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讀經與華德福教育
八.關於史代納和來自華德福教育的質疑
《教育家》:成都華德福學校的主課老師吳文冰也針對讀經教育寫了一篇文章,她介紹了人智學對人的內在意識的觀察,覺得跟《黃帝內經》對人的觀察很接近,比如說少年兒童時期就相當於春天,主生髮,是發展意志的時期。按人智學的觀點,0-7歲,發展意志力,8-14歲是感受力,應該是藝術化的學習,在關係中學習。15-21歲,才是思考力、精神的發展。22-28歲,逐漸成熟了,感受力思考力結合起來,人們找到了自己的天命,然後開始行動。那麼,0-7歲這個階段,一種很強大的,類似於經典這樣的高能量的東西,會不會把兒童那些有生命力的東西給罩住了?前兩天你曾經對我說過一句話,「史代納管得太多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王:還是那句話,他管得太多了,他們的老師們也管得太多了。我認為開發人性的教育實踐的一個總原則是,在恰當的時機,用恰當的教法,教恰當的內容。史代納能關注到教育時機問題,已經是很了不起了。但史代納用每個七年做一個人的成長階段,是否就那麼一定?這樣講法是出於人性自然,還是出於史代納的個人體會?說15歲到21歲是思考力的發展期,22到28是思考力的成熟期,這是一般人的共識,似乎是合理的。但說0-7歲是意志力的形成期,說8到15歲是情感發展期,就不容易讓人了解。又說自然界有四種精靈在幫助孩子,難免近於神秘。又說0到7歲最主要的是物質身體的成長,好像不必做什麼情感精神的教育。其實,人生是一個整體,在身體成長時期,如果能順乎自然地給予情感和精神的教育又有何不可呢?又譬如說,10歲是建構的時期,一定要讓孩子搭個房子,好像這時不讓他學搭房子,他就不可能再學建築了。──我認為這樣看人生,未免太死板了。
我們把人的成長曆程,只大略分為幼稚期和成熟期,看重一個孩子的記憶能力,吸收能力和醞釀能力。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一生有用的經典,讓他熟記在心。其它的事,既然老天都安排好了,就都交給自然來完成就可以了,所謂自有天機自長成,人不要插手管太多,不要管得太瑣碎。
此外,華德福老師怕經典內容能量太大,給孩子讀經,會罩住孩子的心靈。我倒認為讀經,就只是咿咿呀呀的念書,不求甚解,並沒有沉重感,並不會破壞孩子的純真。而且在不妨礙孩子的天真的同時,我們又給他一生智慧的基礎,乃是維護一個人永遠純真的保障。
《教育家》:吳文冰老師觀察了一些孩子。在她的學校也有幾個讀過經的孩子。她發現,這些孩子的語文能力很強,句子簡潔,思考能力較一般孩子清醒得早,但是想像力和感悟力比較單一,情感的表達和感受能力隔膜,生命力比較弱,消化吸收能力不強。她自己也在課堂上實踐,選了一些經典的內容來讀誦。她發現不同的孩子顯現出不同的力量,那些特別能夠聽從老師和書本教誨的孩子,或者是那些從小被大人的意志所控制、很少有自由的孩子,很不適合讀這一類的文本,他們很容易就坐實了,固守其中出不來。但她也發現有些孩子讀過後,就像被澆灌了千古甘泉一樣,一下子就鮮亮透徹起來。
王:我們對於一個生命,要一輩子地去看。假如這個孩子現在的感受敏銳度比較弱,隨著他的成長和學問的長進,是不是還是如此?說讀經的孩子想像力和感悟力單一是什麼意思?聖人的感悟力是最單一的,仁德。耶穌的感悟力是最單一的,天國。那麼多的感悟力,可能是一種生命向外賓士的現象,不見得是好的。
《教育家》:她的另外一個觀察是,這部分小孩,他們的行動能力不太夠,就是說比較容易知大於行。有沒有這種可能性?還是說這只是一個取樣的問題?
王:有這個可能性,但不全然。如果孩子的行是屬於比較躁動的,不見得好。如果他是為責任而行,反而是比較好的。還要看他行的效果,如果急急忙忙的浮亂行動,倒不如穩穩噹噹的謀定而動。我對孩子的要求很寬泛,他只要不害人,就是好孩子。他只要表現得不病態,他就是個正常的孩子。並不是史代納先生劃分出來的這些行動才是正常的。我們要這樣做的話,就會把孩子變得——就是你管太多了的意思——你想按你的意思把孩子雕飾成一個你認為的精巧成品。
問:史代納有個基本觀點:這個時代的人很多都生病了,教育是要有療愈作用的。
王:這個看法我是贊成的。但所謂療愈是要讓一個人活潑還是要讓一個人有智慧?這個時代,必須要出一些有智能的人,必須要有些人出類拔萃。如果只用「優秀的普通人物」的目標來培養,很難培養出有高度智慧的人。史代納所看到的教育的缺點,我們要盡量避免,但是要達到史代納的教育理想,不只是他這一途,我們或者可以迂迴地完成,或者置後地完成。一個人自然就能完成的,你就不必教育。史代納的「自然」是經過了他觀察以後設計出來的自然,他把自然分成一項兩項三項……一定要把它安排在特定的年紀中,設計出特定的環境,用特定的教材教法,來完成特定的任務。這樣子我認為更不自然,太人為了。我們讀經的教法比較自然,只抓重點,其它的都放在日常生活中、成長曆程中,開放給當下的生命,這才是自然。所謂大道至簡,他的教育不簡,所以我認為他的教育:非大道也。
TAG:杭州孔子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