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何《華盛頓郵報》拿不到奧斯卡獎?

為何《華盛頓郵報》拿不到奧斯卡獎?

原標題:為何《華盛頓郵報》拿不到奧斯卡獎?

當斯皮爾伯格宣布要與湯姆·漢克斯、梅麗爾·斯特里普一起合作一部有關「五角大樓文件」的電影的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他們的身上。沒錯,作為好萊塢首屈一指的導演,具有「美國良心」的男演員,以及有可能是好萊塢歷史上演技最為出色的女演員,這樣一部影片從宣布立項開始,便立即成為了理所應當的頒獎季頭號種子。


眾所周知,「五角大樓文件」的泄密所引發的對於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討論,以及最終的「紐約時報訴合眾國案」對於媒體角色的重新定義,更在「假新聞」的指責滿天飛、白宮與媒體關係焦灼的當下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然而當斯皮爾伯格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完成了這部影片,最終揭開幕布時,我們才發現,這部影片果然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本篇策劃之前對今年奧斯卡的預測


出現在影片中心的並不是在「五角大樓文件」泄密案中扮演核心角色的《紐約時報》,而是他們的競爭對手,《華盛頓郵報》。其後的發展才讓我們明白了,為什麼這部影片要將故事的重點放在這家「跟風而進」的媒體上。原來在「五角大樓文件」泄密案的同時,《華盛頓郵報》正在準備上市。於是除了報道這樣一個敏感新聞所帶來的政治壓力之外,《華盛頓郵報》更面臨著資本的壓力。這兩方面的壓力,讓《華盛頓郵報》完美的成為了那些陷入困境的媒體的代表,為這樣一部顯然的「第四權」頌歌提供了絕佳的切入點。



《華盛頓郵報》對「五角大樓文件」泄密案的報道



另一方面,此時《華盛頓郵報》的發行人,也正好是一位女性:凱薩琳·格雷厄姆。



《華盛頓郵報》的發行人凱薩琳·格雷厄姆


凱瑟琳的父親,著名金融家尤金·邁耶在1933年買下了《華盛頓郵報》,凱瑟琳的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則在1946年接管。然而在1963年菲利普飲彈自盡後,時年46歲的凱瑟琳不得不接下了這個重擔,成為了當時僅有的女性發行人。而在《華盛頓郵報》成功上市後,凱瑟琳則成為了僅有的《財富》500強企業的CEO。1987年,正是在凱瑟琳對蔣經國的專訪中,蔣經國宣布台灣解嚴。可以說,凱瑟琳對於《華盛頓郵報》的影響是巨大的。影片中,凱瑟琳除了面對白宮的政治壓力與投資方的資本壓力,更要面對來當時社會對女性職人的潛在壓力。因此,無論是當下如火如荼的「#metoo運動」,抑或是在2016年幾乎成功打破美國最高政治權力「玻璃天花板」的希拉里·柯林頓,將凱瑟琳·格拉厄姆作為影片主角來塑造,無疑是最「適時」的。


正是因為如上的種種原因,哪怕最早挖掘「五角大樓文件」的是《紐約時報》,哪怕《紐約時報》憑藉對「五角大樓文件」的報道獲得了1972年普利策優異公眾服務獎,哪怕最終打到美國最高法院的案件名就叫「紐約時報訴合眾國案」(New York Times Co. v.United States),這部影片仍然要以《華盛頓郵報》作為片名,把影片重點放在《華盛頓郵報》對「五角大樓文件」的報道上。這也難怪遭來了《紐約時報》編輯和記者們的不滿。當年參與報道的詹姆斯·格林斯菲爾德(James Greensfield)就表達了自己的憤怒,稱影片內容「不可思議」,更認為是「偷竊」。而當時《紐約時報》的法律顧問詹姆斯·古德爾(James Goodale)同樣使用了「偷竊」來形容這部影片。當年《紐約時報》的華盛頓分部的主管馬克斯·弗蘭克爾(Max Frankel)認為這是一部「愚蠢」的作品[1]



《紐約時報》特地在上映前打出相關的廣告,提醒讀者《紐約時報》最先報道了「五角大樓文件」


如果說影片將重點放在了「五角大樓文件」泄密的重點放在了歷史上的次要角色,僅僅只是視角的不同,那麼影片對於時任總統理查德·尼克松的塑造,則更加值得商榷。在影片里,尼克松總統扮演的幾乎就是一個典型的不能更典型的陰謀家的角色。觀眾從頭到尾都見不到他的正臉,只能遠遠的從白宮外,透過窗戶,看到他背影,並聽著他是如何下達指令,對參與報道「五角大樓文件」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進行打壓。如此刻畫尼克松總統,幾乎無法讓任何人對他產生哪怕一絲的同理心。



