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餐桌內外的風景

餐桌內外的風景

餐桌內外的風景

——觀《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隨想

作者:著名文化歷史學者、考古學家,《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總顧問 王仁湘

一、舌尖3為什麼要從大灶鐵鍋講起?

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開播,我們在欣賞美味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悠久傳統延展的軌跡。那一刻,打開電視機,也許你期待著美味撲鼻而來,也許你有些許失望,說好的美味哪兒去了,怎麼首先冒出來的是鍋灶刀砧和罐子盤子呢?

美食不可辜負,美食來之不易。人間煙火,是一個大發明。煙火為人世造出熟食滋養,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格進化與智力發育。烹調改變了人類的飲食傳統,也改變了人類自己的容顏,從此與動物完全區別開來。

面對不斷獲得的新食料,烹飪術在不斷更新發展完善,早期科學正是在這樣的動能中不斷發展,文化傳統也逐漸形成。如何烹調,與如何治國可以相提並論,治大國若烹小鮮。如何進食,與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是一般道理,禮始諸飲食。

飲食的用處,不僅是果腹止渴,也不僅是滿足個體的需求,你要跟隨這個時代與社會努力加餐飯。如果你是一個知性食客,餐桌內外,都有你值得欣賞的風景。你在餐桌上享受的美味,不要期望在電視里能給你真實的回味,而你能在電視上得到的,又恰是你在餐桌上享受不到的美食生產過程,想一想,是很值得的。

哪一款美味不是經歷了許多的歲月,經歷了許多的辛苦與智慧,才來到了我們的舌尖上?這些歲月留下的故事,我們要細細回味。

二、新石器時代的人們就有廚房了!

人天天都要飲食,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懂飲食,做一個知味者,很難。正所謂「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這是孔子的話。如何才稱得上知味者,想來除了知味中味,還得知味外味,要當上這個行家並不容易。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廚師們的看家本領,是調味,這並沒有錯。但卻會常常忽略廚師們的功夫,也表現在味外之味的掌控。比如刀工,比如火候,這就涉及灶與火的掌控。這次「舌尖三」開篇即講鍋灶刀火,應當是從這方面考慮的。我們只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巧婦當廚,無米不成,其實無有炊具,沒有合適的炊具,也是不成的。

灶是標準烹調的重要設備,這次的首集讓觀眾見識了河南三門峽地坑院的穿山灶,是一個巧用火候的創造。這讓人想到阿慶嫂唱出的「七星灶」,那是燒茶水用的。四川出土漢畫上有多孔灶,那是煮鹽用的。河南出土漢畫上的多孔灶,還有廣州漢墓出土不少多釜灶,那是烹調用的。

新石器時代已經有爐有灶。生活在關中地區的仰韶文化先民,已經有了穩固的定居傳統,一座座簡陋的房屋既是卧室兼餐廳,同時又是廚房,沒有更多的設備,但幾乎無一例外都有一座灶坑。黃河上游的馬家窯文化先民常在室內建雙聯灶和三聯灶,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有三聯排灶。

新石器時代的火灶多為凹入地面的灶坑,或者稱為火塘。火塘在中原地區沿用到了青銅時代,不過那時高台火灶已經出現。高台火灶的使用至今已有了近3000年的歷史,儘管燃料有柴草、煤塊、天然氣這些品種的改變,灶台形狀變化卻並不很大。

三、「舌尖3」拍攝了人類最早的炊具,竟然是「石板燒」!

人類最早製作的炊具,是直接選取自然材料,石板石塊可能是最常用的材料。古今所見的「石板燒」,起源一定很早,早在陶器發明之前。這次「舌尖3」表現現在一些少數民族仍有用石板烙餅的,這是遠古遺風。還有些民族有用燒熱的石塊燙熟食物的歷史,或以獸皮為鍋烹煮食物。這些無陶烹飪法,在世界上許多民族中都有例證,可以肯定是人類早期烹調採用比較普遍的方式,原始的美味大餐正是通過這些原始的方法烹成的。

新石器時代穀物成為主要食物,但是如何食用,成了一大難題。穀物一般不宜於生食,起初大概是將穀粒放在熱石板上烤熟,或放在竹筒中烹熟,這當然並不是理想的吃法,人類還在尋求烹飪穀物的新方法,陶器的發明正是這種迫切尋求的結果。

四、廚師與刀

廚師的一把好菜刀,就好比是戰士的一桿好槍。

菜刀的樣式各地不同,也隨功用的不同而不同。在電視中我們看到了好刀要用好鋼,這是鐵刀鋼刀,是鐵器時代的廚刀。同處鐵器時代,漢代的刀形與今天明顯不同,那是一種條形長刀。

