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夏忠憲:墨色的誘惑—觀邱漢橋水墨畫有感

夏忠憲:墨色的誘惑—觀邱漢橋水墨畫有感

第一次見到邱漢橋的畫是在1989年8月,在中國美術館他舉辦的個人畫展上。那時我剛從蘇聯回國,他的畫深深地吸引了我,將我帶入了一個與俄羅斯風光迥然不同的藝術天地。他那氣勢不凡,自成一格的水墨畫給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今年春天又有幸看到了一大批近年新作,他的畫面貌一新,又有了質的飛躍。它仍是那麼清新、沉靜、濃墨渲染走向更注重內蘊的開掘,達到了底蘊深厚、飄逸幽邃的藝術境界。

邱漢橋的水墨畫享譽我國的國畫界。他的畫乍看雖仍隨意點染,實則卻是精心營構,創造了一種飄逸深邃而不艱澀的抒情氛圍。《微風》、《山居》、《荷塘人家》……白雲悠悠,小溪,雲煙繚繞的山巒,蜿蜓流逝的小河、隱在樹影叢綠中的庭院,縱橫交錯的田陌,淡雅雋麗的鄉村景色,處處可尋的美麗景象,幽渺清遠,奇穎婉約。在《暮色無邊》一畫中,畫家還適當汲取現代表現手法,把自己的特殊感受加以深化。如無光的反映,刻劃得極為精到。

邱漢橋 世紀魂

邱漢橋是一位既有著豐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又有著鮮明的現代意識的畫家。他在《世紀魂》、《樂章》等畫中,大膽借鑒西方現代藝術的諸多構成因素,注重畫面的形式結構,突出塊面立體感。生命動感節奏與點線律動變幻譜成壯麗的交響曲,洒脫不羈,寧靜深沉的旋律激越回蕩。

邱漢橋的畫突出了「勢」、「氣」、「神」、「韻」,他筆下的意象閃動著靈性,躍動著畫家心靈的聲息,流動著撩人心弦的藝術美感,堪稱境界超然,格調獨特。

邱漢橋的畫的獨特之處表現為:

寓美於淡

王維在唐代彩色絢爛的風氣中高歌「畫道之中水墨為上」。從中國畫史上看,山水花卉畫最後發展到水墨畫,才是藝術的最高境界。

邱漢橋在對傳統水墨畫認真鑽研的基礎上,大膽創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水墨畫風。他的畫寓美於淡,返樸歸真,不敷重彩而神韻骨氣十足,輕煙淡彩、虛靈如夢,洗凈鉛華,超脫喧麗耀彩的色相。

畫家明知世間色彩斑瀾卻單之要選擇「墨色」當主角,這是因為墨色最顯筆力。「墨分五色」,畫家深知分中三味。以墨作畫,清有清的韻味,厚有厚的韻味。清者的韻味秀麗、瀟酒,有心礦神怡之感,清新、活潑、滋潤,厚者蒼渾古樸,有沉雄穩健之感,含蓄、沉著、穩重。以墨作畫,能給人許多微妙含蓄的情思寄託,墨中飽含著「意」。畫家設色的態度是:「以墨為主,以色為輔」,他以墨調色,其濃淡明晦,映發光彩。他的畫淡而不薄,古厚清逸,達到了深沉凝重的效果。他的色彩不是具象寫實的「寫生色彩法」,而是「意象色法」。

計黑當白

傳統的中國畫展講究「布白」,所謂「計白當黑」,而邱漢橋的畫則顛而倒之「計黑當白」,質實而空靈,別開生面且與傳統的中國畫垢「空白」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畫講求意象的虛實相生相變之理,即虛中有實,虛而不空,實中有虛,實而不塞。宋人范希文《對床夜語》說:「不以虛為虛,而以空為虛,化景物為情思,從首至尾,自然如行雲流水,此其難也」。以虛為虛,就是完全的虛無;以實為實,景物就是死的,不能打動人;唯有以實為虛,化實為虛,就有無窮的意味,幽遠的境界。清人皆重光《畫荃》說:「實景清而空景現」,「真境逼而神境生」,「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邱漢橋 山居圖

邱漢橋的畫從實出發,「充實謂之美」,但它不停留於實,而是從實到虛,發展到神妙的意境。越滿越覺得虛靈動蕩,富有生命,使天地的實相變為虛相,點化成一片空靈,虛幻處自生清逸的妙境,這就是邱漢橋的畫之高妙處。

「點」含氣韻

中國人看畫的習慣是「近看取質,遠看取勢」。邱漢橋的畫的「質」和「勢」是由他獨特的「點」創造成的。「點」的魔力無邊,幻化無窮。「點」的「氣韻相通」,使整個畫面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律動的空間感,產生一種有時空藝術特色的流動美。

邱漢橋的畫於「點」的表現力上見功夫。

他筆下的「點」,不僅有大小、形狀、方向和位置,而且由於點的變化,聚散、排列、組合、漸變所產生的線性動向,產生了多種藝術效果。有時點可以主宰畫面的重心位置,有時點可以調節畫部分與部分之間的聯繫。點線聯合,氣韻生動。筆情墨韻中點線變成了音樂的樂章,幽淡、微妙、靜寂、酒脫,沒有濃彩的喧嘩眩目,有的是空靈的幽深淡遠。