「五角大樓文件」封面


然而,歷史上真正的尼克松總統,最初對於「五角大樓文件泄密案」的態度,實際上是默許的。因為「五角大樓文件」中的內容,是對肯尼迪政府以及約翰遜政府在越南戰爭中的所作所為的調查,涉及時間完全在尼克松上台之前。



在越南慰問士兵的林登·約翰遜總統


這個文件的公布,正好能夠展示這兩任民主黨政府在越戰中種種災難性的錯誤以及對美國人民撒下的謊言。對於在競選期間就承諾結束越戰,上任後實施以越南軍隊代替美國軍隊的所謂「越南化」政策,並且已經著手開始與北越和談的尼克松來說,「五角大樓文件」的公布,並不會損害他個人的政治利益。然而,時任國務卿基辛格卻認為,無論「五角大樓文件」內容是關於什麼,如此級別的泄密,會嚴重打擊美國政府的權威與公信力,更會讓美國的盟友對美國的可靠度降低信心。最終,基辛格成功說服了尼克松。於是,才有了影片中對《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的發放的禁令,以及最終的官司。事實上,停止越戰的《巴黎和平協議》正是在尼克松任內的1973年簽署。可以說,是尼克松結束了越戰。


討論《巴黎和平協議》的尼克松和基辛格


除此之外,在影片前半部,漢克斯飾演的《華盛頓郵報》總編本·布拉德利費勁腦汁想找人要一張尼克松女兒的結婚照,因為《華盛頓郵報》沒有被允許報道。這件事純屬虛構。《華盛頓郵報》也沒有像影片中表現的那樣,在「五角大樓文件」報道後被拒絕進入白宮進行報道,儘管尼克松在「水門事件」後的確有類似的舉措。



尼克松女兒的結婚照片


對於影片的編劇以及斯皮爾伯格來說,將尼克松總統塑造成帶有刻板印象的壞蛋,實在是太具誘惑性了。作為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在任內辭職的總統,要想去抹黑他實在是太容易了。任內的「水門事件」幾乎摧毀了一代美國人對政府的信任,時至今日,美國的民眾依舊不肯輕易信賴政府。而關於《華盛頓郵報》調查「水門事件」的《總統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更是成為了描寫媒體影片的範例,早先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聚焦》(Spotlight)與這部影片都從中偷師不少。這部影片甚至像漫威電影宇宙一般,加入「水門事件」的「結尾彩蛋」,彷彿它就是《總統班底》的官方前傳。因此,讓尼克松來當這部影片的反派,本就是歷史傳統。



《總統班底》海報


更加具有誘惑性的,則來自影片背後創作團隊的政治用心。自從唐納德·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以來,不少人便開始將他與尼克松類比。儘管兩人無論是個人形象,還是內政外交,都大相徑庭:


尼克松是知名的自然保護運動的支持者,任內通過了一系列的環保規範法令;特朗普則顯然對環保沒什麼興趣,不僅帶領美國退出了旨在遏制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更是在短短一年內就推翻了奧巴馬時代的各種環保政策;尼克松任內緩解了與中國、蘇聯關係,特朗普則在外交上異常強硬。但對於特朗普的反對者來說,特朗普的「通俄門」指控,無疑與尼克松試圖以非法手段為自己贏得1972年總統大選的「水門事件」可以相提並論。而尼克松遭到國會彈劾,最終不得不辭職的下場,更是特朗普的反對者們所樂見的。

對於本片來說,尼克松對於媒體的打壓更是與當下特朗普對主流媒體的敵意相映照。



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推暴打CNN


除此之外,影片還有一個值得注意但是又很容易被忽略的細節。當凱瑟琳·格拉厄姆與總編本·布拉德利(Ben Bradlee)在決定是否刊發新聞時,兩人都意識到了他們在之前肯尼迪與約翰遜時代的失職:當年,他們一直與肯尼迪、約翰遜保持著良好的私人關係,時常出入白宮舉辦的派對,這導致了他們把這兩位手握權柄的總統當成了自己的好朋友而非監察對象。事實上,正是在「五角大樓文件」泄密案之後,美國媒體才真正與政府形成了某種對立般的關係,媒體作為「第四權」的角色越來越明顯。然而當年他們與肯尼迪、約翰遜那般的「蜜月關係」,真的就一去不復返了嗎?



