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能攻擊跳傘的飛行員?和優待俘虜沒有太大關係
眾所周知,很多國家將不射殺跳傘的敵軍飛行員寫入了軍規和戰鬥條例,並且煞有其事的進行了宣傳。但是,不射殺飛行員真的被寫入了軍規和戰鬥條例嗎?騎士精神是否真在戰鬥中被遵守了?這些,還真不是那麼回事。
飛機作為技術裝備出現在戰場上,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稱為「最後的貴族間戰爭」,歐洲各國大量的年輕貴族,服役於基層作戰部隊,當然,也包括當時尚是雛鷹待飛狀態下的航空兵部隊。在一戰中被稱為「紅騎士」的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擁有80架擊落記錄,他就是一位德國男爵。由於貴族的廣泛參戰,當時具有騎士精神的優待俘虜行為廣泛的出現在當時的歐洲戰場上,不射殺跳傘飛行員也是其中一個現象。
二戰時期的大機群編隊
貴族階級的沒落和工業化帶來的資產階級的興起,使得被高度工業化力量武裝起來的現代軍隊成為了冷漠無情的戰爭機器。而航空兵也隨著技術的進步,使得其功能變得多樣化起來,成為了戰鬥中的決定性力量之一。大規模的機群作戰和來自地面的精確性高射炮火,讓飛行員們很難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對跳傘的敵軍飛行員採取射殺、高速掠過干擾傘降等等手段進行擊殺。
但是,在二戰期間,日本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在中國和太平洋戰場上,仍然進行了有組織的對跳傘飛行員的追殺活動。這也招致了美軍的報復性行動——日本飛行員上野典夫在千葉縣上空被美軍擊落座機,跳傘後遭到了來自P-51的機槍掃射。甚至有王牌飛行員也加入到射殺跳傘飛行員行列中,比如澳大利亞王牌飛行員克萊夫·考德威爾。
當歷史的齒輪轉動到二戰後,由於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電子化、智能化、信息化浪潮,使得空戰的形態又一次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空戰中「捉對廝殺」式的空中格鬥的「戲份」被遠程化、精準化的超視距空戰大大壓縮。整個軍隊作戰方式也出現了眼睛看不著,雙手摸不到的「非接觸式」作戰。有目的性的射殺飛行員很難實現,對空導彈對飛機具有良好的殺傷性能,但是如果其爆炸的位置和角度不夠「湊巧」則很難對飛行員產生直接的殺傷。
(現代空戰多為超視距戰爭)
而且,在現代化的作戰中,如果論對敵軍的作戰能力的毀傷,摧毀戰機要遠比擊殺跳傘飛行員來的簡單和有效。所以,不射殺飛行員並非是軍規所規定或者道德所束縛,實質上它的出現是軍隊作戰過程更加高效率的體現,雖然,它從某種意義上,充滿了人性的光輝。
作者:JohnnyRWayne
※F35被貶的一無是處,美國卻稱戰鬥力超F22,殲20未必是對手
※中國制火箭炮揚威土耳其,80公里外精準命中庫爾德武裝
TAG:兵器次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