如歌似夢

藝術的境相本是幻的,所謂「靈想所獨辟,總非人間所有」。邱漢橋的畫馳情入幻,似真似夢的境界逐泳在無形無跡而又無往不在的現實生活中。

畫家用筆墨的濃淡,點線的交錯,明暗的轉合,虛實的互映,構成一幅幅美不勝收的景色,夢一般的奇幻,詩一般的旖旎。方寸之間透出了縷縷情思。那如歌似夢的景色,勾起人們無盡的回憶與聯想,使之跨越紛亂浮躁的現實走到迷麗超然的藝術世界。

邱漢橋的畫給人的總體感覺是「靜」的,但沉靜的畫,其實並不靜,其中蘊藏著蓬勃生機,即意境求靜,意象求動。這是靜中有動,動而顯靜。水動山靜,樹動屋靜,畜動景靜:動態的牛,拉長了脖頸,奔跑的狗,身子頎長……有動方能顯靜,靜極生動,動極致靜,其妙無窮。邱漢橋的畫是靜美和靈動與靜穆的統一,動靜迭生,隱秀藏露,相映成趣。

畫家追求寧靜,對都市的嘈雜、塵世的浮躁。「洗盡塵漳,獨存孤迥」,含蓄而凝鍊地表露了畫家高潔無瑕的內心世界和在「眾濁之中見清澈」的風貌。畫家在靜觀寂照中求返於自己的心靈節奏以體合宇宙的生命節奏。一山一石,一草一木處處有精神。

邱漢橋 牧童最愛金湖灣

素雅幽淡冷逸的筆墨韻致,空靈澹泊虛靜的意境,使人從壓抑和煩躁中解脫出來,產生浪漫的遐想。

童貞世界

一幅《童年的回憶》洋溢著率真的靈感,令人生髮最純凈的愉快,使人在恬淡之中感受到鮮活的生機和召喚。這裡是童貞的世界,這或許是畫家所追求的永恆世界?

孩童逗狗的富有動感的畫面,妙手偶得、稚趣橫生。是詩,也是歌。它是畫家兒時趣事的回憶,也是畫家對故鄉風情魂牽夢縈的思戀。

童年的經驗對於畫家來說是「偉大而珍貴的饋贈」。它是人最初的審美經驗,不帶世俗之態,未被塵世所污染,未被世智塵勞所蒙蔽,所靳喪。它是畫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兒童的眼光最具真味。世界在兒童的眼裡是無限開放的。

兒童的想像力最為豐富、大膽、奇特、純真。

真正的藝術家是最具童心的人。惟其如此,才有創造性的想像,而不受理智的、邏輯的、概念的諸多因素的束縛。唯其如此,才能衝破世俗的困擾,在更高層次上達到對童心的回歸,對自然天性的回歸。

《童年的回憶》,其實不是對往事的摹寫,而是畫家的感情記憶的沉澱,復呈和表現,它是被畫家揚棄過的感覺和印象,它是經過畫家重新組織、再創造的。拾取童年的回憶,披露誠摯的心靈世界,它抑或是幸福的回味,抑或是對某種缺乏的補償,總之,它是精神的升華。

澄懷觀道

中國人的宇宙觀由《繫辭上》言說:「一陰一陽之謂道」而來。「道」為生命象徵之本體,無時不在大化流涌,它是本體與現象的有機統一。「道」是動態的、變化著的。它是流蕩著的生動氣韻,「止之於有窮,流之於無止。」

老子日:「道可德,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知者不言,方者不知」,何謂道,何謂名,何謂知,何謂言,何謂不知不言?

其實,這是一種玄妙的感知宇宙的本體思維模式,是一種空間信賴的表現,無須精確認識,但可模糊把握。故論證方式有別於西方,似乎什麼都回答了,實際上什麼也不回答,關鍵在於體悟!

道是世的本質,道為藝之魂,藝為道存在。離開這形而上之道,那形而下之苦也就無所附的,以心求道,不為物役,道、藝、心三者渾化臻於化境。

中國畫中所表現的萬象正是出沒太虛而自成文理的。畫家由陰陽虛實譜出的節奏,雖涵泳在虛靈中,都綢繆往複,盤桓周旋,撫愛萬物,而澄懷觀道。

邱漢橋 雨過山晴

邱漢橋的一幅《清靜自有道》表現出他的「悟」情。畫家似乎整個身心沉寂於宇宙之中,主家擁抱滲化,物我交感而共濟。在靜思默想中感悟到的那種幽深清遠的底蘊,澹泊自然的審美情趣具有東方神秘的魅力。

邱漢橋的畫展現了一個獨特而富有藝術魅力的「美」的世界。綺麗自然風光、深沉的思想意緒,氳氳的情感氛圍,奇妙的心靈委婉地從畫家筆下流淌出來,給人以清新的美感享受。

我愛這輕靈似夢,幽深如詩的美景,它令人心醉,情深邈遠;

我愛這沉靜而凝重的境界,它令人思索,其味更為雋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藝術 的精彩文章:

藝術人生:邱漢橋全國博物館巡展走進保利博物館
陳小翠丹青雋雅清麗,詩風婉麗俊逸

TAG:今日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