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你看13個孩子「玩」出來的好戲
撰文:新京報 田超
新媒體編輯:吳奇函
13個孩子帶來的感動
舞蹈劇場口碑之作
我們
誠邀劇評人周末一起在巴赫音樂里探索劇場
攝影:大壯
神聖縫紉機?這個名字聽上去是不是很奇怪?
其實這是貝克特對巴赫音樂的理解:巴赫的音樂就像「神聖縫紉機」。
而我們這裡說的《神聖縫紉機》,則是一部由 13 位孩子作為主角的舞蹈劇場。
這部作品首演於 2017 年 9 月中中間劇場(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13 位孩子從「朗讀」出發,他們一邊遊戲,一邊舞蹈,從而發展出只屬於他們的劇場表演形式。這種表演是創作者和孩子們共同探索的結果。
攝影:大壯
在劇場里,觀眾可以跟著孩子們一起回到小時候,慢慢感受到成長——這都是時間的魔法。在這裡,我們將在劇場里和遙遠星球進行一次通話,那個星球上住著孩子和詩人。
3 月 9 日至11 日,《神聖縫紉機》將在北京鼓樓西劇場上演。
新京報邀請5位戲劇評論人,走進劇場,寫下你的觀劇感受,走心點評有機會在新京報娛評版刊登。
攝影:大壯
活動
新京報邀請5位劇評人一起走進劇場,你的觀感劇評可能會登上報紙噢~
時間:3月10日晚上
地點:鼓樓西劇場
共5人,每人/2張
參與方式:轉發本文至朋友圈,寫下想去觀劇的理由,截圖並和姓名、手機號一起發回本號後台。
3月9日(明天)19:00直接簡訊通知中獎者。
《神聖縫紉機》長什麼樣?
這部舞蹈劇場作品由王夢凡導演並編舞,賴慧慧擔任製作人,最初的創作衝動來自於「朗讀腔」這一具有表演性的現象。
我們的父輩,我們,以及現在的孩子,都在這樣的朗讀中成長。文本以《等待戈多》為基礎素材,進行剪裁和添加。
導演王夢凡
主創們並不是為了批判朗讀腔,而是希望和孩子們一起找到/創造一種他們自己的「朗讀」——一邊遊戲,一邊舞蹈,一邊發聲——從而發展出只屬於他們的劇場表演形式。
《神聖縫紉機》的演員隊伍由 8 歲 到 13歲的孩子組成。這正是「自我意識」比較清晰地覺醒的年紀,這個年紀的小朋友對很多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同時也非常「開放」,更有意識地接受很多新的事物,也願意花時間去理解。
與很多劇組不同,這些小演員不是通過徵集、選拔加入劇組的。
攝影:何紹同
導演王夢凡從身邊認識的人入手,在有限的資源里儘可能多地聯繫了一些人。通過視頻電話和家訪彼此了解之後,真心愿意參與的小朋友便成為了《神聖縫紉機》的演員。
在《神聖縫紉機》的舞台上,孩子們將會用一種不可被總結的方式表演,觀眾看到的可能是一些破碎的、自由的片段。
但它是劇組的大人們和孩子們達成的某種共識,孩子們在舞台上進行的是真實的表達。
在正式排練開始之前,主創們用了八天時間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大家發現,大人眼中簡單的小遊戲,孩子們卻可以樂此不疲地一直玩下去。
《神聖縫紉機》想讓觀眾看到:原來在舞台上還可以這樣行走、這樣說話。
攝影:何紹同
主角是這十三個孩子:
趙爍樺(13歲)、胡啟筠(13歲)、孫怡寧(11歲)、崔佳鈺(12歲)、趙文熙(10歲)、孫聞謙(8歲)、周品達(9歲)、張清元(12歲)、單思源(8歲)、鄭子陽(9歲)、郭梓浩(11歲)、王梓昀(11歲)、杜書暢(10歲)
巴赫和貝克特之間有什麼聯繫?
劇作家貝克特稱巴赫的音樂就像「神聖縫紉機」,同樣,也有人覺得貝克特的文字和巴赫的音樂之間在韻律上有某種呼應關係。
貝克特的文字像是詞語的叢林,是海量的碎片,然而,在看似散亂且重複的詞句之間,戲劇張力在悄然繃緊。
《等待戈多》劇照
在《等待戈多》中,弗拉基米爾和愛斯特拉岡的碎碎念在許多東拉西扯話題之間徘徊蔓延,他們把這個遊戲重複了無數遍,每一遍的重複當中又有一些變化。
大家自得其樂,遊戲彷彿可以永遠繼續。旁觀者充滿好奇,卻很難「看懂」這群人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但時間卻被消磨掉了。
與貝克特的語言有所不同的是,巴赫的音樂規整如公式,但他用另一種方式把無限循環發揮到了極致。
貝克特
這也是導演王夢凡用「神聖縫紉機」給自己的作品命名的原因之一。
編劇陳丹路在拆解貝克特的文本時,試圖在漫天漂浮的詞句碎片中抓住《等待戈多》的靈魂,然後大家再一起把它變成另一種語言,一種詩的語言。
而舞美、服裝設計鍾慧偵和燈光設計苗春雨的創作,又試圖為這種詩的語言增加了層次。
排練照
TAG:文藝sao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