在銅器時代,廚人所用的最好的是銅刀,也已經見到長條形刀,有時還鑄有流行紋飾。

再往前是石器時代,最好的廚刀一定就是石刀了。發掘山西襄汾陶寺文化遺址時,發現了一些木俎,俎上放有石刀、豬排或豬蹄、豬肘。木俎小而低矮,可以想像得出當時長於烹調的主婦們,操作時一定也坐在地上。漢代廚人仍是以這個方式作業,出土的許多庖廚陶俑全是蹲坐地上,面前擺著低矮的俎案,俎上堆滿了生鮮食料。

要記住廚師的刀,請記住《新五代史·吳越世家》上的這個故事:身為越州觀察使的劉漢宏,被敵軍追殺時「易服持膾刀」,而且口中高喊他是個廚師,一面喊一面拿著廚刀給追兵看,他因此矇混過關,免於一死。廚師,那時可是地位很高也很保險的一個職業。

五、中國人幾千年前就進入了自己的「蒸汽時代」

在電視中說到了甑和蒸籠,隨處可見的這麼平常的廚具,也值得說道么?

當然值得,而且覺得片子中說得還不透徹。要知道蒸食技術傳統在中國烹飪中有悠久的歷史,這個歷史至少可以上溯到史前時代。對於中國蒸食技術的起源與早期發展,古代文獻記載沒有保留更多的研究證據,魏晉譙周撰《古史考》,說「黃帝始烹谷為飯,烹谷為粥。黃帝作瓦甑」。烹谷為飯和發明飯甑,這說法也只是提供了一個傳說證據,或者只是一個推論,對於蒸食傳統的起源情形,我們依然不甚了解。不過我們從大量考古提供的證據出發,可以論定烹谷為飯出現的歷史能夠早到距今8000多年前。

蒸法是東方烹飪術所特有的技法,西方古時烹飪無蒸法,直到當今歐洲人也極少使用蒸法。西方人18世紀發明了蒸汽機,人類由此進入蒸汽動力時代,東方早在史前時代即已進入了自己的「蒸汽時代」。

還要知道,你也許姓曾,那就更要關注「甑」,這個姓的寫法與甑有關。古代還有曾國,也與甑有關。曾字的象形正是來自「甑」,上面的兩點是蒸汽,下面是俯視的分格甑形。

六、泡菜的歷史

酸酸的泡菜,在「舌尖3」反覆出現,有四川泡菜,也有東北酸菜。

其實烹調並不只限火熟之法,涼拌、腌漬、酵制、糟制、糖漬、風乾等多種方式,都可以熟制食物。

據《周禮》所記,周天子所享用的肴饌多達100品以上,所需醬料也多達100品以上,這些醬不少就是冷烹所得的調味品。還有所謂「七菹」等,即是菜蔬所泡製的鹹菜或酸菜等,都是周王食案和祭案上的必備之物。

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解「菹」為「酢菜」,酢菜即酸菜。漢代考古確已發現不少泡菜壇實物,那時的泡菜壇與現代的並無多大區別,都是平底大腹和雙唇式口沿。雙唇間用於盛水,加蓋後能阻斷壇內外的氣流,利於乳酸發酵。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泡菜壇的出土地點全都在黃河以南,又以江南為多。這表明泡菜是古代南中國人的常食之物,我們也許由此可以推斷出泡菜的發明者當生活在南方。周王所吃的酸菜,是否用泡菜壇泡成,製作者是否是南方的庖人,現在我們還無從知曉。

不論是酒足飯飽之後,還是在飢腸轆轆之時,嚼上幾口鮮嫩酸脆的泡菜,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好的泡菜惹人嘴饞,好的泡菜壇也會惹人眼饞。

七、小吃的歷史

最美的味道,都沉澱在故鄉。故鄉的味道,媽媽的味道,那是兒時的記憶,也是歷史的記憶。誰都會說自己的家鄉好,山好水好,風物民情無一處不好,最好的還是那熟識的鄉味。

鄉味的天天品嘗,就是一種傳統的熏陶過程,慣了,也愛了,不易改變了。在「舌尖3」中拍攝的小吃,就散發著不同地域不同節令的香味。小吃在古代最初稱為小食,是正餐之外的輔食。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小食」又並不具體指小吃與點心,而是指與正餐不同的早餐或加餐,是一個表述「餐時」的特定名稱。

按照烹飪史家們的說法,小食是一種小分量的食品,以有無湯汁作區別,如有湯則稱為小吃,如無湯就是點心,這當然是現代人所作的分別。其實在古代,小吃與點心並無明確分別,或者本來就是一事兩說,通指正餐之外的飲食,並沒有具體指稱何種食物。宋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曾對「點心」一詞作過考論,他說那時通常「以早晨小食為點心,自唐時已有此語」。唐代人已將隨意吃點東西稱作「點心」,早晨的小食也可稱為「點心」,點心的說法看來是唐代時的發明。我們現在將吃早餐說成吃「早點」,這是早晨的點心,與唐代時的說法沒有明顯區別。

