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工夫茶,武夷茶對世界的另一項貢獻

工夫茶,武夷茶對世界的另一項貢獻

眾所周知,烏龍茶與紅茶兩大茶類的製作技藝是武夷茶對世界的貢獻,但大家也許並不知道,作為這兩大茶類衍生出來的工夫茶及其文化,又是武夷茶對世界的另一大貢獻。

圖解工夫茶演變

康熙年間崇安縣令陸廷燦《續茶經》引王草堂《隨見錄》記載:「武夷茶,在山上者為岩茶,水邊者為洲茶。岩茶為上,洲茶次之。岩茶,北山者上,南山者次之。南北兩山又以所產之岩名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另一任縣令劉靖《片刻餘閒集》記:「岩茶中最高者曰老樹小種,次則小種,次則小種工夫,次則工夫,次則工夫花香,次則花香……」梁章鉅《歸田瑣記·品茶》記:「山中以小種為常品,其等而上者曰名種,此山以下所不可多得,即泉州、廈門人所講工夫茶。」董天工《武夷山志》載:「第岩茶反不甚細,有小種、花香、工夫、松蘿諸名。」郭柏蒼《閩產錄異·茶》記:「又有就茗柯擇嫩芽,以指頭入鍋,逐葉卷之,火候不精,則色黝而味焦,即泉漳台摩人所稱工夫茶,瓿僅一二兩,其製法則非茶師不能。」由此可見,當時的岩茶和今天的岩茶概念不同,當時純粹是「產區」的概念,而今天指的是茶類(產地、工藝)的概念。當時的小種是岩茶的一個品類,也不像今天明確屬於紅茶。此外,當時的武夷茶中還有一個品類較高的茶——工夫茶。

武夷茶工藝→武夷茶品類

以「工夫」來描述茶,最早出自釋超全《武夷茶歌》中「心閑手敏工夫細」,意思是費時、費工,技術含量高,於是,這種頗費工夫做出來的茶被稱為工夫茶。因而,當時的工夫茶是武夷茶的一個品級。根據郭柏蒼《閩產異錄·茶》所云,工夫茶首先要選擇嫩芽為原料;「以指頭入鍋,逐葉卷之」,類似武夷山紅茶傳統製作流程中的過紅鍋工藝;而且講究火候;只有茶師才能做得好。分析其語境,和今天的紅茶製作工藝頗為接近。

清代,武夷茶暢銷海外,極大地帶動了鄰近地區茶葉的生產和銷售。各地為了更好地借武夷茶之名進入市場,紛紛效仿武夷茶製法,於是派生出了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等武夷茶體系之外的工夫茶,它們後來被界定為紅茶的一種。由此反推,當時的工夫茶極有可能是武夷茶中被今人稱為紅茶的茶。1989年,當代「茶聖」吳覺農先生在給桐木村茶農江素生的信中寫道:「紅茶過去亦稱『工夫茶』,從採摘起到萎凋、發酵、乾燥止,要很多『工夫』……」再次證實了這一點。

武夷茶品飲方式

工夫茶創製出來後,與之相應的品飲方式也應運而生。乾隆時期才子袁枚在《隨園食單》記載:「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濃苦如飲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幔亭峰、天游寺諸處,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遂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餘甘。一杯之後,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這所記載的武夷茶品飲方式和今天工夫茶飲用方式完全一致。該文也是迄今發現最早記載工夫茶品飲方式的資料。

當時,武夷茶的岩主、制茶師、經營者大都是閩南人,他們很快又把工夫茶及其品飲方法傳播回了老家閩南地區,使得工夫茶成為閩南人最喜愛的茶品。當時武夷茶產量很低,除了出口,閩南及其相鄰的潮汕是最大的消費地。也因此,閩南人和潮汕人品飲武夷茶最為講究,最為專業,最顯工夫。乾隆31年(1766)時任永安知縣的彭光斗,在《閩瑣記》中記載:「余罷後赴省,道過龍溪,邂逅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爐活火,烹茗相待,盞絕小,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客閩三載,只領略一次,殊愧此叟多矣。」民國二十年的《廈門志》「雜俗」載:「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壺必曰孟公壺,杯必曰若琛杯。茶葉重一兩,價有貴至四、五番錢者。文火煎之,如啜酒然。以餉客,客必辨其色香味而細啜之,否則相為嗤笑。名曰:『工夫茶』。」他們漸漸地把沖泡、品飲工夫茶的方式和過程簡稱為工夫茶,從此工夫茶從武夷茶的一個品類被延伸為武夷茶的沖泡和品飲方式。

