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 :紫砂四大家!
清中期 | 紫砂四大家
楊彭年
,字二泉,號大鵬。生卒不詳,清乾隆至嘉慶年間宜興紫砂名藝人。
楊鳳年
,清嘉慶年間制壺名藝人,荊溪人,一說浙江桐鄉人,楊彭年之妹。
逸公
制壺形式大小與諸色泥質俱備,工巧一類,可與孟臣相伯仲,故世稱『二惠』。
馮彩霞
,清代道光時(1821-1850)宜興制壺高手。一說咸豐、光緒年間人,女。生卒不詳。
清中期 楊彭年制、陳曼生刻種榆仙館款紫泥扁鼓壺
楊彭年
楊彭年,字二泉,號大鵬,生卒不詳。
清乾隆至嘉慶年間宜興紫砂名藝人。荊溪人,一說浙江桐鄉人,弟寶年、妹鳳年,均為當時制壺名藝人,善於配泥,所制茗壺,玉色晶瑩,氣韻溫雅,渾樸玲瓏,具天然之趣,藝林視為珍品。
清 楊彭年制倭角四方花盆
楊彭年首創
捏嘴不用模子
和掇暗嘴
之工藝,雖隨意製成,亦有天然之致。他又善銘刻、工隸書,追求金石味。他還與當時名人雅士陳鴻壽(曼生)、瞿應紹(子冶)、朱堅(石梅)、鄧奎(符生)、郭麟(祥伯、頻伽)
等合作鐫刻書畫,技藝成熟,至善盡美。世稱「彭年壺」、「彭年曼生壺」、「彭年石瓢壺」
、聲名極盛,對後世影響頗大。
清道光 楊彭年刻宜興包錫三鑲茶壺
清中期 錢杜(叔美)銘楊彭年制紫砂合歡壺
清道光 楊彭年制扁石壺
清中期 楊彭年制步朗刻三鑲玉錫包紫砂壺
清 楊彭年制紫砂綬帶紋筆筒
清中期 楊彭年制葵口高足盤
清 楊彭年制紫砂詩文壺
清道光八年(1828年)作 楊彭年制飛雲刻紫砂胎
清道光 楊彭年制、馮承輝上款錢濱定製紫 泥如意直壁圓壺
清嘉道 楊彭年制四方錫包壺
清中期 楊彭年制、陳曼生刻蔡少峯定製紫泥合歡壺
清道光 楊彭年制三鑲如意錫包壺
清道光 瞿子冶、楊彭年 紫泥刻竹詩文石瓢壺
清中期 楊彭年摹古石泉品定製紫砂合歡壺
清 楊彭年制研耘刻錫包缺月壺
清道光 楊彭年制瞿子冶、鄧符生刻竹詩文紫砂石瓢壺
清道光 楊彭年制仿漢瓦「大富千萬」四方壺
清道光 楊彭年款段泥刻金石文字壺
清嘉慶 楊彭年 扁壺
清中期 楊彭年制「耕讀堂」松段椿筆筒
清中期 曼生銘楊彭年制天雞壺
清道光 楊彭年制紫砂雙色如意足璧瓶
清道光 楊彭年制段泥泥繪梅花圖盤
清道光 楊彭年制梅椿三足盆
清·楊彭年制紫泥太湖石鈕三叉提梁壺
清道光 楊彭年摹古石泉品定款紫泥三足爐鼎壺
清中 楊彭年制紫泥海棠壺
楊彭年制 描金山水詩文壺
清中 楊彭年制爐棱壺
清中 吉壺款喬鷺洲刻楊彭年制子冶石瓢壺
清中期 楊彭年款竹形蓋盒
清嘉慶 楊彭年制、陳曼生刻 漢君壺
清晚期 楊彭年 周盤壺
清道光 楊彭年制並刻蘭石詩文秦權壺
清道光 楊彭年款紫砂百壽壺
清 楊彭年制阿曼陀室款柱礎壺
清中期 楊彭年制曼生銘阿曼陀室款三足周盤壺
嘉道 楊彭年制曼生銘三獸壺
楊彭年制、子繁銘 合歡提梁壺
清道光13年 楊彭年制紫泥台笠壺
清 楊彭年制 陳曼生為江聽香銘 石銚壺
楊鳳年
楊鳳年,清嘉慶年間制壺名藝人,荊溪人,一說浙江桐鄉人,楊彭年之妹。
構思巧妙,浮雕精美,可與其兄媲美,是歷來公認最有名望的制砂壺女藝人,傳世作品較多,所制
「風卷葵壺」
造型典雅,製作工巧,用名貴的天青泥製成,紫檀色中微泛藍,精美內含,溫潤如玉。楊鳳年 梅段壺
《一壺乾坤》 楊鳳年 篇
寫下楊鳳年這個名字,就感覺一團清朗的氣場姍姍而來。
她腳步輕盈,身影婀娜,從頭到腳沒有一點塵世的污垢。她眸子明亮,眉宇天真;一雙手藏在背後,像一對交叉的問號。那是一雙什麼樣的手呢?
