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晉陝冀豫宋遼金元陶瓷特展

晉陝冀豫宋遼金元陶瓷特展

這是觀心第1403天為你分享,希望你也把美好分享給愛的人!

山河相依,窯火輝映——晉陝冀豫宋遼金元陶瓷特展在運城博物館展期馬上就結束了(2017.11.16—2018.03.05)。在展覽即將撤展之際,DooodooART在公眾號上推出展覽全部的展品圖片以及標籤文字說明。在此首先感謝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四省的主辦與協辦單位,感謝所有提供展品的收藏單位與相關機構。感謝運城博物館的精心布展,感謝工作人員整理展示的豐富的壁畫以及文史繪畫資料圖片,展示布置賞心悅目。

展覽中宋代、金代、元代陶瓷所佔比例最大、遼代陶瓷較少。通過展覽我們看見四省出土的宋遼金元瓷器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並且看到作為商品的瓷器在它所處時代的流通動向。我們看見陝西耀州窯瓷器出現在河北的塔基地宮中,看見山西、河南出土的耀州窯瓷器;我們看到四省中鈞窯類瓷器的出土地域分布;以及關於磁州窯類型瓷器在四省的普遍存在、生產與技藝的相互影響與模仿;我們看到河北定窯的產品在四省的出土狀況,看到定窯對其他省份類定瓷器的工藝影響。

特別說明:文章中照片的順序沒有按博物館展覽順序排版,是按省份來編輯的,順序依次是:陝西篇、河南篇、河北篇、山西篇。文中展品圖片的文字介紹按照博物館展品的標籤來輸入的,對於器物稱呼以及年代與窯口的斷定可能存在偏差,請讀者自我分析與判斷。

運城博物館

展 覽 前 言

秦冀晉豫,地處北中國腹地,宋遼金元,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碰撞與交融持續進行。在這片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域,戰爭與和平交替,統一與割據並存,而世界化史上獨樹一幟的中國瓷藝,就在此時此地得到了充分發展,綻放出奪目的光芒。

隋唐南北瓷業的,大發展,為宋金元時期瓷業的繁榮埋下伏筆。而北宋的政治統一和經濟大發展,奠定了其後北方瓷藝百花齊放的格局。女真和蒙古族建立政權,又使得草原文明的因素大大加強。此一時期北方各大名窯的成就自不待言,相互影響而催生出的多處地方窯口,也是各具特色,代表著北方瓷藝的最高水準。

人言瓷器是中國送給世界的最好禮物。為人類文明做出了獨特的貢獻。秦、冀、晉、豫之青、白、花、彩的瓷藝特徵,僅能述其概略,其提升生活品質與宗教、禮儀等有關社會生活的功能,尚需仔細體味。

主辦單位:山西省文物局 陝西省文物局

河南省文物局 河北省文物局

承辦單位:運城市文物局 運城博物館

宋遼金元時期晉陝豫冀重要窯址分布圖

—— 陝 西 篇 ——

耀州窯青瓷

耀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燒造青瓷的名窯,位於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始燒於唐、終於元,北宋後期臻於鼎盛,以燒青釉瓷為主,兼燒醬、黑釉瓷。青瓷色青綠,造型秀美,裝飾手法有刻花和印花兩種,刻花刀鋒犀利,線條流暢;印花圖案布局嚴謹,講究對稱。其刻、印花青瓷對鄰近地區的瓷窯,特別是河南有較大影響。其產品在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皆有出土。

耀州瓷展廳

耀州窯青釉刻花鼎式爐 金代 1960年陝西省藍田縣窖藏出土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耀州窯青釉刻花鼎式爐局部

耀州窯青釉刻花葵口盤 北宋 1986年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耀州窯遺址出土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耀州窯青釉盞托 北宋 2001年陝西省黃陵縣康崖底村北宋墓出土 陝西省黃帝陵管理局藏

耀州青釉刻花圍棋罐 北宋 1984年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耀州窯遺址出土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耀州窯青釉印花團菊紋碗 北宋 陝西省耀州窯博物館藏

耀州窯青釉獅托燈盞 金代 1972年陝西省耀縣出土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耀州窯青釉荷葉式蓋罐 金代 1988年陝西省耀縣柳林鎮窖藏出土 陝西省耀州窯博物館藏

耀州窯青釉刻花纏枝花卉紋盤 金代 米脂縣出土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耀州窯青釉刻牡丹花卉紋執壺 北宋 1989年陝西省耀縣出土 陝西省耀州窯博物館藏

奉茶進酒圖 2007年山西陵川縣附城鎮玉泉村金大定九年(1160年)墓出土壁畫

耀州窯青釉刻鹿紋碗 金代 1983年陝西省澄城縣城郊鄉出土 陝西省耀州窯博物館藏

耀州窯青釉刻鹿紋碗局部

耀州窯月白釉環鋬洗 金代 1988年陝西省柳林鎮窖藏出土 陝西省耀州窯博物館藏

耀州窯月白釉龍首八角杯 金代 1986年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耀州窯遺址出土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耀州窯青釉刻花捲葉紋三足爐 金代 1988年陝西省耀縣柳林鎮窖藏出土 陝西省耀州窯博物館藏

耀州窯青釉刻花蓮荷紋玉壺春瓶 元代 陝西省鳳翔縣出土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西安市藍田呂氏家族墓出土瓷器

