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首《涼涼》送給Facebook Live,一場「風光無限」的直播沒落之路

一首《涼涼》送給Facebook Live,一場「風光無限」的直播沒落之路

兩年前,Facebook 公司對其原生直播平台Live火力全開,打造一款「讓用戶不僅能夠播放視頻,並且可以通過評論和反饋與用戶開展實時互動」的視頻產品願望非常之強烈。

然而,一年後,Live便開始失寵,時至今日,Facebook Live似乎愈加在式微之路上一去不復返。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編譯哥大托爾數字中心(Tow Center)一文,給曾經名噪一時的Live送上一曲《涼涼》。

「高開低走」的Facebook Live

由於Facebook的保證性付費機制終結和降低產品優先順序等原因,在2017年底,Facebook Live平台中那些由付費合作媒體所發布的視頻數量減少了一半以上,其中有媒體的降幅甚至高達94%。

有相關研究對17個為Facebook生產視頻的媒體品牌進行了分析,分析顯示,在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間, Facebook Live每月發布視頻的平均數量為1,041,而從2017年4月到12月,這一數字減半至508,平均下降了51%。

17個品牌媒體的Live 視頻發布數量(虛線區域表示付費的時間段)

「更長時間的優質視頻內容」成為Facebook視頻內容策略的新發展方向。同時,視頻點播服務Watch,也取而代之成為Facebook流行的視頻產品。

Facebook Live的沒落之路

付費機制下的頂級媒體加持

據相關報道,Facebook早在2016年3月就開始精選一些媒體和個人,通過付費方式來鼓勵它們製作Live視頻,這其中包括了BuzzFeed、The New York Times、CNN、HuffPost、Vox Media等關鍵媒體。(據《華爾街日報》估計,這些頂級媒體基本上每個都獲得了120萬到310萬美元的報酬。)

與此同時,FB認為演算法更新與付費機制同等重要。Recode(屬於Vox Media)曾表示:「實際上,Facebook真正需要做的是搞清楚自己想在News Feed中置入何種內容並通過演算法去實現。」 因而,Facebook也對News Feed進行了調整,以便將Live視頻排至其它類型內容之前。

付費機制終結,媒體發布量走低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Facebook對媒體的一年付費期始於2016年4月,持續到2017年3月。而在2017年的餘下時間內, Facebook的注意力則開始轉移,錨頭不再對準Live平台,因而那些在該平台上發布視頻的媒體便開始擔心,自己將如何繼續通過產品獲利。

與此同時,Digiday曾在2017年10月報道,「在過去六個月的時間裡,Facebook在直播和點播視頻內對插播廣告進行了測試,而這也間接導致媒體收入有所減少。」不出所料,媒體對Facebook的使用陡然下降。

各大媒體每月Live視頻發布量對比

從上圖不難看出,各家媒體分別在「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與「2017年4月至12月」兩個階段內的視頻發布數量差異明顯,而這點也在一個名為Tastemade的媒體尤為明顯。Tastemade是一家專註於做食品和旅遊內容的數字化媒體,據報道,Facebook向Tastemade支付100萬美元,讓其在Facebook Live平台上生產視頻內容。

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Tastemade旗下產業——包括Tastemade Travel,Sweeten,Nourish和Tiny Kitchen——共發布了868個Facebook Live視頻。其中,828個視頻(95%)是在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的12個月期間發布的,這也正是Facebook為該公司提供財務激勵的階段。

Tastemade最初每月平均發布69個Live視頻,而從2017年4月開始一直到12月,該數字由69下降到4個,這意味著隨著Facebook的付費機制結束,Tastemade發布的Live視頻數量下降了94%。

Tastemade品牌發布的Live視頻數量(來源:CrowdTangle)

還有很多其他媒體的例子顯示,一旦他們與Facebook的合同義務和相關付費協議終止,其Facebook Live視頻的生產也會停滯。

另一位備受矚目的合作夥伴是《紐約時報》。據報道,該媒體派出了一個由7名全職員工組成的團隊來製作Facebook Live的視頻內容。在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間,紐約時報共發布1,618個實況視頻,平均每月發布135個視頻。而在2017年的隨後幾個月里,這個平均值減少了一半,降到了63;而到2017年12月,這個數字最終下降到了26個。

The New York Times的Live視頻發布情況

HuffPost的Live視頻發布情況

Vox Media的Live視頻發布情況

在上述被《華爾街日報》判定為付費合作的媒體品牌之外,還有一家值得注意的小型媒體——Refinery 29。

據Digiday 2016年6月報道,Refinery 29首席內容官Amy Emmerich表示他們正在考慮建立一個多用途工作室空間,並考慮拍攝更多Facebook Live內容。Digiday的報告指出,儘管Refinery29不會對Facebook是否付費讓其製作Live視頻做出明確回應,但值得注意的是,Refinery29的視頻發布模式與已知付費媒體的發布模式非常相似,並且在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的12個月期間,其視頻生產率保持較高水平。

根據CrowdTangle的數據,在那一年裡,Refinery 29每月平均發布47個實時視頻,但從2017年4月至12月,這一數字直線下降至18。

Refinery29發布Live 視頻數量 (Source: CrowdTangle)

Facebook Live 前景堪憂

實際上,很多媒體都認為Facebook Live並不能成為自身的可持續收入來源。

去年1月,CNN美國社論執行副總裁兼CNN數字總經理Andrew Morse表示:「如果不清楚如何變現,我們很難繼續長期使用Facebook Live,畢竟我們能夠在其他地方很好地將視頻內容變現。

去年12月,Digiday曾用「糟糕透頂」一詞去形容Facebook Live。而在今年1月份,《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也指出,目前還不清楚Facebook和與其達成協議的新聞機構將取得多大的回報。

但Facebook似乎還沒有準備好放棄Live平台。上個月Live發布的公告似乎暗示著,Facebook正在為Live平台注入新活力而不斷努力,同時指出那些能夠吸引用戶參與的視頻將被演算法提高優先順序:

「能夠促進人際互動關係的視頻將在News Feed中排位更靠前。例如,實時視頻通常會引發Facebook上的觀眾之間進行討論,從數字上來看,實時視頻的平均互動量是普通視頻的六倍。」

但是,由於缺少變現機制,Facebook的一系列舉措似乎也不足以吸引媒體重返Live。來自Recode的Kurt Wagner對此表示:「Facebook為這些視頻支付的金額,似乎無法與製作它們所付出的時間和資源相匹敵。」

與此同時,Funny or Die』s 笑話寫作應用的創始人Matt Klinman認為,直接且有保證的付費模式,對激勵較小規模生產者進行產出相當重要:

「Facebook將大量資金投入到Live中,就會有一些很酷的事情出現。就如同他們賦予了沙漠水源,人們會紛紛湧向它,但如果你不付錢,那麼就沒有啥好結果可談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Facebook Live似乎並不是一款Facebook不願意向媒體付費的、無用的產品。

但,除此之外,作為新聞產品的Live,正在涼了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媒派 的精彩文章:

媒體人找對象指南:脫單的前輩們都找了什麼樣的另一半?
「旗艦級」產品新華社客戶端5.0正式發布,智能化內核驅動全升級

TAG:全媒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