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辦公室鬥爭:如何避免成為炮灰

辦公室鬥爭:如何避免成為炮灰



在香港做金融的日子裡,有一點我感覺深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人聚在一起,真的是太喜歡鬥了,A公司要和B公司斗,下屬要和上司斗,就連兩個秘書都會在我面前斗,有時候真的哭笑不得。


 


最近朋友圈裡一個陽獅公關團隊的SAM離職,我很不開眼地問了問原因。


 


他說,部門換了總監,搶不到標、弄不到業務,兩組人每天除了勾心鬥角壓對方的業績外,只有百分之四十的時間花在了實實在在的業績增長上。




實在心累,於是選擇了另尋良主。

 


一語驚醒夢中人,公關公司內鬥嚴重,這雖是行業通病,但這哥們離職不冤,因為他早早看破了其中的緣由:




失敗才使人內鬥。










一、

內鬥是帶有毀滅性能力的動物天性




國內一直流傳著一些觀點,說中國人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內鬥,一直是在中國職場、商場、官場上永恆燃燒的火炬。


 

看過動物世界的朋友都知道,動物在爭奪領地、食物、配偶時會大打出手,嚴重的甚至威脅生命。







每當這一幕上演時,連旁白一向平和磁性的男中音趙忠祥老師都會不由自主地加快節奏,血淋淋的畫面下,就講述了一個命題:內鬥是動物與生俱來的天性。



 


內鬥帶來的嚴重性和破壞性,每一個職場人都能清楚地看到。當年「國美電器」的高層內鬥、「真功夫」的家族爭霸,都是一場場沒有勝利者的企業內部鬥爭。


 


短短10餘天內,「國美電器」二級市場股價從2.79港元下跌至2.34港元,市值也因此蒸發近70億。家族內鬥也曾使「真功夫」一步步走向分崩離析,近在眼前的上市夢想變得遙不可及。


 


可惜,現代職場中,內鬥也是無處不在,一個公司要運轉就像一個人生活。




人的五臟六腑,就好比公司的各個部門,今天嘴饞,火鍋吃得很辣,那胃就要受累,啤酒喝多了,腎臟是通透了,肝便開始抗議。




同理,公司內部的一方放縱了,就必定有另一方不那麼舒服,內鬥的萌芽便出現了。


 


好在,內鬥就像結核菌,全球約有17億結核菌攜帶者,但是發病率只有0.28%,內鬥是可以避免的。




二、內鬥出現的第一原因,是蛋糕不夠大




我同意一個觀點,叫「每一種形式的爭鬥都是對資源的再分配。」




像這個經理朋友一樣,避免內鬥的根本其實在於團隊本身資源獲取的能力,如果蛋糕做的夠大,能餵飽利益鏈環節里的每一個人,那麼內鬥的慾望和精力則會受到轉化,此時,它的表親——「競爭」則接管了一切。







這是一個很優秀的良性循環,當蛋糕做大後,餵飽的員工們的市場能力和對業務的渴望就會提升,在挑戰與機遇之中,進一步將蛋糕做得更大。




在這一套體系里,員工們自我價值的體現來自於業績的追尋,內鬥天性是向外的,以增長論英雄。


 


反而言之,蛋糕不夠大,員工們便希望通過打壓內部對手,來凸顯一個相對高價值的自己,保住地位和飯碗。




三、避免內鬥在於目標的一致性




現代公司管理,來自於職能部門的統一協作,PR、產品、運營、設計各司其職。單個職能部門無法產出完成產品。




由於公司部門職能在設計上追求的利益效果不同,各個部門的確存在分歧。







舉例來說,你的目標是掙錢,他的目標是不虧錢;你的目標是搶佔市場,他的目標是平穩運營。在這種狀態下,目標的不一致必然產生分歧——有分歧就有鬥爭。


 


要解決這種分歧有兩個辦法:


 


一來,協作部門的利益目標,你要仔細觀察,當你的努力和大多數人的目標一致,利益相符時,他們都會給你提供便利。




這樣的情況下就算遇到了不可避免的內鬥,你也是打順風王八拳,必定能立於不敗之地。

少數服從多數,畢竟還是國情。


 


另一種解決方案,是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層拍板,運用高級權力將分歧強力粘合,所以選擇你的領導一直是職業生涯的一大命題。




四、鑒別老闆




2012年,馬雲親身擔任公關界第一天團——阿里公關的第一把手,一夜之間讓「天貓」這個馬桶上憋出來的詞替換了「淘寶商城」,成為新時尚生活的代名詞。




拉里佩奇在谷歌成功之際直接開除了所有中間管理層的項目經理,親身同最優秀的工程師們一齊開發了最優秀的搜索引擎……







這都是好老闆身先示範的佳話。


 


所以,你若不想為了那一份萬年不見漲的死工資,陷入無休止的內鬥之中,一定要學會甄別你的領導。


 


簡單來說,有三點:






  • 仔細觀察領導的格局




宰相肚裡能撐船,這艘船能不能容下團隊是很重要的。他所負責的戰略層面里,直接決定了你們的蛋糕能否做大,關切到職場最實在的利益,就是錢和發展。




同時,除了眼光,你也要留意其能力、人脈、學識修養。


 


領導考察你,是對公司負責,你考察領導,是對自己的負責。






  • 搞清領導的個人追求





有個成語叫「投其所好」,當然我不是在說拍馬屁。職場之中,你必須充分了解領導的喜好,因為一個人的喜好就是一個人的弱點,明白其弱點可以用於保護他,也可以是未來你擊破或是超越他的突破點。


 


同時,如果是一個懶惰貪婪或愛擺架子的領導,還是趁早避雷。









  • 他願意為團隊犧牲什麼





一個在失敗之後將原因歸咎於員工的領導是二次失敗的,因為領導永遠是事故的第一責任人。


 


有一個企業家的話很打動我:團隊、客戶、公司等等要素里,客戶從來不是我最在意的,客戶沒了、公司沒了都可以從頭再來,我最在意的是自己的團隊,他們才是我的戰友,我要愛他們。


 


好的領導,永遠和團隊勝了一起狂,輸了一起抗。


 


上面三個方法一用,你差不多也該能判斷出自己的領導是否值得繼續跟隨了。


 


今天的最後一點乾貨是:如果遇到好領導,該如何珍惜?




簡而言之,職場中,簡單的情況下,你的領導處於一種無為而治、放任自流的時候,這是機會來臨的前兆。


 


可當領導毫無作為,還喜歡玩弄帝王之術,利用矛盾製造內鬥時,是最可怕的了。你會遭遇一顆吊在眼前的胡蘿蔔,被耍得團團轉,最後心甘情願地當了炮灰。


 


這種情況下,我比較推薦你,把簡歷,送給獵頭。












本文作者Spenser,香港第一自媒體人,

轉載自公眾號

:Spenser(id:spenserandhk)


本文為LinkedIn經授權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LinkedIn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圖片來源於原作者、影視截圖和yestone.com。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進行刪除,並就版權問題聯繫相關內容來源。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8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nkedIn 的精彩文章:

年輕女性應該怎樣避免在提升形象和品味上走彎路?

TAG:Linked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