清 楊鳳年制紫砂竹筍水注
可惜,今天的我們只能用想像來勾勒它們。春天飛舞的柳枝,修篁挺拔的搖影,都可以配作那雙妙手的伴娘,那手,唯獨不作優雅女兒態的蘭花指,也不似添香紅袖裡的撫琴撥弦。
清 楊鳳年制紫砂竹節壺
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是,眾說紛紜的紫砂史料只要提到她,口氣便一律變得恭敬,在前清那樣的舊封建時代,對一個女流,那多不易。其實她只留下一把壺,一把《風卷葵》。如果說,一件曠世之作足以敵過一萬件平庸之作,那麼,楊鳳年足矣!丁玲老前輩不是提倡過
「一本書主義」
嗎?想必情同此理。
楊鳳年·梅樁
《宜興陶藝人物錄》 楊鳳年 篇
楊鳳年(生卒不詳),清嘉慶、道光間(1796——1850)宜興制壺高手。
字玉禽,亦稱楊氏,傳為彭年妹,宜興人。制壺得家法。
《前塵夢影錄》云:「陳曼生司馬在嘉慶年間,官荊溪宰(應為溧陽縣令),適有良工楊彭年善制砂壺,創為捏嘴不用模子,一門眷屬並工此技。考諸寶年、鳳年傳器,信非溢譽也。」
鳳年是在紫砂工藝史上最早的女名家。所制茗壺,構思巧妙,浮雕精緻,技藝卓越,可和其兄媲美。擅長花貨造型,尤善制竹段壺,世稱「楊氏竹段」。所制茗壺,其壺嘴收斂為小圓口,是一典型特徵。
清嘉慶 楊鳳年作紫砂仿竹筆筒
楊氏亦工書法,小楷書法娟秀。楊氏款傳器,
顧景舟
主編《宜興紫砂珍賞》
著錄有三器:一、「楊氏竹段壺」
,造型得體,泥色紫潤,渾樸工整,底鈐「楊氏」二字篆體圓印,宜興陶瓷博物館藏品;二、「楊氏梅段壺」
,底鈐「楊氏」篆體圓印,南京博物館藏品;三、「風卷葵」
,風葵多姿之態,秋風卷葉之勢,盡展眼前,構思奇巧,富有氣勢,把下鈐「楊氏」篆體圓印,宜興陶瓷博物館藏品。
清 「楊鳳年」款紫砂筍形水注
《陽羨砂壺圖考》著錄有「白泥鈿盒式壺」一具,鐫銘
「鈿盒丁寧同注茶經,綺雯書,玉禽制」
小楷書四行,書法娟秀,鋬下鈐「鳳年」二字篆書,陽文長方小印。
楊鳳年創作《風卷葵》的故事
清 楊鳳年制紫砂竹節茶葉罐 (一對)
那年秋天,颳了幾天幾夜大風,把花園中的花草吹得倒的倒,斷的斷,散瓣的散瓣。楊鳳年獨自坐在花園中只顧想自己的心事,天涼了也不曉得添衣服,花倒了也不曉得扶持,就那麼痴獃獃地坐在那裡。
道光 楊鳳年段泥台笠壺
這個辰光的楊鳳年,頭腦理想到什麼樣品茶壺,眼面前就出現什麼樣的茶壺∶松段、梅樁、佛手、蓮花……可是每一種念頭都被她推翻,因為不是被別人做過了,就是做出來自己不滿意。
清 楊鳳年·梅樁
楊鳳年想著想著,忽然看到面前的一枝花幹上頂著一把茶壺。心裡不覺奇怪∶這茶壺式樣倒沒見過,怎會長在花幹上?她把眼睛睜大,定神一看∶啊!這不是一朵錦葵花嗎?
