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樣的朋友你值得交
前日,閨蜜找我抱怨,說她家孩子最近染上了一些不好的習慣。原來挺乖巧的一丫頭,自打認識了樓上新住戶家的孩子,就變成了一個瘋丫頭。一天到晚,鬧騰個不停,有時候還爆粗口,甚至還學會了和她頂嘴。
這事讓她苦惱不已。她說自己本來是個很開明的媽媽,不想去干涉孩子交朋友的自由。但看著孩子一天天「變壞」,自己很是擔心。
這事我也遇到過。兒子中班的時候,和一個剛轉校過來的孩子成了好朋友後,行為舉止就有點朝「壞」的方向發展。以前,兒子和女兒起了矛盾,嚷嚷幾句也就罷了。可有一次,兩人因為一個玩具起爭執,兒子竟然揮拳打了女兒。
後來我找准機會和兒子很認真的聊起了他的好朋友。我告訴孩子,快樂的事情分享給別人,自己可以收穫雙倍快樂。在我的誘導下,兒子告訴我,之所以喜歡和那個孩子玩耍,是因為那個孩子的想法太新鮮太刺激了,那個孩子所說所做的都是他以前沒有經歷過的。
我瞬間明白,在孩子的眼裡是沒有「好壞」之分,他們只是趣味相投,甚至只是處於模仿期的孩子所做出的「模仿」。
實際上,孩子也沒有「好壞」之分,重要的是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的行為。
兒童心理學專家莫倫·歐布拉博士指出,從兩三歲起,孩子就開始考慮如何與朋友交往了。
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三歲之前,重要的社交是和父母打好關係,從爸爸、媽媽這建立起依戀、衝突、交往等社會規則。但是三歲之後的孩子,社交的重心就會慢慢轉移到同伴的交往上去,這一時期的交往對於孩子發展的作用雖然說是父母無法取代的,但卻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
作為父母,我們不可能一輩子盯著孩子,去為他篩選朋友。面對初識世界,看什麼都很簡單美好的孩子,我們應該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擇友」標準,引導孩子多交積極向上的朋友。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在孩子交友初期,給出怎樣的正確引導呢?
交志趣相同的朋友
小孩子和大人一樣,交朋友也是有很多講究的。通常,兩個孩子之所以能夠成為朋友,他們之間一定存在一個相同點,而多數時候,這個相同點就是一個相同的喜好。
期初,女兒很是排斥舞蹈課,但自從她班上另外一個女孩也報了舞蹈班後,她逐漸喜歡上了跳舞。後來我從女兒的口中了解到,她倆是很好的朋友,平時喜歡在一起研究數學題。數學是她們之間共同的愛好,成了連接她們之間的橋樑。
而女兒並不是不喜歡跳舞,只是她覺得一個人跳舞很是無趣,直到遇到自己的好朋友,她才覺得跳舞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交有趣的朋友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多引導孩子和那些活潑開朗的小朋友一起玩,這樣有利於孩子的性格塑造。
女兒班上有個性格內向的男孩,平時大家都不怎麼和他玩耍。有一次班級遊戲中,女兒得知和他分在了一組,顯得特別委屈,回家找我抱怨。我問女兒為什麼不喜歡和那個男孩一組,女兒說,太沉悶,感覺不歡快。
好的氣氛可以互相傳染,讓人變得興緻盎然,樂在其中;壞的氣氛也可以互相傳染,只不過是讓人一起跟著默默不樂,莫名壓抑。
交有分寸有界限感的朋友
父母要教會孩子界限感。父母和孩子之間要有界限感,彼此尊重。也要告訴孩子遠離沒有分寸沒有界限感的人。
前不久的江歌劉鑫事件,如果江歌能知道交友的界限,不隨意跨越界限,攙和到別人的感情糾紛中去,也不會有悲劇的發生。如果劉鑫是個界限感十分分明的人,不帶著自己的麻煩跨進好朋友的界限以內,這場悲劇也可以避免。
所以,一定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灌輸一種界限意識。讓孩子知道,再好的朋友之間也是有度的。對於那些總是麻煩別人,總是佔小便宜的朋友,要敬而遠之。
交可以成為榜樣的朋友
人的內心深處,都是希望結交比自己優秀的人做朋友,這一點孩子也不例外。
有研究表明,與不同發展水平和成長經歷的同伴進行遊戲的孩子,具有更好的包容性,能夠理解和體諒別人的心理狀態,具有更強的組織和領導能力。
孩子正處在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學習社會行為規則和社會交往技巧的關鍵期。父母引導孩子多結識一些可以成為榜樣的孩子,對孩子的三觀塑造很有好處。從不同的人身上學習,遠遠比父母身上學到的東西要豐富。幫孩子結識一些見多識廣、多才多藝的玩伴,可以擴大孩子的格局,開闊孩子的眼界。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要不然就不會有孟母三遷的故事了。
交善良的朋友
法國作家雨果說:「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於偉大的人。」
一個健康的孩子就好比一棵樹,善良是樹的根莖,正直是樹榦,豐富的情感是生機勃勃的枝葉,只有具備這些品質的孩子,才能結出甘甜的果子。
父母不但要教育孩子成為一個善良的人,也要引導孩子結交善良的朋友。我們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來引導孩子要「擇善而交」,自己扮演不友善,愛欺負人的孩子,與孩子進行互動。孩子通過家長的神情和語言,去感知善良。要讓孩子在角色互動中學會尊重他人,也學會被他人尊重與友好對待,這其實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鼓勵孩子自己交朋友
父母對孩子的引導是一時的,我們對孩子的陪伴也不是一輩子的。而交際能力是我們應該教給孩子的一項基礎社會技能,是孩子開啟社會之門,步入社會的必備鑰匙。
我們對於孩子交友,只可適當引導,切莫強行干涉。平時孩子自己能做主的事情盡量讓孩子自己去選擇。
為了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我們可以邀請小朋友來家裡做客,也可以邀請和小朋友一家外出聚餐或者進行戶外運動、遊玩等等。
繪本作者保冬妮說:「社會性發展對孩子來說太重要了,這是他們一生賴以生存、並找到快樂的基礎。孩子再聰明,智商再高,不會與人交往,生活在自己的小心思里,是活不好的。」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作為父母,我們陪伴孩子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只有教會孩子必備的生存技能,給他一雙展翅雄飛的翅膀,這才是為之深遠的大愛。
幫孩子交朋友,不如教孩子交朋友。
作者:語不惜,自由撰稿人,家庭教育及心理學資深愛好者,專註分享婚姻、情感、育兒知識,理性思考,用心寫文。
TAG:田小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