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學校?傳統學校?好奇心的熔爐?
悅媽碎念:學校,父母最為關心也最為糾結,尤其在當下,各類理念的學校層出不窮,在教育創新路上奔波的人越來越多。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學校,才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呢?Leslie《好奇心》一書中對於創新學校(文中為進步學校)持批判態度,這貌似跟當前的教育風向反向,那麼他是基於什麼樣的思考呢?而我們又應該如何來看待各類學校,如何為自己的孩子擇校呢?
對創新學校的批判
學校是一個熔爐,既可以鍛煉和激勵兒童去追尋初出的求知慾,也可以任憑其消失殆盡。那些認為學習可以依賴於天生的好奇心、孩子生就就有對知識貪婪的渴望的教育者們,他們所倡導的好奇心驅動的教育理念與學習方式,在書中被定義為「好奇心驅動的教育」,他們提倡的學校在書中被稱為「進步學校」,也指我們通常所說的創新學校。
這種理念最早的思想根源來自盧梭的《愛彌兒:論教育》,即認為兒童天生是好奇的,應該關注使用兒童的本能來推進學習,兒童不需要通過教授來學習,個人體驗和經驗更重要。Leslie對此提出了質疑,被質疑的還包括蒙台梭利教育、提出「技術推動教育改革」的觀點的Sugata Mitra,後者曾經在南印度村落中放置了一台裝有英文系統的電腦,來實驗說塔米而語的兒童能否學會一些具有較高認知要求的知識;以及在TED上演講《學校是否抹殺了創造力》的Ken Robinson,他主張美國HTH高中的PBL的學習方式(見教育紀錄片《極有可能成功》),認為工廠式的學校讓兒童木納。
Leslie在書中尖銳指出,兒童好奇心的機制與盧梭與他及同時代的人認為的完全不同。並且認為這些人的思想與現代科學對學習行為的認識相矛盾卻一再被重新提出,是因為它並不起作用。
學校到底是一個成年人向兒童教授社會認為有用的知識的地方,還是一個任憑兒童隨意追尋自己好奇心的地方?
Leslie認為創新教育的缺陷在於只強調好奇心促進了知識的獲取,而沒注意到知識對好奇心的強化。我們並不容易獲得新的信息,除非我們已經處於好奇區之中,尤其在幼年時期,我們先要其他人引導我們到達那裡。教育並非只需要解除對兒童好奇心的束縛,他們就可以踏上一個神奇的、自我探索之旅。如果沒有知識資料庫,成人後就會失去對自己知識範圍的自覺性,在無知中失去興趣。因此,知識或者說博學對好奇心的培養至關重要。而學校,應該是向孩子傳授知識的地方。
對學校教育的三種誤解
基於上述理由,Leslie在《好奇心》中指出了對學校教育和學習的三大常見誤解:
兒童不需要教師的指導
人類比其他物種依賴父母的時間更長,這間接證明了人類天生就應該從成人哪裡學習,而不是獨自探索。我們的學習依賴於我們前輩和祖先所給予的知識,每一位科學家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我們所有的新想法都來自於舊的想法。
學校和教師應該告訴兒童要學習什麼,雖然兒童暫時覺得乏味,但教師們可以幫助學生髮現他們「未知的未知」即以前不知道自己會感興趣的東西。兒童需要得到一定的信息才能理解到自己的信息缺口,這有時候是需要明確指導的。否則,會由於無知而陷入到永遠的冷漠之中。兒童依賴於從教師那裡傳授的知識來激發他們新生的知識性好奇。
Babylab的研究表明,認知性好奇是一種「做好學習準備」的狀態,除非兒童的認知性好奇最終被知識的供給所滿足,否則將很快消退。沒有得到直接指導,可能會打擊兒童探索的積極性,可能得到錯誤結論而危害將來的學習過程;且即便學得了一些寶貴的知識也是以大量的寶貴時間為代價的。
事實抹殺創造力。創造力不是憑空產生的
知識的積累是創造的必要條件,只有掌握了領域內規則的基礎,才可能去改寫他們。有研究表明,科學家和發明家做出突破性進展的平均年齡在逐步上升,這是因為知識的世代積累,需要個體更長的時間去掌握。書中提到莎士比亞的戲劇性思維的推進力,即是我們現在認為的毫無價值的背誦和不斷學習。
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條件是擁有一個裝滿知識的大資料庫,而這個資料庫越早著手構建越好。而好的老師則有助於幫助孩子構建這個資料庫,他們能主動引導孩子的好奇心,幫助他們將消遣性好奇轉化為認知性好奇。
學校應當傳授學習能力而不是知識
學習能力是從特定領域的特定知識中萌生的,而這裡的「知識」就是事實。你的知識面越廣,能吸收的新信息就越多。知識具有群居效應,新知識如果沒有可以依附都是知識時,是很容易被忘記。因此學校應該注重知識的傳輸,而學習能力就是記憶下來的知識。我們知道的越多就越會思考。(書中備註了一點與智力的關係)
思考能力不可能被直接培養起來,而是萌芽於知識的積累。而好奇心如同思考能力一樣,無法通過抽象的方法來培養和教育,它不僅不會被實時性知識所扼殺,而是根本就依賴於事實性知識。知識給了好奇心續航的能力,能將孩子初步的好奇轉為持久的好奇。
創造力所激發的好的想法也不是臨到需要,苦思冥想就能自然萌發出來的。它紮根於創造者數月、數年甚至好幾十年的積累之中,既是思維形成習慣後的產物,也是才華的閃現。