藍田呂氏家族墓地,是考古鼻祖、北宋名士呂大臨的家族墓地,陝西省考古研究院2008年至2011年發掘,共發掘北宋墓葬29座、呂氏宗祠遺址|處,出土文物600餘件(組),獲得2011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呂氏家族墓葬共計出土文物655件,包括陶、瓷、石、銅、鐵、錫、銀、金、漆、骨及珠貝類等。該墓地是首次發現的結構基本完整的北宋家族墓園。藍田呂氏大字輩成員中,呂大防是宋哲宗時宰相;呂大臨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金石學家,也是中國考古學先驅;呂大忠、呂大鈞是西安碑林的奠基人。呂氏家族墓葬出土文物皆為實用器,依用途分為: 餐具、茶具、酒具、香具、文具、儲具、禮器、閨閣用具。據文物可看出呂氏家族情趣高雅、家教嚴格、崇尚禮學、門風樸素、不附俗流、低調內斂。本展展出此墓地出土的瓷器精品,可窺見一斑。

呂氏家族兄弟生卒簡介

耀州窯青釉刻花花卉紋銀扣花口缽 北宋 2009年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呂氏家族墓地出土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耀州窯青釉刻花花卉紋銀扣花口缽局部

耀州窯青釉銀扣執壺 北宋 2009年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呂氏家族墓地出土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耀州窯青釉銀扣執壺局部

耀州窯盞托 北宋 2009年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呂氏家族墓地出土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奉茶圖 1958年大同市宋家莊元至元二年(1265年)馮道真墓出土壁畫(已殘毀)

耀州青釉刻牡丹紋梅瓶 北宋 2009年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呂氏家族墓地出土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耀州窯青釉刻牡丹紋套盒(前部一套) 北宋 2009年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呂氏家族墓地出土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耀州青釉瓜棱注壺、注碗 北宋 2009年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呂氏家族墓地出土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耀州青釉瓜棱注壺、注碗局部

夜宴圖 宋-無款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耀州窯青釉刻纏枝牡丹紋瓶 北宋 2009年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呂氏家族墓地出土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展覽現場

耀州窯黑釉瓜腹蓋罐 北宋 2009年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呂氏家族墓地出土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耀州窯黑釉油滴盞 北宋 2009年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呂氏家族墓地出土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黑釉鷓鴣斑紋盞 北宋 2009年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呂氏家族墓地出土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定窯白瓷台盞 北宋 2009年陝西是西安市藍田縣呂氏家族墓地出土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陝西出土其它窯場瓷器

山西窯黑釉剔花花卉紋嘟嚕瓶 元代 陝西省佳縣城關鎮木廠灣出土 陝西省榆林市佳縣文化館藏

山西窯口黑釉剔花花卉紋經瓶 元代 1957年陝西省綏德縣薛家峁鄉楊家溝出土 陝西省榆林市綏德縣博物館藏

山西鄉寧窯黑釉劃花蓮荷紋經瓶 元代 陝西省文物商店徵集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河津窯白釉剔花填黑蓮荷紋枕 金代 徵集 陝西省寶雞市博物館藏

臨汾窯白釉詩文枕 元代 1964年西安沙坡新安機械廠出土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河津窯白釉刻花詩文枕 金代 陝西省榆林市佳縣文化館藏

河津窯白釉刻花詩文枕局部

山西窯白地黑花詩文嘟嚕瓶 元代 2011年陝西省神木縣文管辦撥交 陝西省神木縣文管辦藏

山西窯白地黑花折枝花卉紋經瓶 元代 陝西省神木縣店塔鎮宋家峁村出土 陝西省神木市文管辦藏

白地黑花詩文經瓶 金代 1980年陝西省佳縣朱家鄉鄭家坬出土 陝西省佳縣文化館藏

河津窯童子戲蓮紋枕 金代 徵集 陝西省寶雞市博物館藏

山西窯棕黃釉黑花卧女枕 金代大定十六年(1116年) 1983年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附近出土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耀州窯玳瑁釉盞 北宋 1986年陝西省銅川市耀州窯遺址出土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山西窯黑釉油滴碗 金-元 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徵集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山西呂梁地區窯場黑釉鐵鏽花玉壺春瓶 元代 陝西綏德縣文化館撥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山西窯黑釉醬彩花鳥形花罐 元代 1981年陝西省子洲縣何集鄉苗家溝出土 陝西省榆林市子洲縣文管所藏

絞胎碗 金代 陝西省神木縣出土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 河 南 篇 ——

大河之南,中原腹地,聯繫南北東西,其歷史文化每每得風氣之先。各種新風尚往往先在河南出現,轉而傳播各地。本地瓷器燒造則更是多姿多彩。

宋金時期,青瓷、白瓷、黑瓷、三彩、絞胎異彩紛呈:鈞瓷之月白、天青及隨意點染的紅斑:汝瓷之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扒村窯之紅如朱,白如脂,黑如漆,黃如粟,綠如翠,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

金代女真入主中原帶來異域風尚。文化的交流,產生新的品種:孔雀藍釉、鈞釉、紅綠彩「絞釉和瓷質絞胎,成為那個時代的標誌; 雕塑和堆帖的裝飾手法一直被推崇和光大;黑畫花裝飾大行其道。中國瓷藝的「調色板」,其謂河南乎?