烏龍茶品飲方式

由於武夷茶大量出口,價格昂貴,閩南人逐漸效仿岩茶製法,製作出了閩南烏龍茶(安溪鐵觀音),誠如釋超全《安溪茶歌》所載:「溪茶遂仿岩茶樣,先炒後焙不爭差。」後來,由於一衣帶水的地緣、習俗關係,烏龍茶製法又傳入了潮汕和台灣,催生了潮汕烏龍(鳳凰單樅)和台灣烏龍。

同時,與之相配套的泡茶法——工夫茶也在這些地方落地生根,發揚光大。連橫在其《雅堂先生文集》「茗談」記:「台人品茶,與中土異,而與漳、泉、潮相同,蓋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

乾嘉文人俞蛟《夢廠雜著·潮嘉風月》「工夫茶」記:「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緻。爐形如截筒,高絕約一尺二三寸,以細白泥為之。壺出宜興窯者最佳,圓體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許。杯、盤則花瓷居多,內外寫山水人物,極工緻,類非近代物,然無款識,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爐及壺、盤各一,惟杯之數,同視客之多寡。杯小而盤如滿月。此外尚有瓦鐺、棕墊、紙扇、竹夾,制皆朴雅。壺、盤與杯,舊而佳者,貴如拱璧。尋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將泉水貯鐺,用細炭煮至初沸,投閩茶於壺內沖之,蓋定復遍澆其上,然後斟而細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為清絕。……今舟中所尚者,惟武夷。」

自此,工夫茶不再專指武夷茶的沖泡與品飲方法,而拓展到了烏龍茶類的沖泡與品飲方法,但最被推崇的茶仍然「惟武夷」。

茶既是解渴的飲料,也是休閑的載體,武夷茶讓工夫茶成為「有米之炊」,其根本原因除了岩茶固有的豐富內含物,還由於發酵和炒焙的製作工藝增強了茶的耐泡度(濃厚度)。這種耐泡度適合多次的釋放,無形中延長了沖泡和品飲的時間。因此,人們找到了一種可以盡量減少苦澀感,同時適應耐泡度的沖泡方式。這種沖泡方式,首先不能讓茶葉長時間浸泡,以免苦澀;其次,由於茶湯濃厚,適合小口品啜;再次,由於茶湯量大,適合多人分享。於是,就發明出了一套用一個小壺泡茶、多個小杯供多人共同品飲的泡茶方式——工夫茶。工夫茶最大的特點是分享功能,因此成為一種獨特的交友和休閑載體。

現代智能泡茶機

工夫茶是對武夷茶的演繹和拓展,得到了閩南人、潮汕人、台灣人以及華僑的進一步完善和傳播,其分享功能、休閑功能、待客功能、表演功能越來越齊全,影響面越來越廣泛,如今已成為各大茶類都常用的沖泡品飲方式。特別是被台灣茶人編排和拓展後,形成了具有表演性質的工夫茶藝,數十年來風靡全國。此外,工夫茶傳入歐洲後,被演繹成了下午茶,成為西方人一種日常的休閑方式。

由此可見,工夫茶有一個清晰的演變過程。首先是指武夷茶精工細作的工藝;其次指武夷茶的一個品類;再次指武夷茶的品飲方式;後來指烏龍茶類的品飲方式;最後被推廣為全茶類的品飲方式。此外,武夷茶中的工夫茶製作工藝傳播到各地後,形成了各地的工夫紅茶,如閩紅三大工夫、祁紅工夫、滇紅工夫、寧紅工夫等。2008年,紅茶國家標準(GB/T 13738-2008)出台,工夫紅茶與紅碎茶、小種紅茶構成中國紅茶的三大類。

因此,工夫茶也是武夷茶對世界的另一大貢獻。

(摘自《岩韻——武夷岩茶人文地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孟瑤黑髮茶真的可以
喝茶到底是養生還是傷胃?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