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唯識宗與哲學中的唯心主義是一回事嗎?
文:續祥法師
初略看去,唯識與唯心真的有一些傻傻分不清楚,以至於很多學佛人都認為唯識就是唯心,再加上那一句大名鼎鼎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人們就更容易將二者搞混。
但仔細看去,它們卻並不相同。
01、前提假設不同
唯識宗和唯心主義作為完備的思想體系,是由一些基本的「假設」所構建起來的。而每一種思想系統都是根植於它的目的性而提出其基本假設,祖師們開設唯識的目的性其實很明確——斷惑證真,唯心主義作為一類哲學類別,目的則在於獲得精神的自由。
二者從目的開始就分道揚鑣,假設更是毫無關聯。
唯心主義假設精神、意識或理念為第一性,物質為第二性,是一門認為物質依賴意識而存在,物質是意識的產物的哲學派別。
「唯識」的假設則是:唯有識與不離識!
唯識認為一切萬法皆是識的變現——由心體的自證分變現出相分,再由見分去緣慮分別,此外,並無他物,故說「唯有識」。
既然一切客觀外境都不實在,都是主觀心識的虛妄變現,那麼因識所變的境也不能離開識獨立存在,故說「不離識」。
從對這個世界的假設而言,二者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雖然二者都在解釋主觀精神與客觀物質的區別,但不同之處在於——唯識並不認為精神可以派生物質,如果承認,就承認了物質的實有性,唯識不承認物質具有這種實有性。
唯識認為我們的宇宙世界的物質唯是主觀精神的臆造,即所謂「唯識無境」,也就是說:只有認識作用,沒有認識對象,或者說認識對象本身就是認識作用的一部分。
唯識的建立,就在於告訴我們,我們認為實有的這個世界,是非真實有的。唯識中,並無一個客觀的客體存在。唯識的建立,就在於告訴我們,我們認為實有的這個世界,是非真實有的——它們不過只是當下心識的一部分。
所以識與境不是精神派生物質的因生果關係,而是虛假與真實的關係。
另一方面。佛法也不認為「識」是唯一性的,是派生萬物的第一因,佛法認為諸法是因緣交互所生,「識」也不例外,這就是佛法跟唯心論完全不同的另一個地方。
02、識與心不同,唯與唯也不同。
聖嚴法師在回答唯心與唯識的不同時,曾說過:「唯心論將精神性的心作為一種獨立存在的實體來看待,如黑格爾的「絕對精神」。而唯識的意思是不離識。這個識不是一個本體實體,而是一個恆轉之流,是生命意識的整體,具有豐富的結構體系和運行機制,是自覺的事實存在」。
這段話很好的說明「心」與「識」的不同。
與唯心不同,唯識的「識」是一個像瀑布一樣的流體,而非固體,是一個「恆轉之流」,恆示其非斷,轉示其非常。識不是絕對的精神,而是一種相續的作用。
佛教也講「一切唯心造」,但這個心不過是識的異名而已,《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云: 識者心也,由心集起彩畫,為主之根本,故經曰唯心;分別了達之根本,故論稱唯識。 謂心是造業的主體、根本,所以經中說萬法唯心;心的了別作用是分別、認識的根本,故唯識學論典中多說三界唯識。
這個心與唯心論的第一因的心是截然不同的。
唯識之「唯」,與唯心的「唯一」、「唯有」之「唯」,含義也不盡相同。
唯識宗創始人窺基大師在《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中解釋此「唯」有簡持、決定、顯勝三義。
第一義簡持,即抉擇、顯示,即簡去我法二執,持取依他起、圓成實二性。
佛陀開設唯識之說,從根本上講,是用以破除世人的種種認為外境實有而產生的我法的偏執。
《成唯識論》卷二謂「為遣妄執心、心所外實有境故,說唯有識」,《雜藏經》偈云: 如世有良醫,以妙藥救病, 諸佛亦如是,為物說唯心。
謂佛陀高唱唯心,是針治眾生逐物昧心之弊病的良藥。
「唯」字的第二義決定,謂肯定確實如是,說明唯識、唯心乃本然如是的真實。
「唯」字的第三義顯勝,謂強調功用的殊勝。說唯心唯識,旨在凸顯被世人忽視的心識之重要、奇妙的作用,顯示心識為主為樞,乃眾生沉淪生死及解脫成佛的關鍵。
窺基大師在《百法論》中云: 一切法中,識用殊勝,推識為主,故首心法。
所謂顯勝,亦即突顯心識在「五位百法」中的的殊勝性。
03、理論來源不同
唯識宗的理論來源除了佛說的經典之外,更多的來自於祖師們的「宗教體驗」,是通過修證得到的「現量」,山河大地的本來面目,吾人內心的幽微相貌,都是「非證莫知」的。但是祖師們為了利益眾生,不得不用名言概念把這種「現量」、「體驗」,表達出來,餵養我們無知的大腦。
可以說,唯識宗理論體系的建構正是把「局部經驗」轉換成為「普遍真理」的完美例子。
而唯心主義說到底只是思辨的結果,是一種「理性的猜測」,理論來源並不具備唯識那種源頭活水一般的「實證性」。
04、最終訴求不同
唯識學的訴求首先表現在唯識學將自身視為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從而也強調"修學"與"修證"過程的一致性,強調理解與持守的一貫性,即所謂"解行並重"。唯識學在這個意義上既是哲學所謂的本體論,認識論,也是倫理學和道德論。(引自倪梁康先生)
而唯心主義在本質上是一種知識學,是嚴格意義上的哲學理論,而非宗教學說。雖然也有實踐唯心的訴求,但唯心主義的理論哲學與實踐哲學的關係卻是奠基關係與因果關係,(即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中所謂:「"我能夠知道什麼",再理解"我應當做什麼"」),而不像唯識學那樣是一體兩面的關係,因為這層緣故,唯心主義更加強調理論的思辨而非理論的實踐,這也是其與將瑜伽觀行貫穿始終的唯識宗大相徑庭的一點。
※如孝法師:人生圓滿不圓滿,取決於持戒的多少
※禪觀電影《西遊記女兒國》:愛一個人和愛眾生有分別嗎?
TAG:聞思修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