汝窯青瓷

汝窯位於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北宋末年,為宮廷燒造青瓷。其產品胎質細膩,釉色呈淡淡的天青色,溫潤如玉,素凈典雅,釉如堆脂,釉面開細密的紋片。南宋周輝《清波雜誌》記載:「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因而汝窯瓷器極為珍貴,民間流傳甚少,全世界收藏不足百件。

汝窯天青釉雙系方壺 北宋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汝窯天青釉盤口折肩瓶 北宋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汝窯天青釉三足洗 北宋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汝窯天青釉刻花龍紋瓶 北宋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汝窯天青釉刻花蓮瓣紋熏爐 北宋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汝窯天青釉刻花蓮瓣紋熏爐局部

汝窯天青釉橢圓形水仙盆 北宋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汝窯天青釉刻花蓮瓣紋溫碗 北宋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汝窯天青釉花形溫碗 北宋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張公巷青瓷

張公巷窯址位於河南省汝州市區東南,大致在北宋末年至元代初年燒造青釉瓷,其生產的青釉瓷器既不同於臨汝窯的豆青釉,也有別於寶豐清涼寺汝窯的天青釉。釉色可分為卵青、淡青、灰青、青綠等。器物薄胎薄釉,釉面玻璃質感較強,胎質細膩堅實。其產品獨特,製作講究,質量上乘,應為官窯產品。

張公巷窯青釉盤口折肩瓶 北宋 河南省汝州市張公巷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張公巷窯青釉板沿葵口盤 北宋 河南省汝州市張公巷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張公巷窯青釉盞托 北宋 河南省汝州市張公巷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河南出土鈞窯瓷器

鈞瓷創燒於宋金之間的河南,是繼汝窯青瓷後的河南青瓷陶瓷體系,此次展覽的鈞瓷代表河南鈞窯的制瓷水平,展品來自多個博物館及文管單位。

金元時期生產鈞窯類型瓷器窯址分布圖

鈞釉鋬耳洗 金代 1980年河南省嵩縣城關鎮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鈞釉鋬耳洗局部

鈞釉蓮花瓣洗 金代 1980年河南省嵩縣城關鎮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會昌九老圖 宋-李公麟 遼寧省博物館藏

鈞釉荷葉形蓋罐 金代 2008年三門峽市文物工作隊移交 河南省三門峽博物館藏

鈞釉鬲式爐 金代 1963年河南省禹州市黃庄窖藏出土 河南省博物院藏

鈞釉折沿盆 金代 1959年河南省汝州市黃班庄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鈞釉匜 金代 2008年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長村鄉文集村遺址出土 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鈞釉紅斑碗 元代 1993年河南省登封市商埠街窖藏出土 河南省登封市文物局藏

鈞釉碗 金代 1925年河南省鄢陵縣城關鎮窖藏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鈞釉矮梅瓶 金代 1972年河南省禹州市扒村老寨溝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鈞釉印花紫斑盤 元代 1985年10月紅星瓷廠窖藏採集 河南省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藏

鈞釉印花紫斑盤局部

鈞釉紅斑盤 元代 1993年河南省登封市商埠街窖藏出土 河南省登封市文物局藏

紅斑菱口盤 金代 1976年河南省方城縣拐河菜園窖藏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紅斑菱口盤局部

鈞釉盤 金代 1925年河南省鄢陵縣城關鎮窖藏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鈞釉盤 金代 1984年河南省登封市馮灣村窖藏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內鄉窯青釉碗 金代 1992年河南省淅川縣丹江水庫沉船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臨汝窯

臨汝窯窯址分布在河南省臨汝縣境內,以嚴和店窯為代表。始燒於北宋中葉,北宋後期至金代盛燒不衰。品種以青釉瓷為主,兼燒鈞窯系青瓷,青瓷釉色青綠,飾以印花,刻花極少,另有光素無紋飾者。臨汝窯深受耀州窯影響,為河南宋代民窯青瓷的代表

臨汝窯青釉印花纏枝花卉紋碗 北宋 1990年河南省鄭州市服裝廠出土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珍珠地劃花

珍珠地劃花,是在劃花的瓷坯上,於空隙處填刻又細又密的珍珠紋形成的地紋,它是借鑒唐代金銀器鏨花工藝而創製的一種工藝,裝飾效果獨特。晚唐密縣窯創燒,宋代流行於河南、河北、山西諸瓷窯,以河南登封窯產品最具特色。

新安窯白釉珍珠地劃花纏枝花卉紋瓶 北宋 1984年河南省三門峽市區宋墓出土 河南省三門峽市博物館藏

密縣西關窯白釉珍珠地劃花奔兔紋豆形枕 北宋 1988年河南省鄭州市菜園馬村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新安窯珍珠地福德枕 北宋 舊藏 河南省三門峽市博物館藏

新安窯白釉珍珠地託夢送子圖枕 北宋 1981年河南省洛陽市西工區出土 河南省洛陽市博物館藏

魯山窯白釉珍珠地劃花梅瓶 北宋 1955年河南省方城縣官莊村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扒村窯

