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小川:數字貨幣的推出不必過分著急,防止成為過度投機產品

周小川:數字貨幣的推出不必過分著急,防止成為過度投機產品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於3月9日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周小川在回答數字貨幣相關問題時表示,數字貨幣是一種有多種可能的體系,可以是區塊鏈為基礎的數字貨幣,也可以是在現有電子支付基礎上演變出的技術,現在國際上對此也有了分類,有多種可能。

周小川表示,從概念上講,數字貨幣有不同形式,中國央行的是DCEP。電子支付實際上本身有數字貨幣的屬性,數字貨幣不是讓貨幣實現某種技術方案的應用,數字貨幣本質上是追求零售支付系統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也必須追求安全性和保護隱私。央行在三年多前就開始組織數字貨幣的研討會,隨後成立了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最近的動作是和業界共同進行分散式研發,有多種方案共同合作來研發數字貨幣。

他表示,數字貨幣發展有技術上的必然性。未來可能紙質、硬幣這些會逐漸縮小,甚至不存在了。但在整個發展過程中,要注意整體金融穩定,防範風險。數字貨幣要保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和金融穩定,同時保護消費者。有的技術方案可能冒風險很大,損害消費者。作為大國經濟,要避免出現這些損失,過程中要充分測試,可靠了以後再推廣。

周小川還表示,虛擬資產交易需要更加慎重,數字貨幣的推出不必過分著急,應防止成為過度投機的產品。

他說,市場上對數字貨幣有很多議論,也有很多風險,主要是一些技術應用沒有專註於數字貨幣在零售支付方面的應用,而跑到了虛擬資產交易方面,這個方向要更加慎重,這不太符合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的方向。要穩步有序研發測試後方向把握住,要強調金融服務於實體經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防止過度投機。中國數字貨幣的研發到一定階段會進入測試階段。

周小川表示,央行比較早關注金融科技的新技術,同時很關注區塊鏈,分散式記賬的應用,這是央行對科技總體的態度。但關於新技術的研發應慎重,央行目前不認可比特幣一類虛擬貨幣作為支付工具,目前也沒有認可虛擬貨幣作為支付工具。未來監管將是動態的,取決於測試結果。不太喜歡創造投機的產品,一夜暴富的幻想不是好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以色列總理貪腐醜聞發酵 政治強人面臨大考
你還在喝可口可樂?現在可以穿在身上了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