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津:築夢太空,讓航天事業惠及民生
全國兩會之際,《人民政協報》記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趙小津,請他講述中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騰飛與跨越。
我國已具備
向航天強國邁進的堅實基礎
記者:從「航天大國」到建設「航天強國」,您如何定位我國目前在國際航天領域所處的位置?
趙小津:經過60多年的發展,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親切關懷和堅強領導下,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奮鬥,中國航天可以說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中國特色航天發展道路。不僅取得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和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更讓我們驕傲的是,建立了一套完整配套的科研生產創新體系,建立了一系列較為完備的科研生產制度,造就了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積澱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這些積澱可以使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有條不紊,非常踏實地穩步提升了我國在全球航天領域的地位及話語權。
總體來說,從進入太空到利用太空,中國已經具有了話語權。現在美國實力最強,但我們追趕步伐越來越快。一些數據可以體現出我們所處的位置:我國衛星在軌數量已排在世界第二位,僅在美國之後,在俄羅斯、歐洲、日本、印度之前;運載火箭年發射次數處在第三位,排在俄羅斯、美國之後,在歐洲、日本、印度之前;從綜合實力來看,美國繼續保持在航天競爭力方面全方位的領導地位,俄羅斯位列第二,歐洲第三,中國位居第四位。但是,我國已步入以跟蹤為主轉向跟跑和並跑、領跑並存的新階段,具備了向航天強國邁進的堅實基礎。
記者:與排在前幾位的世界航天強國相比,我們的差距主要在哪裡?
趙小津:總結差距,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從技術能力來看,中國航天在系統集成創新以及關鍵技術水平等方面與世界航天強國還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在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方面,美國主導了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實現了載人登月,建立了功能完備的深空測控網,完成了對太陽系各大行星及其衛星的探測;而我國深空探測剛剛起步,沒有建立起獨立的深空測控網,僅實施了月球探測工程,對太陽系各行星的探測尚為空白。從關鍵技術水平來看,根據國內外專家的綜合判斷,我國在部分關鍵技術上,與美國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二,從獨立自主性來看,我國在航天工業基礎、核心技術儲備和運行機制上,與世界航天強國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在核心元器件、關鍵原材料、先進位造與工藝等方面我們仍有較大差距;相較於美國10~20年以上的核心技術儲備,我國航天產業對核心技術的預先研究和技術儲備還不夠;在運行機制上,美國已經形成了軍用航天、民用航天、商業航天界限清晰、協調發展的格局,具備了較強的自我造血能力;而我國航天發展仍然處於以政府投入為主、商業航天剛剛起步、航天活動多頭管理的初級階段,尚未形成實現協調有序發展的良性機制。
第三,從輻射帶動性來看,我國航天產業對科學技術及國民經濟的牽引帶動作用還有待加強。目前我國航天發展以跟蹤研仿為主,其對國家科學技術牽引的層次、水平與航天強國相比仍有明顯的差距;同時,商業化應用剛剛起步,規模和市場化程度十分有限,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有待進一步提升。
第四,從國際影響力來看,雖然在國際航天領域中有了一定的話語權,但在規則制定以及產業發展方向的引領等方面表現較弱,尚未取得與第一梯隊航天強國平等對話的實力。例如,由航天強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合作項目對我國的排斥就是明顯的例證;在已發布的244項航天國際ISO標準中,我國只主導制定了10項。
正是基於這些差距,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希望廣大航天人在航天事業發展的征程上勇攀高峰、不斷前行,為建設航天強國和世界科技強國建功立業。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使命感,2017年,航天科技集團部署了加快推進航天強國目標的路線圖,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目標:明確到2020年,力爭我國在軌航天器數量超過200顆,年發射數量達到30次左右,基本達到世界航天強國水平;到2030年,將我國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的航天技術指標從30%提高到60%,躋身航天強國前列;到2045年,全面建成世界航天強國。
面對前所未有的高強度研製、
高密度發射壓力
2018年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成立五十周年。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研究院共抓總研製和發射了223個航天器,百餘顆航天器在軌穩定運行,鑄就了東方紅一號衛星、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嫦娥一號衛星中國航天事業的三大里程碑,已形成載人航天、深空探測、導航定位、對地觀測、通信廣播、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等六大系列航天器,實現了大、中、小、微型航天器的系列化、平台化發展。在載人飛船技術、衛星回收技術、一箭多星技術、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技術和遙感衛星技術等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所研製的各類航天器在國民經濟、國防建設、文化教育和科學研究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在航天器研製中獲得的新技術成果,已推廣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為我國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記者:每當聽到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程,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在這些成績的背後承擔了極為重要的工作。我國在空間技術領域發展情況如何?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布的路線圖,院里有什麼具體的安排?發展重點在哪裡?
