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兩代青訓隊長投奔業餘隊,故事的結局或早已寫好
杜明洋和魏鑫,兩個同樣來自江蘇徐州的年輕人,曾經分別是國安青訓93-94和95-96兩個梯隊的隊長。這個冬天他們從國安一線隊陣容中消失,離開了球隊。
就在這兩天,關於兩人的去向也水落石出。
中乙上海申梵隊今天官方宣布魏鑫加盟,他將身披球隊6號球衣參加即將開始的中乙聯賽。
在昨天中國足協公示的參加今年足協杯的業餘球隊名單中,杜明洋出現在了武漢楚風合力的註冊球員中。這是一個出人意料外界預料的結果,從中超希望之星到中丙,杜明洋的墜落只用了一年時間。
國安93和95兩個梯隊,幾乎尚未綻放,就已凋零。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而故事的結局其實早在開篇時就已寫好。
2013年,全運會足球預賽。U20組,以國安93-94梯隊為主構成的北京隊在複賽中兩平一負:0-1負於新疆、0-3慘敗江蘇、1-1戰平浙江。在小組前三名可以晉級決賽階段的情況下,北京小組墊底,慘遭淘汰。這是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以來,北京男足首次無緣全運會決賽階段。
U18年齡組,以國安95-96梯隊和人大附中混編組成,預賽階段三場比賽同樣一場沒贏,「躺」進了複賽。到了複賽,幾乎毫無意外的被淘汰出局。
在看到北京足球無緣全運會的窘境後,金志揚坦言,國安十多年的青訓機制是成了一棵樹,毀了一片林。老帥指的是國安此前數年在清河搞三集中青訓方式,孩子們從小遠離父母,脫離社會,早早結束文化課,變成只會踢球的怪才。
很多年前記者曾到香河基地去探訪國安的青訓,當時國安U17的隊長魏鑫說,因為早就沒有了文化課,教練要求他們每天寫訓練日記,鍛煉腦子。
聽著可能有些可悲,這也許是中國足球青訓的普遍現象。但在和其他中超球隊在青訓上投入的財力和精力相比,國安早就落後了。在北京戶口的地緣優勢在逐漸被弱化後,國安在青少年人才爭奪的思維卻遲遲沒有改變。
自從國家體育總局改變政策指引各省市體育局加大足球項目的投入後,各省市體育局從93年齡段開始,所花費的精力和資金都足以令北京足球汗顏。
13年全運會復甦將北京U20淘汰出局的浙江,一直由當時綠城日籍主帥岡田武史的助手小野剛執教,從07年開始綠城就已經著力為93-94梯隊布局。綠城派出自己的球探,到國內幾家著名的青少年球員訓練基地挖掘有潛力的人才。當時,馬明宇在成都開辦足校,並且培養出了一些不錯的苗子。這些苗子被綠城的球探看中後,綠城方面便不遺餘力地將他們「挖走」。石柯、謝鵬飛、陳中流等一大批如今成名的球員都是從那支綠城青年隊走出來的。
在中國職業聯賽版圖上只有中乙才能看到的四川,早在數年前就開始在青少年人才培養上加大投入。成都市足協除了建立起相對完整的青訓培養體系之外,還堅持「走出去」的做法,同法國梅斯俱樂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儘管四川沒有中超中甲球隊,但卻總能進入全運會決賽,並且在各級國青中都源源不斷出現川籍球員。
國安在91青訓梯隊先後有近10人入選過各級國青,但到了93-96這兩支梯隊,從起步就已遠遠落後。
2012年,國安93-94梯隊以北京青年隊的名義報名參加中乙聯賽,魯能同年齡段的球員同樣以山東青年隊的名義參賽。
一年後,時任魯能主帥滕卡特從這支魯能梯隊中提拔了王彤、糜昊倫、羅森文、吳興涵、劉彬彬,吾提庫爾、李松益等10餘名球員進入一隊,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日後成為魯能征戰中超的中間力量。
那支參加中乙的國安93-94梯隊的34人中,如今只有張瑀還留在國安一線隊,而他從未在正式比賽中有過出場紀錄。這一級青訓,國安只有龔正和杜明洋兩人在中超登場,杜明洋出場7次,龔正1次。一共六場,是國安歷史上最慘不忍睹的一屆。
上賽季,趙石去了中甲青島黃海後,杜明洋成了留在一線隊的獨苗。秦北辰、龔正、和麗龍、張濟洲等少數幾人在踢中乙,其餘大部分在國內三級聯賽的舞台上已蹤跡難尋。
15年12月,國安將93-96混編的預備隊正式解散,除了個別人繼續留在預備隊或外租,其餘絕大部分離開球隊自謀生路。
這預示著對於兩屆青訓的失敗,國安已經認了,也宣告了95-96一代的命運。但去年足協U23政策的出台,挽救了其中的個別人,巴頓、朱朝慶成為了幸運兒。
可以想像,如果沒有U23政策,國安95-96青訓梯隊可能面臨著比93-94還慘的窘境,沒有一人能在中超出場也並非不可能。
95-96梯隊隊長魏鑫,在曼薩諾接手後就被提拔到一線隊。當巴頓被租借到梅州客家去踢中乙時,魏鑫仍然被留在一線隊訓練。但他上賽季卻沒有享受到U23政策的紅利。
對於U23適齡球員儲備不足的球隊,往往為了應付U23政策,在無關緊要的前場邊路放上一名球員,沒有球隊會冒險在後衛位置上安排U23。魏鑫也就失去了在中超出場的機會,去年夏轉時,他被更年輕的寧偉辰替換,調出了一線隊名單,跟隨預備隊保持狀態。
93-95年齡段的球員,在中超已經開始挑起大梁,成為中堅力量。自身青訓不足造成的人員斷檔,讓國安在中生代出現了真空。當俱樂部將目光投向轉會市場,發現這個年齡段能踢上比賽的球員幾乎都是天價。韋世豪和胡延強的加盟,國安費勁周折,花費的代價可想而知。
不得已,國安只能將未來寄托在更年輕的97-99一代,招攬了王子銘、寧偉辰,提拔了李思琦,還在出口轉內銷的這條路上做著彎道超車的打算。
在為杜明洋唏噓時,如果得出他完全是由於足協U23政策製造的犧牲品或許有些武斷和絕對。不能否認,U23新政壓縮了杜明洋的生存空間。但在中赫接手球隊後,企圖儘快的扭轉球隊低谷的局面的背景下,引援成為遠勝過挖潛的提升即戰力的方式。又有多少機會會留給杜明洋呢?
兩代國安隊長同時墜入低級別聯賽,並非偶然,如果回望這代球員的起點,看到結局時就不會感到意外。
作為個體,對於杜明洋和魏鑫的未來,還遠沒到蓋棺定論的時候。往遠看,丁海峰、唐淼當年也是無球可踢,離開國安後成長為國腳;往近看,同樣在國安一線隊幾年沒有出場機會的姜濤,在踢了兩年中甲後,重新回歸,譚天澄更是從中乙直接回歸了中超。誰又敢說杜明洋、魏鑫幾年後不會捲土重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