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的原型,清朝原來也留下過有意義的東西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總署」、「譯署」,是清政府辦洋務及外交事務而特設的中央機構,成立於1862年。從咸豐至光緒,歷經40載,後根據《辛丑條約》改為外務部。
鴉片戰爭以前,清政府認為同外國的關係僅是「理藩而已,無所謂外交也」。俄國使臣來華由理藩院接待,其他各國則由禮部接待。鴉片戰爭後,由兩廣總督專辦與歐美國家的交涉,特加欽差大臣頭銜,稱「五口通商大臣」。
《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相繼簽訂後,各國在華設使館、駐使節。他們為控制清政府,不願意以「蠻夷」的身份同帶有封建社會衙門習氣的清政府理藩院打交道,同時認為地方總督無權處理涉外事務,多次要求建立專門機構。在恭親王奕訢等人的奏請下,由咸豐批准,於同治元年成立了總理衙門,接管禮部和理藩院所執掌的對外事務。
總理衙門由王大臣或軍機大臣兼領,並仿軍機處體例,設大臣、章京兩級職官。衙門初設時,任命共同上奏的恭親王奕訢、 大學士桂良、戶部左侍郎文祥為大臣,此後人數略有增加,從七八人至十多人不等。愛新覺羅·奕訢是道光的第六子,《北京條約》就是由他全權負責簽訂的,他在總理衙門任職長達28年之久。
總理衙門主要負責外交事務的執行而非決策,決策的權力主要掌握於皇帝以及軍機大臣決定。咸豐帝駕崩後,奕訢與兩宮太后聯合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奪取了政權,總理衙門事務的真正決策者便成了慈禧太后。
早期的總理衙門在奕訢的領導下,在外交事務的處理上有較多的發揮,包括接見西方使團、《天津條約》修約,以及海關事務等等。但1870年代以後,恭親王的權力因慈禧的排擠而下降,加上李鴻章就任總理衙門下設的北洋通商大臣,許多外交事務逐漸由北京的總理衙門轉往天津,李鴻章的天津衙門成為了事實上的外交部。
總理衙門舊址位於北京市東堂子衚衕49號,由清大學士賽尚阿的宅邸改建而成。總理衙門的東半部為京師同文館,西半部為各部院大臣與各國使節進行外交活動的場所。「同文」即通識各國語文,「館」也就是今天的「學院」,京師同文館是當時的國立外國語學院,也是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前身之一。
1901年,在清末新政中,正式將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民國初年,又改稱外交部。外交部如今在中國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職能部門,負責貫徹執行國家總體外交方針和國家外交政策,維護國家最高利益,代表國家處理雙邊和多邊外交事務等等。
——以上內容均轉載自鵝說APP
※這個國家曾是南美最大的帝國,現在卻有很多人叫錯它的名字
※真正的名媛是這樣的,舉手投足都能改變歷史進程
TAG:鵝說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