在今河南禹縣扒村,創燒與唐,終於元,受磁州窯影響,以燒白地黑花瓷為主。紋飾布局層次繁多,多彩繪蓮花、荷葉水波等紋飾,筆調粗放凝練,黑彩濃厚。

扒村窯白地黑花長頸瓶 金代 1992年河南省澠池縣金墓出土 河南省澠池縣博物館藏

扒村窯白地黑花開光蓮池游鴨紋梅瓶 金代 1970年河南省宜陽縣洞子溝村出土 洛陽市博物館藏

扒村窯白地黑花缽 宋代 「四一四案」查獲 河南省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藏

扒村窯白地黑花蓮池游鴨紋枕 金代 河南博物院藏

扒村窯白地黑花蓮池游鴨紋枕局部

扒村窯白地黑花花卉紋枕 金代 河南省滎陽市土地局MI出土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宋金三彩器

宋金元時期燒造三彩器的窯址有近20個,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多為生活用具,以黃、綠、白、褐等為主,紋飾多花卉、鳥獸、人物、波浪、詩詞歌賦等,具有濃郁的民間生活氣息。

宋金三彩瓷器中以陶枕最為生動,樣式很多,有腰圓形的、銀錠形的、如意雲頭形、人物型、虎型、雙獅型的等等。裝飾尤為突出,圖案也是同時期三彩器中最豐富、最有特點的。多劃花裝飾,少數也有印或凸貼紋飾後再塗三彩釉,紋飾以花卉最為常見,

三彩雙獅枕 金代 1986年鄭州市麵粉廠出土 河南省鄭州市博物館藏

當陽峪窯三彩折枝蓮花紋枕 金代 河南省洛陽市機瓦廠採集 河南省洛陽市博物館藏

當陽峪窯三彩牡丹紋枕 金代 舊藏 河南省洛陽市博物館藏

河南出土其他窯場瓷器

登封窯白釉深刻花纏枝花卉紋罐 北宋 1999年河南省淮陽縣南壇湖宋墓出土 河南省周口市博物館藏

登封窯白釉深刻花纏枝花卉紋罐局部

當陽峪窯白釉剔花缽 北宋 1984年河南省修武縣當陽峪窯址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耀州窯青釉刻花圍棋罐 北宋 1974年河南禹州市鈞台窯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耀州窯青釉刻花爐 北宋 2002年河南省三門峽市廟底溝宋墓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耀州窯青釉刻花爐局部

耀州窯青釉瓜棱執壺 北宋 1986年河南三門峽市工程局M29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青釉刻花花卉紋執壺 北宋 1989年河南省三門峽市區宋墓出土 河南省三門峽市博物館藏

耀州窯青釉刻花蓮瓣紋碗 北宋 河南省洛陽市道北磚瓦廠出土 河南省洛陽市博物館藏

白釉執壺 北宋 2000年河南省三門峽市武警支隊工地M31出土 三門峽南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侍女備酒圖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山西省屯留縣康莊村2號元墓出土壁畫(長治市博物館藏)

白釉瓜棱罐 北宋 1978年河南省洛陽市安樂鄉窖藏出土 洛陽市博物館藏

白地黑褐花龍紋玉壺春瓶 金代 河南博物院藏

白地黑花雁銜蘆紋枕 元代 1973年河南省鄢陵縣古城村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白地黑花錦地花卉紋梅瓶 金代 1985年河南省鎮平縣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展廳現場

白釉紅綠彩戲蓮童子像 金代 1974年河南省禹州市鈞台窯址出土 河南省考古研究院藏

當陽峪窯醬釉黑彩虎形枕 金代 河南省修武縣採集 河南博物院藏

褐彩花鳥紋虎形枕 金代 河南省禹州市老城區出土 河南省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

黑釉暗花瓷盞 宋代 舊藏 鄭州市博物館藏

鶴壁窯黑釉凸線紋彩斑罐 金代 1976年河南省鶴壁市四礦工人村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魯山窯絞釉長方枕 金代 1985年河南省魯山縣大窯店遺址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魯山窯絞釉長方枕局部

—— 河 北 卷 ——

白瓷最早出現於東漢之湘楚,卻曇花一現。真正的白瓷,隋已成熟,唐代造瓷「南青北白」個成半壁之概。及至北宋,白瓷南北均有燒造,迅速發展和普及。

曾為宮廷燒造瓷器的定窯,其白瓷產品馳譽南北為各地紛紛效仿。井陘窯的白瓷也具特色。此外,河南的當陽窯,山西的平定、介休、河津諸窯,以及遼人統治區域的渾源窯,精白細瓷被大量燒造,幾成時代主流。到元代,北方精細白瓷幾乎停止燒造,唯有自金代創始的霍窯,竟如日中天,獨樹一幟。

北宋是中國文化的成熟期,承盛唐之餘續,物質文明高度發達,也達到了人類陶瓷發展史上的巔峰,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受青睞的奢侈品。

此時的精細白瓷,以及後來成為主流的化妝白瓷,奠定了中國瓷的「底色」也為白地剔花、珍珠地劃花、白地黑花、紅綠彩等瓷器的發展,提供了最佳的裝飾媒介。

定窯白瓷

定窯創燒於唐,極盛於北宋及金,終於元。主要產地在今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一帶,以盛產白瓷著稱,是一個影響巨大的瓷窯。北宋中期以後,由於瓷質精良與紋飾秀美,曾被選為宮廷用瓷。