書中強調了知識對好奇心的作用,知識對學習能力、創造力的作用,因而作者認為在學校教育中,傳授知識應該是教育的核心。但在考慮其他因素時,有更多值得思考的。
學習方式與社會階層(家庭教育)
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學習者在非指導性教學中學到的更多,而那些學習吃力的學生在非指導性教學中的表現明顯低於在指導性教學下的情況。但是,吃力的學生如果在非指導性教學下,會更喜歡學習,雖然學得更少。這或者可以說,創新教育更適用於高知識儲備的學習者。不同社會階層(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知識儲備是不同的。在滿是書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其父母也是樂於向他傳授知識的,這種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成為高水平的學習者。這也說明問題不在於知識是精英主義性質的,而是在於精英階層擁有獲取知識的能力。
Eric Donal Hirsch是美國的教育學家,1978年他就發現一個事實——如果缺少對文化基本常識和信息的積累,這些學生將永遠處於劣勢,無論他們多聰明、多勤奮。隨後他呼籲根據一個常見的、知識豐富的教學大綱教育孩子即傳統學校的教育模式。Hirsch最終在美國取得了勝利,其思想後來發展成了共同核心教學大綱,並幾乎被美國所有州採用。對於社會來說,進步(創新)教育會使社會分層維持現狀,而保守主義認為按照教學大綱教育孩子是「貧困家庭獲得知識和技能以改善他們生活條件的唯一辦法」。
本書還指出相對於堅持、自控、好奇心、堅韌這些品質這些在學習成績方面至關重要的品質而言,如果沒有知識,他們也就失去了價值。來自貧困家庭的黑人男孩布萊克在13歲就獲得了」象棋大師「的稱號,且贏得了全美冠軍。他具備上述所有優秀的學習品質,但仍在申請貴族高中的入學考試中敗北,其原因就在於他不像其他中產階級的孩子那樣在早年間被」塞入信息「,好奇心的引擎耗盡了燃料,「敗在」了童年時家庭和文化熏陶的缺失。
書中關於知識、學習能力、學習方式、學校作用、家庭教育、社會發展之間關係的討論頗值得我們思考。我個人的一點感觸是,這些因素之間有必然的聯繫、或者是客觀的、可以用科學來論證的關係。但對於我們這些父母而言,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需要對各方面都有比較清楚的認知,在擇校上,更是要對學校有足夠的了解。
至於學習方式,可能首先要考慮家庭教育能給孩子什麼,孩子的狀態屬於知識儲備高、自學能力強(一般這兩者正相關)的,還是學習吃力的?前者大部分是家長花心力培養或家庭熏陶出來的,這也是家庭教育的意義所在;這類孩子在創新教育中可能會有更高的效率和收穫,適合非指導性學習。而吃力的孩子本書認為更適合接受指導性學習,但非指導性學習會讓他們對學習更有興趣,那這就要取捨,是否要為了學得更多而接受指導性學習?學習興趣和知識量之間如何平衡?是相信「被灌輸」更多的知識會激發對「未知的未知」的好奇呢,還是承擔因「被灌輸」而失去興趣或者引發其他問題的風險呢?這選擇像是賭注,或許教育本身就是平衡的藝術,所以我們才需要因材施教、因家施教。
再說學校,我們通常會對中西學校進行比較,比較可以有,但不能只比較小學、中學,只比是否快樂或辛苦程度,還要比比大學。書中提到了KIPP—美國對貧困階層的特許教育學校,通過高效管理和傳授的方式讓大部分貧困階層的孩子申請上了大學,但卻有相當部分的學生無法畢業。這說明了什麼呢?速食填塞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難以適應國外大學對自主學習的要求,包括閱讀能力和知識背景。當然,國內大學不太需要擔心這個,我們的大學考進去就出得來。有個問題我一直在想:衡水中學的孩子是哪類孩子,衡水中學對他們來說是最佳模式嗎?什麼樣的孩子適合那樣的模式呢?這種教育得在哪兒,失在哪兒?會不會得不償失呢?
再說知識,作者主張學校應該以教授知識為主,且不評價種觀點,先思考一下什麼是知識,我們為了應試而接受的填鴨教育,填的可是知識?最可悲的教育最差勁的學校,我想應該是那種學生上過學之後,即沒學到知識又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泯滅了好奇的學校吧。知識到底有多重要,想必你已經get到了,好奇心需要知識來餵養!不過這跟當下很多人所說——互聯網搜索引擎下不再需要「學富五車」的知識儲備是相悖的。那麼互聯網之於好奇心,請期待下一篇讀書分享。
再說階層和教育公平,階層本已形成,差距本就存在,所以沒有哪種一刀切的教育制度對所有人都公平。應該思考如何設計出合理的制度讓不同的人能夠自由選擇最有利於自身的教育模式才可能實現真正的公平。顯然,目前體制下可選擇的太少,而有能力選擇的人就更少了。所以大家才會認為高考是唯一公平的吧!
悅媽讀書筆記與感想,歡迎與大家切磋交流。
TAG:閱歲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