肯尼迪總統夫婦和華盛頓郵報主編布拉德利夫婦的合影


在當下白宮與主流媒體的尖銳對立下,不少保守派人士也開始指責媒體對於特朗普與奧巴馬的區別對待。《大西洋月刊》早在2013年的一篇文章就以「為什麼媒體對待奧巴馬如此溫和?」為題[2]。CNN主播Jack Tapper在接受《滾石》雜誌的採訪中也承認因為媒體更加支持的態度讓奧巴馬有時不用為自己說的假話負責[3]。那麼奧巴馬政府對記者也是如此的配合嗎?



白宮和媒體的相愛相殺還會持續很久


事實上,《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奧巴馬的8年任期內,奧巴馬政府使用《間諜法》對檢舉者(whistleblower)的起訴多達9起,比他所有的前任加起來還多;奧巴馬政府還動用司法部與FBI對特定記者進行竊聽,並使用傳票迫使這些記者交代自己的線人信息。該文引用前《華盛頓郵報》的高級編輯倫納德·唐尼(Leonard Downie)的話稱奧巴馬政府對於政府泄密的打擊以及對於信息的掌控是「自尼克松政府以來最嚴厲的」[4]。有意思的是,這篇文章刊發於2016年12月30日,此時的奧巴馬即將離任。


奧巴馬任期上出了兩位歷史級的告密者:切爾西·曼寧和愛德華·斯諾登


無疑,年輕而富有活力,且持有進步主義觀點的奧巴馬顯然更容易獲得媒體的喜愛,而與白宮良好的關係更能幫助媒體獲得許多甜頭。也許,面對如今「咄咄逼人」的特朗普,媒體們也正如影片中的布拉德利與格拉厄姆一樣,意識到了媒體不該與政府做朋友,而應當對政府問責。



綜合來看,《華盛頓郵報》這部影片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許正是因為本片對當下政治如此不加掩飾的批評,才讓這部雲集了斯皮爾伯格、漢克斯、斯特里普,以及一眾當下電視劇的熟臉們,外加斯皮爾伯格自帶的金牌幕後團隊,在剛剛落幕的第90屆奧斯卡上遭冷遇,空手而歸。而今年奧斯卡登頂的《水形物語》,雖然講的也是各種弱勢群體團結一心戰勝邪惡這樣一個顯然對當下有所指的故事,但它童話般的浪漫基調,顯然比急不可耐的《華盛頓郵報》更加符合好萊塢造夢的本質。



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語》


2015年以《波士頓環球報》為原型的電影《聚焦》獲得了第88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OPEN開腔也聯繫了《波士頓環球報》的報道團隊(原文請看《聚焦》拿了奧斯卡最佳影片,OPEN開腔第一時間連線了《波士頓環球報》Spotlight報道小組 )。相比起斯皮爾伯格《華盛頓郵報》聚焦歷史大事件、角色善惡分明,《聚焦》則用平實的手法講述新聞人腳踏實地進行深度調查,從平凡中創造不平凡。或許對於奧斯卡,為自命不凡的精英歌功頌德只會成為普通百姓故事的墊腳石。



注釋:


[1]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Hell hath no fury like The New YorkTimes scorned by Hollywood https://www.cjr.org/the_feature/tom-hanks-meryl-streep-new-york-times-washington-post.php


[2]The Atlantic: Why Does the Media Go Easy on Barack Obama? https://www.theatlantic.com/politics/archive/2013/02/why-does-the-media-go-easy-on-barack-obama/272807/


[3]Rolling Stone: The Last Word: Jake Tapper on Trump, "SNL" andOld-School Rap https://www.rollingstone.com/culture/features/cnn-anchor-jake-tapper-trump-snl-old-school-rap-the-last-word-w496978


[4]New York Times: If Donald Trump Targets Journalists, Thank Obamahttps://www.nytimes.com/2016/12/30/opinion/sunday/if-donald-trump-targets-journalists-thank-obama.html


策劃:王小曼 編輯:tosh

撰稿:公眾號「影樂志」作者 舌在足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OPEN開腔 的精彩文章:

還沒回老家的人都在北京幹什麼?新東郊市場一日游
如何評價 《好奇心日報》的2017年度策劃?

TAG:OPEN開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