定窯白瓷胎質潔白細膩,釉色白中泛黃,柔和悅目。此外還兼燒黑釉、醬釉、綠釉等品種。器形豐富,裝飾技法有刻花、劃花和印花三種,花紋構圖嚴謹,工藝精細,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其首創覆燒工藝影響廣泛。由於定窯的風靡與流行,其造型、裝飾、燒造方法為各地瓷窯所仿效,這就誕生了「土定」「新定」「北定」「南定」「粉定」等仿器。

宋遼金元時期生產定窯瓷器類型窯址分布圖

定窯白瓷印牡丹花紋盤 金代 1974年,河北省曲陽縣西河流村出土 河北省曲陽縣文物保管所藏

定窯白瓷印花獅戲球紋盤 金代 河北省曲陽文物保管所藏

定窯白瓷童子騎鵝注子 北宋 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石嘴子鄉三間房村徵集 河北省崇禮縣文物保管所藏

定窯白瓷童子騎鵝注子局部

定窯白瓷銅口出筋碗 北宋 故宮博物院撥交 河北博物院藏

定窯白瓷刻蓮荷紋盞 北宋 河北省望都縣西提鄉沈家莊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定窯白瓷穿帶瓶 北宋 1975年河北省曲陽縣南家莊村出土 河北省曲陽縣文物保管所

定窯白瓷刻蓮紋長頸瓶 北宋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凈眾院塔基地宮出土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館藏

定窯褐地開光剔刻牡丹紋枕 金代 徵集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館藏

定窯褐地開光剔刻牡丹紋枕局部

河北定州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瓷器

靜志寺塔基地宮位於河北省定州市貢院院內,因真身舍利塔已毀,僅存塔基地宮,故名。它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1969年發現並發掘,內有金器、銀器、石器、瓷器、木雕、串飾、鐵器、絲織品等七百餘件,戰國至北宋的銅幣2700多枚,定瓷115件。

靜志寺地宮入藏瓷器最引人矚目,幾乎全部是北宋早期的定窯產品,其造型端莊秀美胎質平薄細膩,釉色柔和潔凈。其中白瓷「官」款對蟬紋碟,紋飾工整纖細,外底墨書「太平興國二年(977年)題記,這件瓷器為靜志寺塔基的建造年代斷代提供了準確的時間依據。

定窯白瓷「官」款墨書對蟬紋盤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貢院內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館藏

盤仿金銀器器型,口部無釉。內底劃花裝飾,為工整纖細的對蟬紋:外底刻行書「官」字款

定窯白瓷「官」款墨書對蟬紋盤底部圖冀墨書詩文

定窯白瓷「官」字款托盞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貢院內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館藏

靜志寺塔基地出土瓷器底款圖

定窯白瓷五足爐 北宋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貢院內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靜志寺塔基出土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館藏

定窯白瓷五足爐

定窯白瓷雙耳墨書貼像爐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貢院內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 河北省大鐘寺博物館藏

爐口圍繞堆塑人物像16尊,像著大裙,雙手合什,作站立狀,圈足內外有墨書。為善心寺比丘尼等施入塔內。

定窯白瓷雙耳墨書貼像爐底圖及墨書釋文

定窯白瓷刻蓮紋「孟」字款碗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貢院內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館藏

定窯白瓷刻蓮紋龍首凈瓶 北宋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貢院內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館藏

定窯白瓷刻蓮紋龍首凈瓶局部

耀州窯青釉刻蓮紋龜心碗 北宋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貢院內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館藏

耀州窯青釉瓜棱長頸瓶 北宋 1969年河北省定州市貢院內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靜志寺塔基地宮出土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館藏

耀州窯青釉瓜棱長頸瓶局部

春宴圖卷(局部)—南宋 佚名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井陘窯白瓷

井陘窯位於河北省井陘縣中北部和井陘礦區,始燒於唐,終於元,宋、金時期最為興盛。以燒制白瓷為主,生產工藝上與定窯滲透與交流,產品極為相似,並影響到山西的平定窯、盂縣窯、介休窯。其中,瓷枕最具特色,裝飾有劃花、印花、剔花等,以戳印加劃花之奔鹿、奔牛、卧鹿、立鹿、對鹿及宮女圖枕等為代表性產品。

井陘窯白釉戳印褐彩雙鹿紋枕 金代 1960年河北省井陘縣柿庄金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磁州窯

在今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的觀台鎮與彭城一帶,影響所及河南、山西、山東等地。產品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在宋金瓷中獨樹一幟。裝飾方面,除了刻劃花、印花、珍珠地劃花外,還有白釉黑彩、白釉醬彩、白釉褐斑、白釉綠斑、綠釉黑彩和白釉紅綠彩等十數種之多。尤以釉下彩繪最富特色。這種裝飾方法,具有濃郁的水墨畫風格,運用奔放的筆法,熟練的技巧,表現出濃郁的民間氣息和蓬勃的生命力,是制瓷工藝與我國傳統繪畫藝術高度結合的作品。

宋遼金元時期生產磁州窯類型瓷器窯址分布圖

白地黑花相如題橋圖長方形枕 元代 1973年河北省磁縣南來村西港墓葬出土 河北省中國磁州窯博物館藏

枕面繪山水人物畫,有一木橋,橋柱前一人在柱上揮筆,旁立捧硯書童。從畫面分析,當是漢司馬相如離家前「提升仙橋」的故事,恃才傲物的司馬相如應詔赴長安,在城北十里的「升仙橋」頭題詩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即不做高官不再過此橋。後「相如題橋」漸成男兒離家明志的典故

