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讓我見你最後一面,溫暖說再見
昨日,北京的天空上,天宮一號如約出現了。
事實上,自2016年起,已經超期服役的天宮一號完成了它的全部歷史使命。在完成與三艘神舟飛船交接各項航空實驗任務之後,在生命的末尾,終止了數據服務,主動脫離軌道。
而今晚,將是我們最後一次看到墜落中的天宮一號。
天宮一號是中國歷史上首個空間實驗室和目標飛行器,2011年,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由此,我們國家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自主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同年11月,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對接,天宮一號完成了它的首要使命。
2012年6月,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我國3位航天員首次進入在軌飛行器。
2013年6月,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順利完成了自動交會對接。
在運行期間,天宮一號不僅完成了與飛船的對接,更有多位航天員曾在此生活與工作,進行空間科學實驗研究。
天宮一號名字的來源
天宮一號的命名可能根據以下幾點:
希望宇航員們在太空中生活的地方能與宮殿一樣舒適。
人們把住得最舒服的地方叫做宮殿,而將空間實驗室命名為「天宮」,則是希望宇航員們在太空中生活的地方能與宮殿一樣舒適。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工程師王菡
第二,具有中國特色,與「神舟」、「嫦娥」相呼應,有一種真正的空間站雛形的概念。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實驗室系統副總設計師白明生
「天宮一號」的名字讓人聯想起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大鬧天宮。此外,「天宮」是中華民族對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因此,以「天宮一號」為目標飛行器命名,會很好地得到國人的共鳴。
天宮一號的主要任務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作為交會對接的目標,與神舟八號配合完成空間交會對接飛行試驗;保障航天員在軌短期駐留期間的生活和工作,保證航天員安全;開展空間應用(包括空間環境和空間物理探測等)、空間科學實驗、航天醫學實驗和空間站技術實驗;初步建立短期載人、長期無人獨立可靠運行的空間實驗平台,為建造空間站積累經驗。
天宮一號的發射標誌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即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及建立空間實驗室);同時也是中國空間站的起點,標誌著中國已經擁有建立初步空間站,即短期無人照料的空間站的能力。
天宮一號的發射背景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實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即「921工程」,在「921工程」設計之初,便確定了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即:
第一步,實現天地往返,航天員上天並返回地面;
第二步,實現多人多天飛行、航天員出艙和太空行走、飛船與空間艙的交會對接等多項任務,並發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
第三步,建立空間站。
所有人都曾有過這樣的夢想——我要是能飛該多好。
如果我們能自由飛翔,我們就能俯瞰江河、叢林、沙漠,還有無邊無際的滄海。如果我們能飛得比這更高,會怎麼樣呢?如果我們能飛離地球,從另一個視角欣賞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到宇宙的深處遨遊,又會如何?
現在即便我們不像漫畫書中的超級英雄那樣擁有上天入地的超能力,也能完成這個夢想了。
在我們生活的年代,人類建造並發射了航天器,從而使我們得以了解和探索到宇宙的奧秘。
年復一年,世代更替,有賴於新科技的發展和新的思考方式,我們觀察宇宙的方式不斷地演進著,我們觀察遙遠時空中的恆星與星系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我們擁有了空間望遠鏡和行星際探測器,它們從數百萬公里外向我們發回信息,這些信息被我們接收到後,成為我們所見的那些絕美影像。
以上部分圖文出自《太空全書》,有改動。部分圖文來源於網路,轉載請註明來源《太空全書》。
TAG:北京紫圖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