趙小津:圍繞集團公司的戰略目標,我院提出了更進一步的三步走目標——
到2020年,綜合空間技術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全面掌握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技術,全面實現探月工程三步走目標,實施近地空間站建設,實施首次火星「繞、陸、巡」聯合探測任務,完成以高分專項、北斗導航為代表的重大工程任務。
2030年,綜合空間技術能力進入世界前兩名。具備載人登陸月球、建設月球科研站、太陽系內不同類型天體進/出、火星取樣返回的能力,完成空間飛行器在軌維護與服務系統重大科技項目,空間基礎裝備體系一體化、網路化、軍民融合發展,推動中國躋身世界航天強國前列。
2040年,綜合空間技術能力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實現太空資源深度開發利用,支撐我國在全球太空治理體系和太空活動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為2045年全面建成航天強國打下堅實基礎。
記者:針對2020年的目標,我們現在進展情況如何?
趙小津:按照國家的任務規劃,到2020年,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第一個百年到來之前,我們將完成北斗導航衛星全球組網建設和高分辨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任務,實現探月工程三期取樣返回,開啟空間站在軌建設的序幕,發射火星探測器。
按照2018年北斗全球導航工程計劃,我院要完成9顆衛星的發射,還要完成嫦娥四號月球背面探測任務,明年按計劃還要完成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任務,2020年前空間站建設的第一個核心艙也將進入太空。
記者:2018年年初,張衡一號發射成功,北斗雙星發射成功,也為今年密集的年度發射任務開了一個好頭。據了解,2018年中國航天將面臨前所未有的高密度發射任務,院里是否做好這樣的準備?
趙小津:目前,我院已經具備了年出廠50個、在研100個航天器的能力,在國際上處於較高水平。以前我們一年最多發射20個航天器(2012年);但今年,院里計劃發射40餘個航天器。
這意味著2018年我們將面對前所未有的多型號並行、高強度研製、高密度發射的壓力,這不僅是對我院科研生產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也是對全體研製隊伍意志與作風的一次全面考驗。
一方面我們要保成功;同時,還要提升空間飛行器的技術和能力,更好地滿足用戶不斷增長的產品性能、質量以及壽命的要求。這也代表著我們在科研生產任務的組織管理、流程管理、生產的各環節控制、檢驗等方面都面臨著轉型升級;而且並沒有很多時間讓我們慢慢來轉變。
針對這樣的形勢,我們提出狠抓重大短線、重大風險和共性問題管控,建立快速應急響應機制;科學組織,強化資源統籌,確保在研型號任務順利推進;狠抓質量、從嚴把關,全面貫徹集團公司和院質量管理要求,確保型號研製過程質量受控。
記者:在萬眾期待中,您認為如何更好地建設航天強國?