白地黑花相如題橋圖長方形枕局部

白地黑花纏枝牡丹紋梅瓶 金代 1987年河北省磁縣觀台窯遺址出土 河北省中國磁州窯博物館藏

磁州窯綠釉黑花折枝花紋橢圓枕 金代 1981年河北省望都縣西堤鄉沈家莊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八角形枕 金代 2002年河北省邯鄲市龍城住宅區墓葬出土 河北省邯鄲市文物保護研究所藏

白地黑花嬰戲荷鴨紋長方形枕 元代 河北省中國磁州窯博物館藏

磁州窯白地黑花折枝花紋枕 金代 1996年河北省邯鄲市軍分區家屬院墓葬出土 河北省邯鄲市文物保護研究所藏

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枕 金代 河北省磁縣觀台窯址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磁州窯白地黑花仙鶴紋枕 金代 河北省文物總店撥交 河北博物院藏

白地黑花山水人物橢圓形枕 金代 1962年河北省磁縣冶子村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磁州窯北宋「政和八年」款白釉剔花兔紋瓷枕 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 徵集 河北博物院藏

白釉珍珠地「福德枕一隻」葉形枕 北宋 河北省中國磁州窯博物館藏

白地黑彩書「仁和館」四系瓶 元代 河北省中國磁州窯博物館藏

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四系瓶 元代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區雙港村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詩文釋義:落花時節水流香,送客歸來笑一場。不鎖草堂取樂去,野雀偷筆學題牆。

展廳現場

磁州窯白地黑花折枝花紋玉壺春瓶 金代 1977年河北省邯鄲市西天池村沙坑出土 河北省邯鄲市文物保護研究所藏

山西壁畫

磁州窯白地黑花「秋露白」酒罈 元代 1982年河北省廣平縣西張孟村東窖藏出土 邯鄲市文物保護研究所藏

河北出土鈞窯瓷器

鈞窯盤 金代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出土 河北省衡水市文物管理處藏

鈞窯碗 金代 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出土 河北省衡水市文物管理處藏

鈞釉紅斑碗 金代 1955年河北保定市東關紅星路出土 河北博物院藏

鈞釉天青釉紅斑梅瓶 金代 河北省保定市信託公司收購 河北博物院藏

鈞釉龍柄洗 元代 河北省定興縣河內村張弘范家族墓出土 河北省定興縣文物保管所藏

鈞釉龍柄洗局部

河北出土其它窯場瓷器

耀州窯青釉刻花花卉紋蓋碗 宋代 1973年河北省新城縣南場村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耀州窯青釉刻花纏枝花卉紋葫蘆形執壺 宋代 1972年河北省灤南縣宋道口鄉西澤坨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耀州窯青釉印花纏枝牡丹花卉紋盤 北宋 河北省文物商店撥交 河北博物館藏

備宴圖——山西省陽泉市郊區河底鎮東村元墓出土壁畫

山西窯黑釉劃花蓮花紋梅瓶 元代 河北省文物總店撥交 河北博物院藏

白釉剔花花卉紋盤口瓶 遼代 1981年河北省邯鄲市農林局墓葬出土 河北省邯鄲市博物館藏

紅綠彩題詩紋小碗 金代 徵集 河北省中國磁州窯博物館

紅綠彩襁褓童子像 金代 1989年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金泰和三年(1203年)崔仙奴墓出土 河北省峰峰礦區文管所藏

紅綠彩童子像 金代 1989年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金泰和三年(1203年)崔仙奴墓出土 河北省峰峰礦區文管所藏

晉東南窯場三彩開光蓮石鴛鴦紋卧虎鎮 金代 河北省文物總店撥交 河北博物院藏

晉東南窯場三彩開光蓮石鴛鴦紋卧虎鎮局部

—— 山 西 篇 ——

宋遼金元,山西為要重之地,北族南下,首當其中。居冀豫陝之中,舉足輕重,極大影響了歷史文化,山西瓷文化與周邊頗多交融,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舉凡名窯,山西皆有「兄弟」在,山西無「名窯」,蓋因交通不便也。雖無名窯但特色獨具,或可歸之日「花」。

劃花、刻花裝飾,或源於越窯,五代宋初流行於北方。突出的紋飾主題,或浮雕,或線刻、或剔刻或印花,古樸典雅,風格獨具,形成了這時期的主流裝飾,這些技法以豫、冀兩地為盛,流風及晉,風格為之一變,並波及遼及西夏,影響深遠。

宋金元最為流行的「蓮花」,以其「花果並生,果中有因,因中有果」的佛學意涵,與北宋理學追求「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殊途同歸,這種蘊含精神修養的圖案,是社會生活的映像。雖社稷數易,蓮花卻始終不衰。

宋金時期山西窯

山西煤炭資源豐富,窯口遍及晉中、晉南、雁北、忻州、長治、呂梁各地。歷經唐、宋、遼、金臻於鼎盛。從南到北,「臨汾窯」「霍州窯」 介休窯」「平定窯」「渾源窯」「懷仁窯」等諸窯次第綻放,僅見於文獻記載的就有30多個縣燒過瓷器,成為古代制瓷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其陶瓷工藝與華夏其他古窯口的交流、碰撞、融合中,以無與倫比的融合和創造力形成了獨特的裝飾工藝和區域風格。

