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與放手——家庭教育的藝術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在《孩子》這樣說:
你們的兒女其實不是你們的兒女,
他們是對生命自由的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們來到這個世界,
但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
中國父母令人窒息的「愛」
家庭教育是一門藝術,它最容易也最難。最容易,是因為只要做了父母,不需要上崗證,都在教育孩子;最難,是因為,很多父母,花費了大量心血,學了多少理論,卻依然沒能教育好孩子。
很多父母習慣於為孩子包辦一切,從生活到學習,從興趣班到培訓班,希望能夠隨時了解孩子的一切,掌控孩子的一舉一動,甚至在孩子成年後也要干涉他們的工作、婚戀,象直升機一樣時刻盤旋在孩子上空,被稱為「直升機父母」。
如果給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做個總結,那就是:讀個好學校,上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介紹個好對象,然後再幫他們教育孫輩……總之,恨不得把他們未來的路全部鋪好。
可是孩子願意你為他定製完美人生嗎?你定製的完美人生是孩子眼中的完美人生嗎?
中國父母最常說的話是:「你將來就會明白,我這是為你好」。可是父母的愛讓孩子窒息,父母的期望讓孩子看不到希望!
這是中國父母最悲哀的地方:替孩子扛住一切,卻又讓孩子扛住世界。
控制欲太強的父母是做的最多、活得最累的父母,同時也是最吃力不討好的父母。他們總是揮舞著「愛」的大刀,毫不留情地砍殺著孩子的自主性、創造性,甚至包括孩子的自尊和人格。
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科學家發表在《積極心理學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父母的控制行為和孩子以後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關聯,家長控制欲過強對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竟然與痛失至親對人們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相近。與生活在支持較多且控制較少的家庭環境中的孩子相比,被父母控制過多的孩子並不快樂。
美國著名兒童教育機構美吉姆(My Gym)就有一句名言:The best love is to let go(對孩子最好的愛是放手)。
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三個關鍵期
從心理發展的角度看,孩子從嬰幼兒到成年,有三個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三個關鍵期,也稱為「叛逆期」。在這三個時期,孩子對自我會有全新的認識,對獨立、自主、自由有迫切的需要。父母要能讀懂孩子的心理訴求,學會尊重孩子,學會逐漸放手,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
當然,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和個體特質不一樣,父母要善於觀察總結,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區別對待,和孩子共同成長。
第一個關鍵期:2.5-3歲
這個時期孩子能夠自己走路、自己吃飯,認識到自己和父母是獨立的個體,開始構建自我的世界,認為他需要的一切都是他的。
他需要什麼的時候,會直接去拿,而不管這是不是他的。如果這個東西是需要買的,或者是別人的東西,爸媽制止他的後果,就是哭鬧。
這個時期「小乖乖」會變成令人無奈的「小惡魔」,總喜歡以「不」字打頭,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父母說的話前面加個「不」字來回應。
這個階段,父母在要求孩子前,可以用能接受的選擇方式,給他兩個選擇。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給孩子很好的引導,另一方面讓孩子覺得你非常尊重他,有一種當家作主的感覺。
不要總是用命令的口氣交流。比如:不許把玩具到處亂扔!如果直接說:「寶寶應該把玩具放好!」這句他更樂意接受。
家長粗暴,孩子就會跟著學習你的粗暴。
第二個關鍵期:7-9歲
孩子進入小學後,他們的交往對象變成學校的老師和同學,父母萬能的形象被老師代替。他們會覺得自己是小大人了,因此也會極力掙脫父母的掌控,喜歡跟大人「唱反調」。但另一方面,他們還是非常依賴父母的,因此還會在父母面前撒嬌,希望父母為他們解答困惑。
這個時期父母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比方何時做完作業、可以看多長時間電視等等,養成良好的習慣,有助於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
