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肥胖症也分「良惡性」?

肥胖症也分「良惡性」?

肥胖症是指因體脂增加使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或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2(㎡)]大於24。分為單純性肥胖症和繼發性肥胖症兩大類。單純性肥胖症指無內分泌、代謝等疾病,主要由於攝食過多所致,可有一定遺傳因素。繼發性肥胖主要為神經內分泌疾病所致,如下丘腦病變、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性腺功能低下、藥物、垂體病變、糖尿病等。

有學者把腹部內臟脂肪堆積稱為「惡性肥胖」,這裡所謂的「惡性」與腫瘤領域裡的「惡性」意義不同。惡性肥胖是指易合併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及冠心病的肥胖症,常常合併脂代謝紊亂,對減肥治療容易反覆。良性肥胖是指臀部、大腿脂肪沉積,其脂代謝紊亂相對較惡性肥胖要少得多。

肥胖症也分「良惡性」?

根據體型,肥胖也可以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均衡型肥胖,也稱之為離心形的肥胖,這種體型的肥胖脂肪分布比較均勻,主要貯存在皮下,而不是局部某個部位,這類肥胖的體型主要集中在兒童和中青年,對人的健康影響小一些,如果減肥措施得當,這種體型的肥胖還是比較輕易對付的; 二是梨狀型肥胖,也稱為中心型的肥胖,這種體型的肥胖主要蓄積在腹部、臀部、大腿的根部,上身小、下身大,形成梨一樣的外形,這類肥胖體型主要集中在中年女性身上。 三是蘋果型肥胖,也稱為向心型肥胖,是一種容易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肥胖,主要是脂肪積聚在人的內臟四面和腹部四面,形成了上下小、中間大的蘋果外形,即惡性肥胖,一般男性比較多,對健康危害比較大。

肥胖症也分「良惡性」?

由於體內蓄積的脂肪分布不同,誘發肥胖相關疾病的發病率也迥然不同。脂肪的沉積從皮下、到臟器以至管道,越往裡走危害越大。內臟型肥胖的診斷可以通過CT,MRI(磁共振)檢查,以測量第4、5腰椎間橫斷面(平臍部位)水平的腹部脂肪含量判斷結果,這一平面上的腹內脂肪面積大於100c㎡即可診斷,簡易方法主要通過測量腰圍、腰臀比、腰股比、BMI等指數綜合判斷。一般認為,亞洲人男性腰圍大於90cm,女性大於80cm,或BMI大於28kg/㎡,即可診斷。

因此,體內脂肪的分布異常較之單純的脂肪蓄積量,在與代謝循環動態的異常上有著更密切的關聯。在與脂肪肝形成的關聯上,內臟脂肪肥胖比皮下脂肪蓄積更有意義。內臟脂肪主要是指位於腸系膜的脂肪,此處脂肪組織極度活化,而來自腸系膜脂肪的遊離脂肪酸很易在肝內高濃度蓄積,合併內分泌疾病的發生率較高,故必須優先進行基礎疾病的治療。

供稿:菊梅醫生集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亦健康 的精彩文章:

頸部有條「大腦生命線」,一旦堵塞將致命,4種方法能預防
結石最怕水,預防尿石症的「飲食清單」

TAG:亦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