山西窯尤以燒制黑瓷和白瓷為盛,代表品種有黑釉剔花、刻花、劃花、鐵繡花、窯變、油滴等: 所產白瓷亦是彌足珍貴,涵蓋了白地黑花、白地褐彩、白地刻花、劃花、剔花等多種類型,較磁州窯系和其他窯口古瓷有過之而無不及。

山西宋遼金元重要窯址分布圖

介休窯

介休窯位於山西省介休市洪山鎮。始燒於宋初,歷金、元、明、清四代。以白瓷為主,兼燒黑瓷、白地黑花和褐釉印花瓷等。宋代白瓷,胎質細膩,釉色潔白,其白度超過定窯。白釉印花受定窯影響,紋飾布局完整,線條清晰,但不講求均衡對稱。常見有纏枝花卉,嬰戲牡丹等圖案,題材新穎,生活氣息濃厚。裝飾有印花、劃花、畫花和剔花,典型紋飾有植物紋和嬰戲紋等。

介休窯白瓷盒 宋代 舊藏 山西博物院藏

介休窯白瓷碟 宋代 山西省興平縣城關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介休窯白瓷盤 金代 徵集 山西省臨汾市博物館

介休窯白瓷碟 宋代 山西省興平縣城關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介休窯白瓷劃花詩文枕 金代 1986年山西省介休縣城關鄉梁吉村出土 樊永貴捐獻

介休窯白瓷劃花詩文枕釋文:

畫鼓相催不漸停,夜聞更漏五三聲。

琴堂睡覺多無事,空寢寒眠夢不成。

仿定霍窯

霍州窯位於今山西霍縣陳村一帶,亦稱彭窯、霍窯。明《博物要覽》載:「元時,彭君寶仿定窯於霍州者,名日彭窯,又名霍窯。」創燒於金而盛於元,止於清,以燒白瓷為主,光素無紋者多、少量有印花裝飾,白瓷胎土細膩,釉色潔白,製作規整。由於元代霍窯生產的白釉瓷,釉色純白細膩,有「新定」之美譽。由於胎中含鋁量高,燒成溫度不足,因此器質極脆。

霍州窯白瓷印花盤 元代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大渠鄉寺北學校出土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博物館藏

霍州窯白瓷印魚紋鋬洗 元代 2001年山西省孝義市土地局東部工地M2出土 山西省呂梁市漢畫像石博物館藏

霍州窯白瓷劃花蓋罐 金代 山西省霍州市陳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霍州窯白瓷玉壺春瓶 元代 1956年山西省襄汾縣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左:霍州窯白瓷印花碗 金代 1955年山西省朔州市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中:霍州窯白釉印花小碗 金代 1959年侯馬H4MI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藏

右:霍州窯白瓷弦紋爐 金代 舊藏 霍州市博物館藏

左:霍州窯白釉高足碗 元代 2001年孝義出土 山西省呂梁市漢畫像石博物館藏

右:霍州窯白釉高足碗 元代 舊藏 霍州市博物館藏

侍女備酒圖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山西省屯留縣康莊村2號元墓出土壁畫(長治市博物館藏)

呂梁地區窯場

呂梁地區窯場黑釉剔花嘟嚕瓶 元代 山西省孝義市兌鎮中學M1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呂梁地區窯場黑釉剔花罐 元代 太原市徵集 山西博物院藏

呂梁地區窯場黑釉剔花玉壺春瓶 元代 山西省柳林縣穆村楊家坪出土 山西省博物院藏

山西興縣紅峪村元至大二年(1309年) 壁畫墓中的玉壺春瓶

呂梁地區窯場「延祐七年」銘白釉褐花梅瓶 元代 1992年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酒廠出土 山西省汾陽市博物館藏

呂梁地區窯場三彩童子坐像 金代 1985年山西省臨縣槐樹塔出土 山西省臨縣博物館藏

呂梁地區窯場三彩剔花花卉紋枕 金代 舊藏 山西省呂梁市漢畫像石博物館藏

山西河津固鎮窯

固鎮窯位於山西省河津市樊村鎮固鎮村,是宋金時期晉南地區重要的燒瓷窯場之一。燒造粗、細白瓷、黑醬釉及三彩瓷,器形有碗、盤、枕等多用白地黑畫花、剔花填黑彩、珍珠地劃花、黑地白繪花及印花等工藝,題材以詩詞、花草為主,紋樣流暢活潑,充滿生活氣息。

河津窯白釉珍珠地劃花花卉紋枕 金代 舊藏 山西省聞喜縣博物館藏

河津窯白釉珍珠地劃花花卉紋枕 金代 舊藏 山西省聞喜縣博物館藏

河津窯白釉剔花黑彩詩文枕 金代 舊藏 山西省河津市博物館藏

河津窯白釉剔花童子鞠毬圖枕 金 捐贈 山西省萬榮縣博物館

河津窯白釉剔花童子鞠毬圖枕局部

河津窯三彩童子戲蓮紋枕 金代 發掘 山西省芮城縣博物館藏

晉東南地區窯場

白釉劃花詩文枕 金-元 山西省侯馬市農業生產資料公司M5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藏

