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劉邦和項羽是死對頭,殊不知項羽才是劉邦成功的關鍵!
原標題:都知劉邦和項羽是死對頭,殊不知項羽才是劉邦成功的關鍵!
劉邦和項羽的故事都是老生常談了,也知道劉邦打敗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逼得項羽烏江自刎。楚漢相爭那是必然的,都說一國不能二君,一家不能二主。劉邦和項羽是不可能和平相處的,說他倆是死對頭也為過。但劉邦的成功,還真靠這個「死對頭」,沒有項羽,劉邦得不得到天下,還真說不一定。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要從當時的歷史條件說起了。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防止叛亂,收繳民間和其他屬地的兵器熔煉。當時平常老百姓所用器具,都必須登記在冊。秦始皇駕崩後,其子胡亥奪得地位,寵幸宦官趙高,稍有不如意,就隨便治大臣的罪。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更是大量徵調全國民夫修建阿房宮和驪山墓地,使民怨四起。不久,就發生了陳勝吳廣農民起義,但在秦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下,最終以失敗告終。當時秦國雖然內憂外患,可俗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秦國的軍事實力擺在那裡,再加上秦始皇熔煉民間兵器這一舉措,更是無法和正規軍正面抗衡。
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各地都出現了反秦勢力。尤其以項梁為首的反秦勢力為大,項梁聽取范增之言,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楚懷王,以從民望。當時劉邦也舉事反秦,可他手下只有幾千兵士,和項梁軍相比非常弱小,劉邦只得依附項梁,成為他手下的一員大將。後來項梁在定陶被章邯打敗被死,章邯乘勝追擊率40萬大軍圍趙,楚懷王命宋義、項羽率5萬大軍救趙,可宋義卻按兵不動,項羽一怒之下殺了宋義取而代之。另一邊,劉邦率軍經函谷關進攻咸陽。楚懷王還下了旨意,先入咸陽者為王。
這就讓項羽非常不利了,他面對的是秦軍的主力,而劉邦則專挑秦軍守衛薄弱的地方西進,還不斷接收投降的勢力。等項羽把章邯軍打敗後,劉邦已經入了咸陽城,才有了後來的鴻門宴,才形成了後來的楚漢爭雄。我們想想如果沒有項羽牽制秦軍主力,就憑劉邦那點人馬,別說進咸陽了,估計還不知道在哪裡打游擊呢。我們知道劉邦的個人實力是無法與項羽相比,特別是打仗方面,如果項羽和劉邦互換,劉邦還真不一定能抗得住秦軍主力,更不要說戰勝了。那如果戰敗了,估計後面就沒你劉邦什麼事情了。
所以說,劉邦最後的成功,還真的靠項羽的勇猛打敗秦軍主力,給了劉邦發展的機會,才有了楚漢相爭,最後打敗項羽,建立大漢王朝。劉邦自己也清楚這一點,項羽死後,劉邦還三哭項羽,也許這當中有作秀的成分,但劉邦自己對項羽還是有感激之心的。沒有項羽,劉邦能不能成功還真是未知數,我們也無法去想像,但劉邦的成功項羽確實成為了關鍵所在。
※清朝時,慈禧從主戰轉為主和,原因竟是這樣!
※害死呂蒙的人,不是孫權不是關羽,而是此人!
TAG:鑫然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