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婦女這個詞變成了貶義詞?

為什麼婦女這個詞變成了貶義詞?

為什麼婦女這個詞變成了貶義詞?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可是我一刷朋友圈,幾乎所有的廣告都是寫著「三八女神節」、「三八女王節」,還有什麼「三八撒嬌節」,最正統的「三八婦女節」卻很少看到了。

甚至在刷豆瓣時還看到了這樣的話題:

在司法解釋中,定義14歲以上的女性為「婦女」。

這個問卷調查很有意思,在一向自詡「精神角落」、略有格調的豆瓣,也還是有將近一半的人耿直地表示自己無法接受「婦女」這個稱謂。

「婦女節」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呢?

國際勞動婦女節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同時,也是為了紀念在1911年美國紐約三角內衣工廠火災中喪生的140多名女工。

以下這段話來自豆瓣豆友銀色bullet

了解一下女性運動的歷史就知道,婦女節的誕生、女性地位的改善,和工人階級運動、共產主義思潮都有非常緊密的關係,

我國共產主義的踐行者、代表工人階級的革命者選擇了「婦女」這個詞發動群眾開展革命,可能是覺得「女人」有點嬌滴滴的。而不得不承認,那個時期女性的地位高於以往任何時候。

「婦女」一詞不僅有字面意思,背後隱含了一個大的語境,這個語境和勞動人民、無產階級、革命緊緊連在一起。任何人都有權討厭婦女這個詞,覺得不好聽有貶義怎麼都行,但「婦女節」就該叫「婦女節」,細說起來,這並不是女人們的節,這是女權革命者的節。

19世紀美國婦女的獨立標誌

婦女這個詞,本身是一個光榮的辭彙。1955年,貴州民主婦女聯合會刊物發表了《在合作社內實行男女同酬》的文章,毛澤東看到文章後親批:「建議各鄉各社普遍照辦」。之後,毛澤東提出「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迅速響徹大江南北。主要意義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婦女和男同志一樣都能發揮主力軍的作用,隱含男女平等的意思。

比起女人、女神、女生、女王,「婦女」二字顯得更為男女平等,對於我來說,「女人」顯得有些嬌滴滴、「女神」過於強調女子外貌,「女生」的重點是在於女子的年齡,而「女王」則更著墨於女性的消費能力,唯有「婦女」二字,樸實無華,卻自有力量。

覺得婦女有貶義的人,請問「婦女」二字的貶義是什麼?是顯得有年齡,還是顯得頗具性經驗?無論是以上哪兩種原因,都是對女性的一種物化。女性的價值,不以年齡、性經歷的增長而下降。更不因被外表所綁架,你不需要很美,因為你本身就夠美了。

最後,祝我們,婦女節快樂!

PS.點名表揚一下杜蕾斯。我相信他們的文案是值月薪五萬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污力草莓 的精彩文章:

TAG:污力草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