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聯新規引發球員不滿 林丹直言並未讓羽毛球變好
體壇+記者李婷報道
德國羽毛球公開賽激戰正酣,但球員們對於發球新規的吐槽卻成為了這次比賽的主旋律,無論是發球還是強制性參賽,世界羽聯近期的一系列改革都讓球員怨聲載道,那麼在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前,世界羽聯是否也應該聆聽來自運動員的心聲?
去年11月,世界羽聯在牙買加召開的年度大會上通過了發球新規則,要求運動員在發球時擊球點的高度不能超過1.15米,本周開戰的德國羽毛球公開賽就成為了這項新規的首個試驗田,就像新規剛剛發布時就遭到質疑一樣,真正在比賽中面對新規則的挑戰,運動員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林丹在賽後就髮長文表示:「作為球員的我挺無奈的。今年德國開始推行新發球規則,很多球員都被判罰違例,我也被判了。現在比賽的重心不再是球員,裁判他們能直接導致比賽的走向。世界羽聯你們又想幹嗎?你們改發球的規則意義在哪裡?是為了羽毛球變得好?說句心裡話,一點也沒有。」
林丹的發聲只是一個代表,其實早在2017年4月,世界羽聯一開始是決定將發球高度定位1米1的,當時丹麥名將阿塞爾森就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自己蹲在地上和跪在地上發球的姿勢來表達自己對於發球規定的不滿,只不過他的抗議完全不奏效,到了現在的德國公開賽,1米1的高度反而提高到了1米15了。
世界羽聯在本賽季其實制定了一些列的新規,除了發球高度外,對於高排名選手的強制性參賽更是引得諸多名將不滿。其規定是世界單打前15和雙打前10的選手必須至少參加12站比賽,如果不能完成,就要面臨巨額罰款。
即將36歲的李宗偉就表示:「如果必須參加12項巡迴賽,意味著今年我要打19站賽事,即使年輕的時候我也做不到。」於是大馬一哥乾脆直接退出年初的一些賽事,無視罰款。阿塞爾森也表示:「如果一位球員一年參加20項賽事,身心都會非常疲累,也肯定會增添更多傷勢,但很遺憾,羽聯卻不想改變。」
其實世界羽聯的改革一直以來都會受到球員和協會的質疑,在2015年中國羽毛球公開賽女單半決賽中,王適嫻右膝受傷,卻帶傷與李雪芮完成了比賽,李雪芮賽後就表示:「世界羽聯規定,比賽如果在同一支球隊的隊友之間進行,參賽球員不能選擇退賽,如果有人選擇放棄比賽,則比賽雙方都不會得到相應的國際排名積分。」
李雪芮認為:「我覺得世界羽聯可能還是要考慮我們球員在賽場上的具體情況,出現這種急性傷,仍然被要求繼續堅持比賽的話,很容易造成運動員的二次受傷。」可見,世界羽聯從之前到現在的眾多改革,並沒有考慮到運動員的實際情況,更沒有在他們中間做過調研。
如果說只是某項改革得到某個運動員的質疑,那或許只是某一個新規定和某一名球員單方面的問題,但諸多改革都沒能得到參賽球員的支持,世界羽聯是不是應該進行反思,在做各種改革之前,是不是應該和運動員進行一些商討,來聽聽來自運動員的聲音呢。
※瓜帥喊窮:曼城花不起1億買人 足總杯重賽該取消
※小威復出首秀告捷!移動受限發球優勢成獲勝關鍵
TAG:體壇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