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90後女醫師的心聲——患者以生命相托,必須全力以赴

90後女醫師的心聲——患者以生命相托,必須全力以赴

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無論年齡大小,每個女性都是美的象徵。她們孕育生命,用自己的愛、支持和包容,溫暖著整個世界。女性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她們充滿愛心和智慧,她們用柔弱的肩膀肩負著守護人們健康的重任,讓生命釋放出精彩,她們就是美麗的女醫師。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江門日報社記者走進江門市人民醫院,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90後麻醉科女醫師伍妍蓓的點滴工作。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世界……

早上10點,記者在手術室門前見到伍妍蓓,以為她剛結束了一台手術,原來卻是她剛結束一天的工作。從前一天早上8點,到第二天早上,超過24小時工作,因而她神情略顯疲憊。

記者換好手術室工作服、鞋子,帶上口罩、帽子,跟隨伍妍蓓進入麻醉科室。「手術室,就是麻醉科的主要工作場所。」伍妍蓓說。

由於需要完成不同手術的麻醉,麻醉科醫生需要掌握每個學科的知識。普外科、心胸外科、神經外科、骨科、婦產科、小兒外科……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輪轉一次,以熟悉掌握每個術科的手術及麻醉。每次手術後,伍妍蓓都會認真地做記錄,總結經驗,挖掘知識點,不斷完善麻醉方案。

麻醉科的工作很忙碌,手術也是一台接一台。對伍妍蓓來說,從來沒有大小麻醉之說。每一台麻醉都要儘力保證患者安全、舒適,工作期間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往往一天手術下來已是耗盡精力。「有時候做完手術下班,連家都不想回,直接在科室歇息一會,動也動不了了。」伍妍蓓說完,便靠在椅子上。

真情問答

Q

當初為什麼想當醫生?

A

從小學開始就對醫學知識很感興趣,就想著要當醫生。最讓我觸動的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我當時想,如果我在現場,我能做些什麼呢?後來選擇理科,報考志願時就非常堅定地報考了醫科,其中對麻醉學、急救知識最感興趣,於是就選擇成為一名麻醉科醫生。尤記得2016年3月20日那天早上,我與同事打完羽毛球,路經兒童公園時,遇到一個小兒癲癇發作,情況非常危急,幸好經過急救處理,安全送到醫院繼續治療。如今我還記得他媽媽當時無助的眼神,更堅定了自己成為一個好醫生的信念。此外,我還特意去考了國際急救員,以期在生活中幫助更多的人,也希望能夠全民普及急救知識,學會基本急救操作,真遇上危險時就能幫助他人而不會自己什麼都做不了。

Q

讓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搶救經歷是怎樣的?

A

2016年,一位9歲男孩峰仔掉進燒開的潲水中,導致全身超80%面積燙傷。由於創傷面積大,孩子命懸一線。術中他的血液、體液不斷外滲,術中補液管理尤其複雜,需要不斷計算思考,同時還要防治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整個手術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四點,大家精神一直都是高度集中,沒有停過下來。手術結束後,雖然很累,但卻一直睡不著,腦海中不斷回放手術、麻醉的整個過程。那個小孩只有9歲,但整個過程都非常配合,表現出於年齡不相稱的成熟和勇氣,讓我非常感動。最後看到他搶救成功康復出院,心裡真替他開心。

Q

醫生往往需要承受很大的工作強度及工作壓力,業餘時間您如何減壓?

A

會經常在心理上做自我調節。科室的同事對我也非常關心。平時休息時間很少,大多數都是看書或者對一天的工作進行總結,把筆記整理一下。平時喜歡攝影,去感受生活,比如上班途中看見盛開的花朵,就會拍一下,算是一種自我調節吧。學會與壓力共存,而不要去畏懼。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以壓力為動力,繼續前進。

Q

你是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之間的關係?

A

爸爸、媽媽都很理解和支持我。對於他們,我覺得很愧疚,很少時間能陪伴,只能多打電話。我比較擔憂的是他們怕影響我工作,有什麼不舒服會隱瞞,所以我也會經常督促他們做身體檢查。

Q

在當今緊張的醫療環境下,您如何處理醫患關係?

A

在我們科室,醫患關係還是比較和諧的。改善醫患關係是一個社會性問題,需要每個人的努力。我會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成為一名讓患者信任的醫生。同時,相互理解、關心、尊重,這是很重要的。在與患者接觸的整個過程中,我們都會與患者作好溝通,了解他們所需,關心其感受,告知麻醉過程及注意事項以盡量減少他們的疑惑。患者也需要對自身疾病有一個認知,理解和配合醫生一起對抗疾病。

文章來源於《江門日報》

8 MARCH

Happy

Women"s

Day

江門市人民醫院祝千千萬萬女性婦女節快樂!身體健康!青春永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門市人民醫院訂閱號 的精彩文章:

TAG:江門市人民醫院訂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