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食管癌治療方法

食管癌治療方法

導讀

猶記得那時在醫院看見一八十老人身患食管癌,哀怨離世的情景,生離死別的場景,看著傷感,卻也無奈!看著身邊的人被食管癌奪取生命,即或是人生暮年、垂垂老矣,因病而逝,仍然倍覺痛心,倍感疾病的無情!食管癌面前,有沒有什麼方法能治療它?不妨先看看本文吧!



食管癌主要病機為七情所傷,痰氣交阻,痰瘀互結;或酒食所傷,濕阻內生,津傷血燥;或年老體弱,臟腑虛衰,血竭津枯,致食道狹窄、滯澀、噎塞不通,噎膈乃成。病位在食道,屬胃氣所主,而與肝、脾、腎緊密相關。初期為實證,後期本虛標實,本虛有陽虛、陰虛、氣血不足,標實有氣滯、瘀阻、飲停、氣逆、氣阻、閉結不通等。由虛而致食道阻塞,因阻塞而正氣益虛,二者互為因果。因此,治療應標本兼顧。臨證大法為行氣降逆祛痰瘀、和胃健脾養氣血。







1.行氣降逆祛痰瘀






痰、瘀為食管癌的基本病理因素,痰瘀互結是食管癌的重要病機。痰屬陰性,其性黏滯纏綿,貫穿整個噎膈病程的始終,易留伏遏阻於食管,是噎膈病情纏綿難解的原因。痰留著不去,阻礙氣機,痰氣交阻,故噎膈患者早期可見到吞咽不適、嘔吐痰涎、胸膈痞悶疼痛等症;痰停留食管恆久不化,積為陳痰或頑痰,則病情反覆,逐漸惡化,吞咽困難,梗阻嘔惡日益明顯。



故徐靈胎評《臨證指南醫案》云:

噎膈之證,必有瘀血、頑痰、逆氣,阻隔胃氣。

明確指出噎膈與氣滯痰阻有關。此外,因痰瘀為津液所化,津液耗傷,食管失潤則口乾咽燥,腸失潤澤,故大便乾結,堅如羊屎。病變日久,長期飲食不入,化源告竭,必形體更為消瘦、肌膚枯燥、面色晦滯,若病情繼續發展,陰損及陽,陰陽俱衰,則腎之精氣並耗,脾之生化告竭,必形體羸瘦日甚,或伴有肢體浮腫,病情危篤。




故治療食管癌當圍繞氣、痰、瘀。根據臨床實際,分為以下幾種證型:


①痰氣交阻型

,症見:吞咽梗阻,湯水可下,間或湯水難入,入口即噎,吐痰涎色白,或稀或稠,舌胖苔白膩,脈弦滑。治宜理氣化痰,方用旋覆代赭湯合半夏厚朴湯加減,或予啟膈散。



②痰熱鬱結型

,症見:吞咽梗阻,泛咳涎沫黏稠,色黃白相間,胸滿悶痛,口苦咽干,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治當清熱化痰,方以黃連溫膽湯加減。




③痰瘀互結型

,症見:吞咽梗阻,甚則湯水難下,入口即噎,泛吐涎沫或夾有血絲血塊,或色如赤豆汁,並胸背疼痛,舌暗紫有瘀斑,脈弦澀。治宜活血化痰理氣,方以血府逐瘀湯加減。




④津虧痰結型

,症見:吞咽梗澀而痛,泛吐涎沫量少而稠,咽干不欲飲,胸背灼痛,形瘦膚干,大便乾結,舌紅苔厚而干,脈弦數或細數。治宜養陰生津、散結化痰,方用麥門冬湯加減。




⑤正虛痰實型

,症見:吞咽梗阻,泛吐泡沫狀痰涎,量多清稀,並面色蒼白,或動則氣促,或面浮足腫,或腹脹納呆,或大便溏瀉,舌淡苔白,脈細沉或細弱。治以益氣通陽、健脾逐飲。方可選歸脾湯或右歸丸。





2.和胃健脾養氣血






食管癌病位在食道,為胃氣所主,常與肝、脾相關,多為本虛標實之證。標實為氣鬱、痰阻、血瘀等相互兼雜;本虛為津虧血燥,陰損及陽等,共同形成食道狹窄,津液乾枯,是其關鍵病機。治療以和胃健脾、補養氣血、疏肝和血法論治。《靈樞

·

經脈》云:

脾足太陰之脈

……

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耗損,水濕運化失司,濕聚生痰,氣機不暢,瘀血內生,痰瘀凝結。《金匱要略

·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云:

四季脾旺不受邪。

脾虛則外邪得以侵犯,導致脾失健運升清、胃失腐熟和降,進而胃氣上逆和胃酸反流反覆損傷食道,痰瘀毒結,積而成食管癌矣。治宜和胃健脾,方用旋覆代赭石湯、陳夏六君子湯加減。《內經》謂:

脅肋、胸部、食管均屬肝經絡屬。

若肝鬱則氣結於胸臆而生痰,久則痰結成塊,膠於上焦,道路狹窄,不能寬暢,飲或可下,食則難入,而病成矣。此時在和胃健脾的同時,宜疏肝解郁,方如四逆散、柴胡疏肝散之類。





氣血不足,陽氣虧虛在食管癌病人中較為常見。張景岳認為:

蓋陽結者,正以命門無火,氣不化精,所以凝結於下而治節不行,此惟內傷血氣,敗及真陰者乃有之,及噎膈之屬也。

此乃氣血真陽不足。臨床上如見飲食不下,神疲乏力,形寒氣短,面色白無華,泛吐涎沫,面浮足腫,腹脹,舌淡胖,苔白,脈沉細弱,證屬氣虛陽微者,治以補氣養血、溫補脾腎,方選右歸丸加減。藥用人蔘、党參、黃芪、白朮、茯苓、甘草健脾益氣,半夏、砂仁和胃降逆,熟地、山茱萸、山藥、當歸、枸杞滋腎養血,鹿角膠、杜仲、肉桂溫補腎陽。






九蒸九曬芝麻丸=補腎+烏髮+延年益壽小仙丹



排濕湯:濕氣剋星,原來這麼多病和濕氣有關


紅參氣血湯:補血天下第一方(補氣血不上火)



========== END ==========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號菜單中, 有完整的入門系列, 視頻系列. 歡迎大家學習.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對經方有興趣者, 可加QQ群577262550


厚德載物!草木金石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點擊【底部廣告】支持下小編吧,您的每次點擊都是我前進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國醫大師鄧鐵濤:我對抗生素的思考
如何理解陰陽消長???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