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性孕期別做6件事,小心寶寶缺「心」!

女性孕期別做6件事,小心寶寶缺「心」!

女性孕期別做6件事,小心寶寶缺「心」!

小玲琅在剛出生時,聽診心臟有雜音,查心臟彩超顯示: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膜周部缺損,中度肺動脈高壓,卵圓孔未閉。為進一步尋求手術治療,來到銀川卡瓦心臟中心,行室間隔缺損直視修補術,術後康復出院。

其實,在每年出生的新生兒當中,都有一定比例的小兒先心病。在新生兒疾病當中,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是危害生命健康的一大「殺手」。一旦心臟出現問題,就會危及生命。有數據顯示,小兒先心病發病率佔到每年新出生嬰兒的7‰—8‰,也就是1000個新生兒中就有7-8個小兒先心病患者。

小兒先心病是胎兒時期心臟血管發育異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嬰幼兒最常見的出現缺陷,與其他疾病相比,發病率相對高一些,且該疾病對嬰幼兒的危害相當大。尤其是複雜類型的小兒先心病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很容易危及生命。

為什麼小兒會得先天性心臟病?專家指出,雖然先心病的病因不是很確定,但多與外部因素有關,如果女性懷孕早期受到這6個方面的不良影響,如飲食不合適、化肥或農藥接觸多了都是小兒先心病的危險因素。女性在孕期如果患有一些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感染,像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等,這些疾病都可能對胎兒心臟發育有一定的影響,容易導致胎兒先天性心臟病。除了這些外部因素外,與家族遺傳也有一定的關係,比如一個家庭中如果父母有這樣的疾病,其生育的子女中也會患有小兒先心病。

一般來說,常見的小兒先心病有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瓣狹窄等。每一種類型都有最佳治療年齡,如果錯過了,會導致心臟擴大、心功能衰竭、肺動脈高壓,可能就會喪失最佳治療機會。

專家認為,像動脈導管未必、肺動脈瓣狹窄最佳年齡為新生兒3個月左右,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 則在2歲左右適合做介入手術。有很多農村的小兒先心病患者缺乏醫學保健知識,且從小基本不查體,等到到了高中或大學參加查體才知道自己患者這類疾病,但往往都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專家建議,新生兒在出生後最好做一個心臟彩超篩查,如果發現心臟有雜音等問題,要及時進行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月嫂護理好這3個部位,冬天寶寶少生病!
你的寶寶有戀物情節嗎?寶寶戀物是否影響健康?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