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急,可在科舉考試時遇到了怎麼辦?小便隨意,大便卻很痛苦
科舉考試是中國古代所有想獲取功名的讀書人都必須要經歷的一場磨鍊,寒窗十餘載就為了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可古代的科舉制度是非常嚴厲的,光是想要成為一名秀才也是極其不易,因為古代科舉所考核的是文字運用能力,並沒有固定的答案,這可比現在的高考要難太多。
而科舉考試另一困難之處就是考試時間太長,一般來說,鄉試和會試要考三場,每場要考三天,也就是說考生要在考場里待上九天,古代考生和現代考生不一樣,考生一旦進了考場就不能再出來,要一直等到考試結束,每天早上十點髮捲,太陽落山之前收卷。
最痛苦的是人的三急問題,考生在考試的前一天就可以進考場,以鄉試舉例,鄉試的考場就是一個很大院子,裡面用磚塊修建起許多小隔間,按照江南貢院的尺寸,考生的「號舍」大小是「進深4尺,寬3尺」,這是非常狹小的空間,江南貢院這座大考場里就有兩萬多間號舍。
這個小小的隔間就是考生住的地方,吃喝拉撒都要在號舍之中,一直要住到考試結束,每個號舍上都有相應的編號,這也是考生的准考證號以及身份標示,號舍里的床是可以拆卸的,考試的時候將床拆開,將其拼接成一張簡易的桌子,晚上的時候又將板子放回原位,成為休息的床鋪。
可見考場的環境是極其簡陋的,號舍之中有一隻馬桶,但是這隻糞桶只能小便,並且使用後要蓋嚴實,以免氣味散出,影響到別人,在號舍巷道外面有專門的茅房,茅房是可以大小便的,靠近茅房的地方臭氣熏天,所以茅房附近的號舍也叫「臭號」,是考生最厭惡的地方,因此考生的號舍是需要搶的,來得早就可以找到好位置,心情也就好很多。
這樣的考場設置問題就來了,都說人有三急,考試是在號舍內進行的,裡面又沒有可以大便的地方,那麼如果考試的時候內急了,這該怎麼辦呢?、
這種情況在不同的朝代也是不一樣的,但無論在那個朝代,考官都是不喜歡考生上廁所的,即使是現在的高考也是一樣,有的朝代是嚴厲禁止考試期間考生上廁所的,這樣做也是為了防止考生作弊,所以考生在考試之前都要將體內的雜物排出,確保考試時不上廁所。
明朝時期,皇恩浩蕩,為了方便諸多學子,皇帝規定考生可以憑藉令牌自由出入廁所,這塊牌子上寫著「出恭入敬」,這也是「出恭」一詞的由來,這對於考生來說簡直就是福音,因為誰也不敢保證自己考試的這幾天里不出意外,而皇帝能夠考慮這種細節,考生們自然感激不盡。
但也不是說考試時就真的能夠隨便上廁所了,想要如廁還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最大的避諱就是害怕考生作弊,所以除非實在沒有辦法,不然是不允許考生在考試時走出考場的,而且有的考官非常厭惡考試時如廁的考生,考官會認為這樣的考生沒有毅力,往往會在考生的試卷上留下記號,一有這個記號,考生基本上就落榜了。
所以古代的科舉考試不僅難考,還很嚴酷,考試時也不是絕對的公平,每次考試都有舞弊案,一個貧寒的考生想要改變命運實在太難,有人說現在的社會寒門難出貴子,我倒不這麼認為,現在的社會只要有能力,即使不能改變階級,但也可以過得很好,而且古代寒門出貴子的概率又有多少呢?
幾千年來,留名青史的寒門弟子數都能數出來,在任何時候都沒有所謂的絕對公平,但無論何時你都得努力拚搏,不然光是抱怨才真是沒了出人頭地的機會。
喜歡就關注我吧(**)
※慈禧太后下令,斬首此人要用鈍刀,砍了幾十刀才斷氣他卻依舊淡定
※一個人口不足一萬的小國,即將面臨著消失,今喊:我們想搬到中國
TAG:曉雨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