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肝病患者做了B超,為什麼還要做CT和核磁?

肝病患者做了B超,為什麼還要做CT和核磁?

肝病患者需要定期進行肝臟的影像學檢查,特別是對於患有各型病毒肝炎、肝硬化病人中早期肝癌的檢出非常重要,或者通過這些檢查與某些相關疾病進行鑒別。涉及影像學檢查的手段包括:超聲檢查、CT檢查、MRI檢查、血管造影檢查、PET-CT檢查等。那麼,如果遇到患者體檢發現肝臟有一個結節,要確定到底是良性的還是惡性,因該選擇哪種檢查方法呢?

肝病患者做了B超,為什麼還要做CT和核磁?

目前,肝病患者,尤其是對於肝癌的篩查,影像學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超聲檢查:為首選影像學檢查,可顯示腫瘤的大小、形態、所在部位以及肝靜脈或門靜脈有無癌栓等,有經驗的超聲科醫生能發現直徑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可作為高發人群中的普查工具。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分析測定進出腫瘤的血液流量,有助於鑒別病變的良惡性質;

(2)CT檢查 :具有較高的解析度,可檢出直徑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應用動態增強掃描可提高解析度並有助於鑒別血管瘤。應用CT動態掃描與動脈造影相結合的CT血管造影,可進一步提高小肝癌的檢出率;

(3)磁共振成像:對良、惡性肝內佔位病變,特別與血管瘤的鑒別優於CT,並可進行血管和膽道的重建成像,可顯示出這些管腔內有無癌栓;

(4)選擇性腹腔動脈或肝動脈造影檢查:屬於創傷性檢查,當上述檢查不易確診,必要時才考慮採用;

(5)PET-CT檢查 是一種靈敏度高、準確性好、無創傷的檢查手段,對診斷和指導治療肝癌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費用昂貴;

(6)其他 經過各種檢查仍不能確診,但又高度懷疑,或已不適合手術而需定性診斷以指導下一步治療者,還可採用在B型超聲引導下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必要時還可行腹腔鏡檢查。

一般來說,主診醫生會根據病情來判斷做什麼檢查。通常可先做B超檢查,如果發現肝臟有問題,再做CT或MRI。AFP異常的患者,應該做CT或MRI,避免超聲漏檢早期的小肝癌。某些CT或MRI還不能確診的病變,需要注意定期動態觀察。

供稿:菊梅醫生集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亦健康 的精彩文章:

行氣、活血、活絡,中藥藥酒這些方子要收好
比吃糖更傷牙齒!爸爸媽媽一定要留心

TAG:亦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