水病不離乎血」「瘀阻則水停,水蓄則血凝」。因婦人常處於陰血分不足,氣偏有餘的狀況,辨證多以氣血水為總綱,治療上以調理氣血水為主線,重在治血。 葉天士雲「女子以肝為先天」,而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肝脾失調,則氣血易於失和,氣血失調則易於導致婦科疾病的產生, 本病以肝脾失調最為常見 ,肝鬱則氣滯血瘀,或脹或痛;脾虛則運化失司水濕內生,聚濕生痰,痰瘀互結阻於沖任胞宮則發生本病。 其治當肝脾同調,因此針對痛經當氣血同治,治血為主;肝脾同調,調肝為主。

2 組方精妙,多合痛瀉要方加味

《金匱發微》雲當歸芍藥散能「通血脈,祛痰濁,調血水。當歸芍藥散中包含佛手散,加味甘草,又芍藥甘草湯之意,而當歸、白芍、川芎 3 味乃四物湯去熟地黃,是養血主方 。 其中白芍味酸苦性微寒,入肝、脾二經,《神農本草經》謂其「主邪氣腹痛,除血痹」,《唐本草》謂其「益女子血」,既擅養血柔肝,大劑又可緩急止痛;當歸辛甘而溫,主入肝經,《日華子本草》記載「主治一切風,一切血,補一切勞,破惡血,養新血及主廟癖」,可養血活血而和血,調經止痛;川芎辛溫,《本草匯言》言其「上行頭目,下調經水,中開鬱結,血中氣葯……嘗為當歸所使」,善行血海之滯。 白芍酸收主守,當歸辛散主走,當歸偏於養血和血,川芎偏於行氣散血,三葯合用,動靜結合,潤燥相濟,有活血止痛,祛血絡之痹阻的佳效,具有補血不滯血,活血不傷正,疏肝不損陰的特點 。

《金匱要略闡義》論釋「當歸芍藥散,舒郁利濕,和血平肝,既有兼證,不妨加味治之,誠婦人之要方也」。在臨床中,不少痛經患者常訴腹瀉、噁心、疲乏癥狀,患者往往形容腹痛而瀉,瀉後痛減。分析其病機為肝旺克脾,土虛木賊,氣滯濕阻。 蓋腹為太陰所主,肝脈所循,肝屬木,主調暢氣機;脾為土,主運化水濕,若脾虛濕郁,為肝木所乘,則氣血壅滯,致腹中疼痛,故其治當抑木扶土,理氣去濕,調和氣血。 此外,針對寒證,酌加台烏、延胡索,濕熱證酌加車前子、瞿麥,氣虛加黃芪、党參,肝腎不足加山茱萸、續斷,夾瘀酌加蒲黃、三七等,隨證加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脾氣最差的3大星座,說的是你嗎?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