現代將小吃與點心區分得非常明白,小食一語已不再流行,而且也不再像古代那樣,指早餐或是某種加餐。不過現代語彙中的「早點」一詞,顯然與古代「點心」一詞有語源關係。早點也具有雙重語義,可以指早餐的食時,也可以指早餐食物本體。

八、「舌尖3」里講的煎餅餜子不得了

在現代城裡人看來,煎餅是一種小吃,自家樓下的煎餅最對胃口,但在很多地方它其實是當正餐享用的。

煎餅的歷史,比我們想像的要久遠。從考古發現看,古代中國用鏊的歷史相當悠久,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以前,這也就說明煎餅的起源,不會晚於距今5000年前。有可能更早,因為陶鏊已是很成熟的烙餅器具。

煎餅是一種麵食,也是最有歷史感的麵食。過去一些學者認為古代中國是粒食傳統,麵食傳統起源較晚,可能漢代才較為普及。有些文章還認為中國的麵食技術是漢代自外域傳入的,這些說法顯然過於保守了,我們由煎餅認定新石器時代就有烙煎餅的陶鏊,說中國古代沒有麵食傳統的觀點也就不攻自破了。

煎餅也是極有文化感的麵食,可以充饑,還可以補天,可以陪我們度過佳節,用處真大。再想想宋人那「一枚煎餅補天穿」的詩句,又想到「民以食為天」的古訓,煎餅還真就是補天的好材料。煎餅也在不斷變化改良中,有新的樣子,有新的口味,它還會是我們飲食中不能缺少的角色。

九、「舌尖3」里講的「宴」到底是怎麼來的?

筵席,是社會化的進食活動,也是一個短時的社會縮影,它有象徵性的菜品作支撐,更有許多行為規範標準,這謂之禮食。

筵席自有來歷,孔子說過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就是說的那時的筵宴之禮。古人席地而坐,有鋪在地上供人坐的墊席。設席每每不止一層,緊靠地面的一層稱筵,筵上面的稱席。後來的「筵席」,正由這坐席而來,而現代還沿用的酒席、席位、坐席、入席等等辭彙,也都是與此相關。

在漢墓壁畫、畫像石和畫像磚上,經常可以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飲場面。低矮的食案是適應席地而坐的習慣而設計的,從戰國到漢代的墓葬中,出土了不少實物,以木料製成的為多,常常飾有漂亮的漆繪圖案。

十、誰說「金韲玉膾」非得用鱸魚?

《宴》這一集,設定了文會宴的內容。文會宴是文人墨客的宴集,本不在意吃什麼。當然偶爾也會出現幾道具有特別創意的菜肴,藉以抒發雅興。

這次再現的文會宴,重在表現一些復古的特色菜品,沒有吟詩作畫的場面,多少有些遺憾。這其中有預備用太湖鱸魚烹制的「金韲玉膾」,由於沒有鱸魚而變通它魚為食材,讓觀眾多少有些失望。其實這道菜原本並不強調用鱸魚為食材,能作膾的魚也都是可以入選的。

如果是以張翰故事為背景,與鱸魚膾相配的應當有蒓羹才是。蒓菜即水葵,南方許多地方都有出產,以吳中所產為美。蒓菜嫩葉為美,與鱸魚同釜,名為「蒓羹鱸膾」,為至上妙品。西晉文學家張翰,本在洛都為官,秋風一起,思鄉心切,想起了吳中菰菜、蒓羹、鱸膾,捲起行囊,辭官回到江南。他的辭官,避殺身之禍是真,思蒓鱸之美也是實。

北京如今只能吃到罐頭包裝的蒓羹,味道也是非同一般,鮮蒓之味當更足。有了這種體味,再讀白居易「秋風一箸鱸魚膾,張翰搖頭喚不回」(《寄楊六侍郎》)的詩句,那感覺就明顯不同了。

如果製成一道蒓羹鱸膾來,也許就更契合張翰故事了。

十一、舌尖3里為什麼要用一集說中醫中藥?

將食養列為一個專題拍攝,創意很好。無病食養,有病食治,以膳當葯,以葯入膳,這是很久遠的傳統。

人體健康的保證,日常依靠合理的膳食,一旦生病,則要依靠醫藥治療。我國自古就有以食當葯和以葯當食的傳統,這就是時下說得較多的食療和葯膳。

古人在長時期的實踐中,形成了比較科學系統的飲食保健理論,所總結出來的許多飲食宜忌和配餐原則,也都是屬於這個範疇的內容。「葯食同源」,食物一般都有一定的藥理作用,但較為平和,不易為人注意,以食當葯防病治病,是中國古代醫學取得的一個偉大成就,也是中國古代飲食文化一個突出的優勢。(王仁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小年夜包廂里吃火鍋不料煤氣中毒,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台灣高雄便當店氣爆 20人傷3人重度灼傷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