清道光 楊鳳年制松鼠葡萄樹樁形花盆
只見錦葵花在狂風中不停地搖動,被風吹歪了又挺起來,吹歪了又挺起來,花瓣被吹得卷攏來,再卷攏來,但始終不散。再看看四周被摧殘的花草,楊鳳年不禁讚歎道∶「風狂煉精神,好一朵錦葵花!」她心裡霍地一亮,隨即決定按狂風中錦葵的形象做一把茶壺。
清嘉慶·道光 楊鳳年制紫砂山子筆架
她站在那裡,圍著錦葵花左看右看,看了整整三天三夜,看到睜眼,閉眼不見別的,只見一朵錦葵花的時候,就開始做茶壺。一連做了七七四十九天,茶壺終於做成了。她給它起了個名字叫
「風卷葵」
。楊鳳年 風卷葵壺
清 楊鳳年 東坡笠帽
惠逸公
逸公制壺形式大小與諸色泥質俱備,工巧一類,可與孟臣相伯仲,故世稱『二惠』。
孟臣製品渾樸精巧俱備,逸公則長於工巧,而渾樸不遠。
清 「逸公」款朱泥梨皮扁腹壺
逸公書法
楷行草書
俱備,楷書尤有唐人遺意,而竹刀鋼刀俱備,刻鐫或飛舞或沈著。其壺泥色最奇,小壺亦有佳者,莫若手造大壺之古樸可愛也。
清嘉慶 道光 紫砂 朱泥逸公水平壺 (一對)
清 惠逸公 朱泥壺
清 惠逸公朱泥虛扁壺
逸公·朱泥平蓋逸公壺
清早期 「逸公」款朱泥漢方壺
清中期 朱泥逸公盤春壺
逸公朱泥竹梅壺
清中期 逸公詩句款朱泥小潘壺
清乾隆 「逸公」款朱泥蓮子壺
清 逸公手制紫砂壺
清 逸公詩句款紫泥蓮子壺
清 逸公 三足雅竹朱泥壺
清 逸公 朱泥平蓋圓壺
清晚期 「逸公」款朱泥鵝蛋壺
惠逸公 包銀梨形壺
清 逸公 朱泥三鑲金高陽貢局壺
清 逸公 三足雅竹朱泥壺
清晚期 「逸公」款朱泥鵝蛋壺
清中期 「逸公」款朱泥平蓋圓壺
馮彩霞
馮彩霞,清代道光時(1821-1850)宜興制壺高手。一說咸豐、光緒年間人,女。
生卒不詳。制壺有捏制、銜制之分,捏制之壺,指紋隱現。
馮彩霞 傳爐壺
民國·
李景康、張虹
《陽羨砂壺圖考·別傳》:「彩霞,道光時人,或雲姓馮,宜興名匠。
南海(今廣州)伍氏,制萬松園壺,延之至粵。書法歐陽詢
,所鐫款宇,精謹有致,亦間用草書。所制壺有銜制、捏制之別,捏制壺則指紋腠理隱現,尤為奪目。蓋以方印為織.,有「彩霞監製」
四字陽文篆書。」
清嘉慶道光 馮彩霞制掇球壺
《(江蘇)陶瓷工業志·特種工藝陶瓷·陶藝名人選錄》﹕「馮彩霞,清咸豐、光緒年間人。繼楊鳳年後又一位傑出的陶藝女名家。善制功夫壺,大如拳頭,小如雞蛋。其書法頗有歐陽詢之韻,所鐫款字,精巧有致。後受聘赴廣東萬松園內聽濤樓制壺,所制「
萬松園壺」、「聽濤山館壺」
,均是代表作。」
清 馮彩霞 合歡壺
馮彩霞制鋪砂壺
馮彩霞款 水平朱泥壺
馮彩霞·金蟾壺
馮彩霞蓮子壺
馮彩霞制紫砂壺
(本文來自:紫砂中國,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拾遺
古今,格物鑒器!
閑情雅趣|人文空間|古典傢具|器物之美
點擊「
閱讀原文
」,歡迎進店逛逛TAG:拾器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