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類未來在太空中的生活是什麼樣?有個叫「月宮365」的計劃正在做準備……

人類未來在太空中的生活是什麼樣?有個叫「月宮365」的計劃正在做準備……

收聽本檔節目錄音,請點擊文末音頻,其他收聽渠道同見文末

收聽往期節目請在查看「往期節目」或「播出目錄

節目統籌製作:宋宇

你還記得 2015年的好萊塢電影《火星救援》嗎?

零下六十多度的火星地表,空氣稀薄,在沙丘和礫石組成的紅色荒漠中,幾塊孤零零的太陽能電池板 供應著一座恆溫恆濕的實驗站。馬特·達蒙 飾演的宇航員 利用火星土壤和人的排泄物在艙內種植土豆,燃燒聯氨生成水,維持站內水和空氣的循環。他計劃通過種植僅存的12顆土豆,度過等待救援的400多天。

電影中的這個情節,如今正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空間基地模擬實驗艙「月宮一號」里上演。

「月宮一號」當然不是一座宮殿。它坐落在 北航大院南門附近 一座彩鋼板房內,是一個密閉實驗艙,內壁全部由304不鏽鋼無縫焊接而成。除電力供應外,艙內的物質與外界全部隔絕,包括空氣。

2018年1月26號,第二組4名志願者結束了連續200天的密閉隔離生活,走出了這個名為「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的密閉艙系統,另一組志願者接替進入,繼續完成總共365天的全部實驗,因此,這次實驗項目也被叫做「月宮365」。

志願者們比馬特·達蒙幸運。實驗艙內不僅有土豆吃,還有黃瓜、草莓、小番茄,他們還種小麥、大豆、油麥菜,甚至還能自給自足地吃到「肉」。

北航教授、「月宮一號」總設計師劉紅說:「我們的項目早在2004年就開始了。」那時,她剛到北航任教。她此前的專業是 環境保護與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到北航後與航空航天結合,很自然地就瞄準了「地外生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研究。

那時,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已經成功升空,中國已掌握載人航天技術,「嫦娥一號」也開始籌備。當時國際科學界已有討論,未來太空站補給的最佳方式 並非從地球輸送,勢必要開始 地外生存保障技術的研究。

開展這一研究,是想探索在遠離地球的太空環境 達到長期的 完全自治生存,用專業術語來說,叫「閉合度」--就是在密閉環境中循環再生的水平,假如 一個人每天消耗10公斤物質,其中由 生命保障系統 提供的 物質佔比量 越高,則閉合度越高。

此前這一項目的紀錄是由俄羅斯創造的:連續封閉180天,閉合度95%。「月宮365」實驗全部完成後,將創造連續實驗365天、閉合度98%的新紀錄。

這項實驗成果不只應用於月球,火星、空間站,在深海、地下空間、高原和極地都可能有用武之地。

住在自給自足的「月宮一號」里 是什麼樣的體驗?

在這個150多平米的密閉空間中,志願者們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

人類在未來在太空中 到底會怎樣生活?

0309 《報刊選讀》和您共同觀摩:

《模擬太空生存記》

喜歡節目,請鼓勵讚賞

綜合:中國新聞周刊、科技日報、看看新聞

片花錄製:江楓

原文作者:李明子

錄音素材來源:央視、看看視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宇的報刊選讀 的精彩文章:

別忘了,聲音也是演技

TAG:宋宇的報刊選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