父母可以適當下放權力,有些事情孩子能做主的,不妨讓他自己做主,讓他充分感覺到被尊重被肯定。比如對於興趣愛好的培養,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不是想要發展這方面的愛好。
第三個關鍵期:12-15歲
孩子進入初中後,身體開始發育,而心理發展並未同步,這是自我意識發展的最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同伴關係,孩子好面子、自尊心強,迫切需要獨立的認可。
父母要開始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平等對待,支持孩子的一些渴求獨立的嘗試,在孩子成功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在孩子失敗時給予鼓勵、安慰。
父母要儘可能給孩子獨立的時間和空間,盡量少干預孩子。就算孩子有什麼做得不對,也要盡量忽略雞毛蒜皮的小事,只選最重要的問題,集中到一起談一次,談的時候也要言簡意賅,千萬別要長篇大論。
在這個時期,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去不同的地方,開闊眼界,多接觸不同的人。多給孩子看一些積極的勵志書籍、多看一些勵志的電影,讓他內心有學習的楷模,用榜樣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父母控制欲過強的三種結果
父母確實比孩子見多識廣,但是一個人的思維和經歷,受環境的影響非常大,他由此得出的結論也必然有局限性。
父母由強轉弱,而孩子由弱轉強,是自然規律。如果父母總是認為自己比孩子強,用家長的權威逼迫孩子無條件服從自己的行為,實際就是強迫孩子放棄主動思考,無條件聽命於強權,把自己的人生交給別人掌握。
很多父母之所以對孩子極度控制,都是源於父母內心的焦慮。因為自身的不完善,把自己的自戀客體投射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成為自我的延伸,從而修補自身的自卑和人格不全。這種潛意識會全方位操控孩子的生活,如果孩子做了,那只是完善了父母,卻沒有完善孩子自身,孩子的自我成長一直沒有機會。
父母控制欲過強,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巨大的傷害,這種傷害會造成幾種不同的結果。
怯懦型
嚴格的要求和過度控制會使孩子產生的負性情緒無處表達,這些積攢的情緒會發泄到自己身上,產生內隱行為問題:社交退縮、羞愧、焦慮的情緒。
成年後,對工作、婚姻的不滿,都是一種「自我」被壓抑後的心理失衡,他們輕則會覺得自己不幸福,重則每天鬱鬱寡歡。
今年初刷屏的北大畢業生王猛「拉黑父母」事件,就是源於父母的過度關愛。他自稱「內向,敏感,不善交際」,他認為這正與父母有關,父母的「肆意操控」、過度關愛以及缺乏親情,讓他沒能樹立足夠的信心。他說,「父母的愛其實是傷害,過去的經歷無法與我的認知調和。」
據王猛回憶,從他小時候起,父母就喜歡按他們的意願包辦事情,高中時,王猛曾強烈要求到外面的學校上學,但遭到了父母的拒絕。原本以為,考上北大,就能遠離家鄉,逃離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沒有;他父母聯繫北京的大姨像父母一樣「照顧」他。在經歷了幾年不太順利的工作後,王猛借著英語優勢決定出國讀研,然而父母的「關愛」如影隨行,隨後就給他找了一位「老朋友」照顧他。
叛逆型
負性情緒無處表達,還有可能引發外顯的行為問題。
這類孩子小時候表現的是哭鬧不止、就地打滾等,長大後或者和父母公開叫板,或者以沉默反抗,或者離家出走,甚至出現一些更極端的行為如自殺、暴力等。
父母和孩子長期處於鬥爭的狀態,雙方內心都很焦灼。
楊天恆的父親是楊休——江蘇著名的企業家和慈善家,但楊天恆卻對人生感到憋屈、絕望,一次酒後差點跳樓自殺,一次在美國自駕,一路上喝酒、磕葯。他的印象中,父親就是一位獨裁者,對一切大小事情都愛行使決定權,其中就包括他的人生。他讀大學、讀研究生、甚至於考駕照,都沒有自己的選擇權,當父子二人的衝突達到頂峰時,楊休總會用斷絕經濟支持的手段威脅。「你拿了我的,就是欠我的,所以凡事都得聽我的。」這是楊天桓一切痛苦的根源。
從2013年開始,楊天桓就屏蔽了父親所有的聯繫方式,二人再不說話,也不見面。2016年春節,他打算同未婚妻結婚,決定還是回家告知父母一聲。楊休卻不同意,理由是事先沒有徵求他的意見,還想把女方身份證拿來做背景調查。結果可想而知,兩人大吵一架,楊天桓也憤然離家。
乖巧型
這類孩子是最不容易被父母看到問題的,他們有一個面具,把真實的自己躲在面具下,呈現出的都是父母「期待的樣子」,因為這樣做父母會高興,會愛自己。
這類孩子表面乖巧,但內心壓力巨大,時不時做出讓人看不懂、甚至驚世駭俗的事情。因為他們明白那不是真實的自己,要去尋找、展現真實的自己。
南京一中初中部的黃侃老師的女兒,從小到大都是人們眼中的優秀學生,不僅成績優異,而且能歌善舞,愛好廣泛。事實上,孩子一直處於老師媽媽的控制之下,表現出的都是媽媽期待的樣子,並不是真實的自己。
而就是這樣一位堪稱完美的學生,卻在2009年荷蘭留學時期,面對巨大的壓力,沒有去溝通、去求助,卻選擇以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從控制到放手
有些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太過獨立就會離開自己,卻沒想到這种放手也是為了更好地回歸。從小到大父母要在很多方面學會逐漸放手,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照顧自己——自尊心
