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一定靠得住
講傳統文化,當然先講歷史。
今天我們講的歷史是狹義的歷史,也即人類歷史,是我們人類從古代到今天逐漸演變的過程。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是人類智慧逐漸積累和提高的過程,也是人類文化不斷演變和豐富的過程。割斷了歷史,也就割斷了文化,我們人類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必須首先了解中國歷史。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我們今天了解歷史有哪些途徑呢?我們知道,歷史是過去了的社會現實。今天的我們要想真實全面地了解這些現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回到過去親自看一看,用一個比較時髦的說法就是「穿越」。「穿越」在理論上是可行的,按照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說法,如果我們能夠製造出一個速度大過光速的飛船,就可以使「時間倒退」。但是這種設想到目前還沒有實現。
既然「時間倒流」還不現實,我們只能用其它的方法了解歷史。那麼有哪些方法呢?
一,歷史記載;
二,口頭流傳;
三,歷史文物、遺迹;
四,文學作品。
但是這四種方法都有其弊端。首先,歷史記載不一定靠得住。中國古代修史主要有兩種途徑:官修與私人修史。官修就是政府組織文人修史,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佔有大量的文獻資料,以使記載得更詳細。不過這樣也不可避免地滲透進統治者的意識,從而使得有些重要的歷史事實被忽視甚至被歪曲。我舉兩個例子,一個是清末進士李岳瑞在他的筆記《悔逸齋筆乘》中說的,大意是清乾隆時期曾欽定「二十四史」,命令「四庫」館臣校訂,成送呈乾隆御覽,後由武英殿刊刻,這就是著名的「殿版二十四史」。但是這部「殿版二十四史」除了前四史還算可以,後面簡直「錯訛滿紙」。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是四庫館臣,還有負責印製的內務府司員以及皇帝身邊的內監閹豎共同取悅皇帝而表演的一出鬧劇:在送呈皇帝御覽的樣本上故意多弄些容易看出的錯別字,以待御筆舉正。這樣一來,就可以使皇帝感到自己才是才學「天下第一」,從而「龍顏大悅」。但是皇帝雖喜校閱,不過偶爾為之,也絕非逐字校閱。久而久之,每樣本進呈,也並不看,就硃筆大書無誤,照本發印。余者雖明知如此,也不敢再改正了。
還有一個就是諸葛亮。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末評價道: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鍊,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大致意思是,諸葛亮在治國方面功勛卓著,「可謂識治之良才」,但不是一個好的軍事家。
這樣的評價準確嗎?
一個說法是,諸葛亮當然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他常年與曹魏交戰,最主要的對手就是司馬懿。尤其是張郃中諸葛亮計被射殺,作為大都督加大將軍的司馬懿負有直接責任。如果陳壽如實來寫,肯定諸葛亮的軍事才能,那麼相形之下,司馬懿就顯得平庸甚至無能。這樣必然會引來晉武帝司馬炎的惱怒和打擊,陳壽不得已才如此說。
當然還有人搬出更多的理由說諸葛亮確如陳壽所說,「應變將略,非其所長」,具體不再贅述。那麼諸葛亮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不好說。所以我說,歷史記載不一定靠得住。
第二,口頭流傳同樣靠不住。因為大多數事情在口頭流傳過程中會誇張變形。也可以舉一個例子,漢末的曹操,綜合現有的文學、史學資料來看,他應該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對當時北方地區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魯迅就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但是因為其出身、個性等原因,曹操的形象在民間口頭流傳過程中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到宋元時期,他就完全成了一個竊國之賊,一個地地道道的壞蛋!
第三,歷史文物和遺迹是歷史的見證,是我們了解歷史的最好的參照物。我國商代之前的歷史,主要就是依靠地下出土文物得到證實的。比如,我們通過出土的商代青銅酒器,就能夠推知當時釀酒工藝已十分成熟,飲酒已成風氣,並進一步推知當時農業生產也十分發達。但是,出土文物數量畢竟有限,要想通過文物來還原歷史全貌已不可能。
第四,文學作品是現實生活的藝術化表達,儘管其中免不了有虛構,有誇張,有曲筆,有變形,但這些的背後卻是真實的生活反映。我敢說,要想了解清代康雍乾一段時間的歷史,所有的正史野史記載可能都不如一部《紅樓夢》來得真實。同樣,通過文學作品來了解歷史也有弊端,比如反映生活不全面,多種陌生化處理使得解讀變得困難等等。
GIF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
TAG:賈亞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