趙小津:一要堅持強軍富國首責。始終把履行好強軍富國使命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把保成功放在第一位,堅持用航天三大精神統一思想,通過強化職責,提升素質,改善設施設備,提高管理水平,使中國航天的可靠性、安全性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要堅持自主創新。始終堅持自主創新,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發展趨勢,強化頂層謀劃,明確發展路線,堅持突出重點,構建新型航天科技創新體系,加強關鍵性、基礎性、戰略性技術研發,持續鞏固已有的核心技術,完善面向未來的空間技術體系,提高持續創新能力,繼續保持航天在國家科技領域的領軍地位,在若干領域實現超越發展,搶佔國際空間技術競爭制高點。
三要堅持軍民融合。始終把提升航天產業化發展能力作為建設航天強國的突破口,積極推動航天技術的轉化與應用,不斷加大衛星應用市場的規模化發展,按照市場規律大力發展商業航天,積極營造良好的產業化發展環境,持續提升滿足國民經濟各行業發展需要,使航天產業真正進入千家萬戶,使社會大眾能夠普遍享受到航天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好處。
四要堅持深化改革。以事業單位轉企改製為契機,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全面推進深化改革,堅定不移破除阻礙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堅定不移推進做強做優做大,加快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持續增強航天企業的發展活力、競爭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
五要堅持國際合作。始終把國際化放在建設航天強國的重點,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和航天新興市場大發展的新趨勢,推動市場的全球化和資源的全球化,充分利用全球化的市場和資源,加大力度「走出去」,開拓中國航天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促進行業競爭力的快速提升。
讓航天事業惠及民生
記者:您剛才提到建設航天強國,要使航天產業真正進入千家萬戶,使社會大眾能夠普遍享受到航天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好處。現在社會上也存在一些聲音,就是質疑將很多資金投入到航天事業中。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趙小津:「日月之行,星漢燦爛」「九天之際,安放安屬」,從古至今,廣闊無垠的太空,總是給人以無窮的想像,召喚著人類不斷地去追尋、去探索。地球是有壽命的,人類未來的出路需要通過航天的力量去找尋。
不僅如此,航天給人類帶來的改變已經潛移默化地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看電視依靠的通信衛星,到外出時用到的導航系統;從對氣象、海洋、地質等的監測,到未來赴太空旅遊成為日常旅遊項目,這些其實都與人類的命運密切相關。
例如,以北斗導航衛星為例,如今,北斗已在我國480萬輛營運車輛上線,建成全球最大的北斗車聯網平台;在全國4萬餘艘漁船上也安裝著北斗,累計救助漁民超過1萬人。
再比如,在重大災害發生時,天基衛星系統成為災害應急響應的重要甚至是唯一手段。如在2017年8月九寨溝地震發生後,高分系列衛星、資源一號02C、資源三號02星等多顆對地觀測衛星被緊急調度,對災區進行成像;調配中星6A全力保障應急通信需求。它們為緊急救援、災後救助及恢復重建和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
除將衛星的各種功能直接應用於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外,近年來,我們將先進航天技術二次開發,融入到經濟、社會的諸多領域。比如利用衛星紅外探測技術開發的紅外熱軸探測系統已經成為確保鐵路運輸的重要設備;利用空間特有環境,結合現代生物技術,運用航天醫學成果,形成了生物原料葯、生物保健品、航天工程育種等具備鮮明航天特色的空間生物產品。
記者: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您認為這代航天人的使命是什麼?
趙小津:自航天事業創建以來,發展航天事業始終是黨和國家為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增強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而做出的一項強國興邦的戰略決策。「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
今年,作為航天人的一員,我有幸成為全國政協委員,這是國家和人民給我們航天人的榮譽,但這也意味著沉甸甸的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航天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希望我們這些航天人在履職中讓全國人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航天的發展,讓航天在國防、經濟、民生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我們有這樣的責任,儘快地超越、追趕世界航天強國,使我們成為航天領域的排頭兵。
來源:人民政協報
記者:王碩
※關於舉辦「2017年度中國遙感領域十大事件」和「2017年全球遙感領域十大事件」評選活動的通知
※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新興技術發展分析
TAG:中國太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