在美國,四五歲的孩子就要開始學會自己整理衣物、書包,學習洗菜、擦桌子。而中國的寶寶們上了小學依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從打掃房間到洗衣做飯,從看病吃藥到傷口處理,從學校作業到課外補習,從房間整理到學校任務,凡是孩子可以做的,都讓他做,不輕易伸手幫忙。
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靠不上別人,也不需要求人。
分擔家務——責任心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多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收入比後者高而且婚姻更幸福。想要孩子成為精英,讓他做家務是必不可少的,而保姆式的代辦型家長,最終只會毀了孩子。
現在中國孩子的學習壓力非常大,家長出於疼惜孩子,讓孩子只管好自己,好好學習就行了,別人都不用管。但這樣做有一個很大的負作用,就是一直到孩子考上大學,他都會覺得是憑自己的努力考上的,和其他人沒有關係,這就造成了孩子自私的性格。
無論買菜、做飯,還是洗碗、倒垃圾,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孩子固定分擔一些家務。
讓孩子意識到這是自己作為家庭成員的責任,而不僅僅是給父母幫忙。
自己做主——自信心
小到選購文具、衣服,大到選擇課外班、升學,對於孩子的事,父母可以提出建議供他參考,但要把最後的決策權交給孩子。
讓孩子通過積累經驗和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逆境成長——有擔當
每一次跌倒、每一次犯錯都是孩子成長的機會,不讓孩子犯錯的同時,也讓孩子失去了成長的機會。
讓孩子從中反思自己為什麼會摔倒、學會如何站起來,孩子才會知道如何避免犯錯,才會在長大後不畏挫折,能夠自己勇敢地站起來。
總是幫助孩子尋找借口,讓他把責任推卸給別人,孩子又如何成才呢?
控制與放手的藝術
家庭教育中的控制與放手是一門藝術,何時該控制?何時又該放手?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時期,都在考驗父母的智慧。作為父母,需要不斷學習,和孩子共同成長,用開放、包容的心態學會逐漸放手。
近些年來,不斷有因為手機遊戲而爆發的親子衝突,有些以悲劇收場,這其中的控制與放手可算是藝術,需要父母拿捏得恰到好處。
教育留白
書畫藝術創作中,為使整個作品畫面、章法更為協調精美,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從而留有想像的空間。
同理,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講究一些「留白」的藝術。這些「留白」為孩子保留了獨立成長的空間,為孩子保留了發展潛能的空間,為孩子保留了犯錯自省、自我塑造的空間,使孩子的未來充滿了無限延伸的可能性。
失去了這些「留白」,孩子的身上密布著家長的教育痕迹,連自我尚且尋不到,何談「成長」 和「發展」?
不僅如此,倘若教育行為過於密集,孩子不堪重負、不堪其擾,消沉或叛逆都會讓家長得不償失。
父母不同的角色
在父母的角色中,通常母親的角色偏重於保護,而父親的角色偏重於放手。
因此在孩子較小的時候,媽媽往往介入較多,孩子更依賴於媽媽。隨著孩子的成長,爸爸就要逐漸介入孩子的教育當中。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成長的過程都需要父親的引導。
非常遺憾的是,很多中國家庭中父親的角色是缺位的,父親永遠是忙碌的、不見蹤影的,我們稱為「喪偶式育兒」。父親缺位的情況下,母親往往更加焦慮,對孩子的控制慾望會更加強烈。
適度歷險
我們都有給孩子打疫苗的經歷,疫苗接種實際上就是給身體創設一種外來病菌入侵的情境,讓身體產生天然的防禦能力。
同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味的保護,不容孩子出現一點意外,受到一點傷害,並不能完全避免將來遇到的各種逆境與挫折。
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有適度歷險的經歷,對孩子進行充分的評估,在道德和安全的底限之上,盡量讓孩子去經歷、去感受,才能拋棄懦弱和膽小,真正的成長,真正的獨立。
放手≠放任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放手並不是放任。
放手,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教育行為,需要父母仔細觀察、研究、評估,而且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動態調整。
而放任,要麼是不負責任的拋棄,要麼是破罐破摔的放棄。
父母對子女最好的愛,是從陪伴到放手,而不是放任。
他們需要我們的引導、支持、幫助,卻不需要我們的控制和束縛!
原創不易,如果您感覺此文很有幫助,請鼓勵支持下吧!
不背單詞,不上輔導班,能學好英語?這個爸爸的實驗結果是……
TAG:魔都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