晉東南窯場白地黑花山水紋橢圓形枕 元代 山西省長治市郊區山門出土 山西省長治博物館

白地黑花小口鼓腹瓶 元代 1989年山西省朔城區第四中學M1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平朔考古隊藏

晉東南窯場白地黑花卧女枕 金代 山西省河津市博物館藏

山西窯褐彩雁銜蘆紋虎枕 金代 1996年山西省長治縣郝家莊金貞元三年(1155年)墓出土 長治市博物館藏

晉東南窯場三彩枕 北宋 舊藏 山西省長治博物館藏

晉東南窯場三彩枕局部

晉東南窯場黃釉卧女枕 金代 1978年長子縣金墓出土 山西省長治博物館藏

紅綠彩瓷器

位於山西省長治縣八義村一帶的八義窯,以金代紅綠彩著名。運用工筆、寫意和沒骨法,用紅、綠、黃等彩勾畫,色彩濃翠紅艷。紋飾多為折枝花草、禽鳥、魚紋等,繪於盤碗中心、寥寥幾筆,信手拈來,生動自然。

白釉紅綠彩碟 金代 1965年山西省侯馬市H4M102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藏

紅綠彩缽 金代 2002年山西省長子縣碾張關村出土 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博物館藏

白釉紅綠彩花卉紋碗 元代 山西省汾西縣劉用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白釉紅綠彩小人俑 元代 2004年山西省翼城縣南灣鄉原村 元至正六年(1346年)M1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藏

山西出土耀州窯瓷器

耀州窯青釉孩兒枕 金代 2001年出土 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文物館藏

耀州窯青釉孩兒枕局部

耀州窯青釉刻雙鴨水波紋碗 北宋 山西省河曲縣五花城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耀州窯青釉刻牡丹花紋碗 北宋 山西省河曲縣五花城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耀州窯青釉折枝牡丹紋盤 金代 1982年徵集 山西博物院藏

耀州窯青釉注碗 北宋 1986年山西省平定縣官道溝出土 山西省平定縣文物管理所藏

山西出土定窯瓷器

定窯白瓷葵口碗 北宋 1986年山西省平定縣官道溝出土 山西省平定縣文物管理所藏

定窯白瓷折腰盤 北宋 1986年山西省平定縣官道溝出土 山西省平定縣文物管理所藏

定窯白地剔褐花花卉紋枕 金代 1994年山西省平定縣西關村M2出土 山西省平定縣文物管理所藏

定窯白地剔褐花牡丹紋枕 金代 2002年山西省平坦鎮坡頭煤礦出土 山西省陽泉市郊區文物管理所藏

白地劃花枕 金代 1994年山西省平定縣西關村M2出土 山西省平定縣文物管理所藏

定窯白地褐花蓮荷紋枕 金代 1994年山西省平定縣西關村M2出土 山西省平定縣文物管理所藏

山西出土鈞窯瓷器

鈞釉碗 金-元 發掘 山西省聞喜縣博物館藏

鈞釉碗 元代 舊藏 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館藏

月白釉碗 元代 1958年山西省大同市馮道真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天青釉盤1958年山西省大同市馮道真墓出土 山西博物館藏

鈞釉紅斑花口盤 元代 1959年山西省大同市西郊M31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山西出土其它窯場陶瓷

大同青磁窯黑釉剔花捲草紋小口墰子 金代 1955年山西省天鎮縣夏家溝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新安窯珍珠地劃花牡丹紋枕 北宋 山西省平陸縣集津倉遺址出土 山西省平陸縣博物館藏

白瓷折沿刻花爐 北宋 1995年山西省臨猗縣仁壽寺北宋塔宮出土 山西省臨猗縣博物館藏

白瓷盤 金代 1965年山西侯馬市HIM101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藏

白瓷盤墨書局部

白瓷酒台 宋代 1964年山西侯馬市平陽廠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藏

綠釉注壺 北宋 山西省芮城縣出土 山西省芮城縣博物館藏

當陽峪窯三彩蕉葉紋枕 金代 1984年長治市纖維板廠金墓出土 山西省長治市博物館藏

當陽峪三彩花卉紋枕 金代 1984年長治市纖維板廠金墓出土 山西省長治市博物館藏

三彩童子戲蓮紋枕 金代 1965年山西省侯馬市H4M102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藏

展覽現場

黑釉碗 元代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移交 山西博物院藏

黑釉兔毫直口碗 元代 1964年山西省曲沃縣西陽M1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藏

黑釉碗 遼代 舊藏 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館藏

黑釉鐵鏽花罐 元代 1992年山西省朔州市農業局公寓窖藏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平朔考古隊藏

絞胎瓷盤 金代 1992年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酒廠出土 山西省汾陽市博物館藏

絞胎瓷盤局部

絞胎瓷碗 金代 1992年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酒廠出土 山西省汾陽市博物館藏

再次感謝主辦單位策展高質量的展覽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文章中如有文字及相關錯誤請指正

如有需要轉發圖文請註明圖片來源及展品的相關收藏機構

如有需要相關展品的高清圖片,請聯繫滿倉

你可能還喜歡

觀 心藝 術 生 活

ID / guanxin-life

發 現 生 活 本 來 之 美

喜歡就點個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心藝術生活 的精彩文章:

知其美,更知其因何為美

TAG:觀心藝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