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節」將至!看中國新生代女科學家如何打破「玻璃天花板」
產業平台開發運營引導者
顏寧,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拜耳講席教授、結構生物學家。2017年,她因受聘於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擔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而在國內引起強烈關注。
女科學家遭遇「玻璃天花板」的現象是一個全球性的難題,儘管如此仍然有越來越多中國女性走進科研領域,用實際行為在競爭激烈的世界科學界為自己佔據一席之地,為我國科技獻出自己的一份能力,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在女神節將來之際,一起來看看這些突破「玻璃天花板」的新生代中國女科學家。
曾凡一:開演唱會的海歸女科學家
4歲半開始學習鋼琴,5歲登台演出,開個人演唱會,出版個人專輯;「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獎者,在國際上首次證明了iPS細胞具有和胚胎幹細胞相似的多能性——看似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在一個人身上重疊。她,就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遺傳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曾凡一教授。
曾凡一從小在實驗室里長大的女孩。20歲的她開始到美國留學,在聖地亞哥大學學生物專業,畢業後隨即考取了美國著名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醫學、理學雙博士,並成為賓夕法尼亞大學第一位獲得醫學和理學雙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早在讀中學時,曾凡一參與了由父母主持的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血紅蛋白病普查工作,這項工作填補了我國血紅蛋白病在世界上的許多空白。
曾凡一回國即到從小長大的上海交通大學工作,並很快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地建立了人源性幹細胞在山羊體內長期存活的嵌合體模型;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了《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幹細胞表面分子特徵與功能研究」項目;和中科院動物所周琪研究員合作,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細胞)「製造」出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小小」,有力地證明了iPS具有真正的全能性,在醫學界引起巨大反響,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09年世界醫學十大突破之一。對於自身所取得的成就,曾老師卻很謙虛。她說:「與其說我是女科學家,我更願意稱自己為認真的科技工作者。」
韓喜球:深海資源勘探「女戰神」
她是中國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女首席科學家。她是世界女性諾貝爾獎「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在中國的延伸——「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的獲得者。
韓喜球,現任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專註於深海礦產資源及相關領域調查研究20多年的她,在中國大洋科考史上創造或參與創造了多個「第一」:中國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女首席科學家、參與中國首次大洋環球科考擔任首席科學家助理、多次帶領科考隊伍調查印度洋海底多金屬硫化物資源並取得重要發現……
在與太空探索、登月競爭、極地開發並駕齊驅的國際深海資源勘探「戰場」,韓喜球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戰神」。「我的情商不錯。」在總結自己的海洋戰績時,韓喜球這樣說。她指的「情商」,是她性格中樂觀、始終保持好奇心、對工作充滿熱情、做事嚴謹的統稱。西方有句諺語:海洋,是男人的戰場。即便今天,在遠洋輪船上工作的女性仍然屈指可數。但韓喜球說,「在船上沒有性別。」她首先是科學家,其次才是女人。
鮑哲南:斯坦福大學的「走路英雄」
今年2月19日,美國斯坦福大學華人教授鮑哲南科研團隊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報告說,他們在柔性電子領域實現了製造工藝的新突破,首次成功開發出更易量產的高密度、高靈敏度可拉伸晶體管陣列,這一成果在電子皮膚等研究中具有突破性意義。
每天步行一小時上下班被稱為斯坦福大學「走路英雄」的鮑哲南教授似乎註定要成為科學發展前沿的領軍人物。憑藉她開創性的工作,她已經獲得很多獎項和榮譽。2016年初,鮑哲南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2017年,鮑哲南與另外4位女性科學家獲得「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在8分鐘獲獎感言里,鮑哲南說到:「「很幸運,父母從小啟發我的科學思維:大膽假設、踏實求證。這讓我終生受益。現在我也這樣教育我的孩子、激發我學生的科研熱情。」
顏寧:怕故步自封而不自知的明星學者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拜耳講席教授、結構生物學家。2017年,她因受聘於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擔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而在國內引起強烈關注。身為一名純粹的科學家,她卻屢屢被貼上「明星學者」等標籤,並在「海歸」與「歸海」之間一再成為話題焦點。面對外界的解讀,她保持著科學家的獨立品格,和個人的率真、清新風格。
顏寧的研究領域是結構生物學,2014年,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顏寧團隊用了6個月攻克了困擾結構生物界50年之久的科學難題,率先解析出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三維晶體結構,成為世界首次。2017年,顏寧研究組在《科學》雜誌報道了世界上首個真核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7月,又在《細胞》發表了更為經典的來自電鰻的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結構,首次報道了帶有輔助性亞基的真核生物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以下簡稱「鈉通道」)複合物可能處於激活態的冷凍電鏡結構。
身為一名體驗過國外一流科研體系的海歸,顏寧對於國內科學界也有自己的觀察與思考。比如為何人們在提起科學家時總要強調女性這一性別?慢慢地她發現,身邊有很多優秀的女博士在完成學業後都沒有繼續從事科研。她覺得需要為改變這一局面做點什麼,並開始在各種場合鼓勵女性從事科研。
付巧妹:用遺骸DNA改寫亞洲史的「老師」
2018年1月21日央視一套、央視十套播出「2017年度科技盛典」頒獎典禮,付巧妹榮獲「2017年度十大科技創新人物」。共青城人的微信朋友圈再次被這個「80」後女科學家刷屏。這個從共青城的一個小山村走出去的研究員,利用古人類遺骸的DNA改寫了亞洲古人類演化歷史。
早在2016年6月21日,英國《自然》雜誌網路版公布了由其記者和編輯選出的10位有代表性的中國科學家,80後科學家付巧妹入選,該雜誌稱她用古人類的遺骸DNA改寫亞洲的史前史。2017年,付巧妹入選HHMI(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國際研究學者,這被認為是科學家職業生涯的一個重要榮譽。
2015年年底,在結束了德國、美國將近七年的求學和科研生涯之後,付巧妹帶著積累多年的豐富知識和經驗毅然回國,集合了高水平研究設備和中外精尖人才,建立了亞洲最高水準的古DNA實驗室。付巧妹現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DNA主任、中德中科院馬普分子古DNA實驗室主任。
憑藉著高超的技術,付巧妹翔實的繪製出冰河時代歐洲人群的遺傳譜圖,首次揭示了該時期歐亞地區完整的人口動態變化情況,讓整個歐洲為之震動。她通過開發捕獲DNA技術,從中國四萬年前化石中,獲得世界首例早期現代人核DNA,也是整個東亞目前最古老的基因組。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光明網、東方女報
- END -
GIF
科技服務領先品牌
產業資訊閱讀平台
業務板塊
高科技產業園區|創新園區|新產城一體化|文化創意|科技服務
公司願景
國內高科技創新產業平台及現代文化創意產業平台開發運營引導者
公司使命
構築創新發展空間
促進經濟轉型增長
電子城集團合作企業矩陣
※用文化創意改造傳統空間,這家被電子城集團收購的傳媒公司因打造文化地標而知名
TAG:電子城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