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劉備、關羽,三國演義中的名字為什麼絕大多數都是單字?
三國演義有具體名字的人物中除了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其餘的幾乎都是單字。
如曹操、周瑜、馬超、黃忠、黃蓋、孫權、張飛、關羽、曹丕、曹植、劉備、劉禪、孫堅、孫策、趙雲、袁紹、劉表、陸遜、諸葛亮、魯肅。
其實不止三國時期,整個漢晉時期都流行單字名。
這得從漢代皇室說起。
漢代的皇族多以單字為名;儘管有三位皇帝初名是雙名,但後來都改成了單名。
漢昭帝初名「弗陵」,漢宣帝初名「病已」,漢平帝初名「箕子」,但後來都分別改成了單名「弗」「詢」和「衎」。
這三位皇帝改成單字名就是為了避諱。
漢代避諱,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則特別引人注目,就是《顏氏家訓·風操》中所言:「凡避諱者,皆須得其同訓以代換之。」
所謂「同訓代換」,就是選擇同義或近義之字來避諱。總觀兩漢帝王的國諱,都很一致地採用了「同訓代換」的避諱方法。
為何漢代皇帝都要用單名?我們也許可以從漢宣帝劉詢元康二年(公元前104年)改雙名「病已」為單名「詢」的詔書中得到答案:
聞古天子之名,難知而易諱也。近百姓多上書觸以犯罪者,朕甚憐之。其更諱詢。諸觸諱在令前者,赦之。(《漢書·宣帝紀》)
可見,宣帝改為單名的原因是為了讓人容易避諱。
畢竟,單字之名可以使犯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從而減少因避皇帝名諱而造成的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漢晉期間的49位帝王,有47位是單名(包括上述由雙名改為單名的3位皇帝)。何休《公羊傳》注也解釋了雙名改為單名的原因:「為其難諱也,一字為名,令難知而易諱。」
所謂雙名「難諱」,一是增加了犯諱的概率,二是增加了「同訓代換」即「諱訓」的難度。
皇帝在取名時也往往採用「難知」的生僻字以減少犯諱。
漢平帝初名箕子,後改為罕用字「衎」,方便人們避諱;「箕子」為常用器物,則易犯而難避。
《漢書·平帝紀》即載:元始二年(公元2年)詔曰:「皇帝二名,通於器物,今更名,合於古制。」所謂的「合於古制」,就是符合《禮記·曲禮上》中的規定:「名字者,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
鄭玄註:「此在常語之中,為後難諱也。」
《漢書·匈奴傳》甚至記載有王莽下令不得取雙名的政令:時,莽奏令中國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風單于,宣上書慕化為一名,漢比加厚賞。單于從之,上書言:「幸得備藩臣,竊樂太平聖制,臣故名『囊知牙斯』,今謹更名曰『知』。」莽大悅,白太后,遣使者答諭,厚賞賜焉。
上行下效,於是,整個漢晉社會都盛行單名之風。
在漢晉600多年中,單名占絕大多數,雙名是很少數。
以下就是家喻戶曉的單名:
西漢:蕭何、韓信、賈誼、張騫、衛青、張良、楊(揚)雄、曹參、樊噲、英布、陳平、周勃、李廣、李陵、劉向、劉歆、枚乘、張湯。
東漢:蔡倫、華佗、班固、班超、竇固、鄧晨、鄧禹、李通、樊宏、劉植、耿純、賈復、竇憲、馬援、鄭玄、李膺、陳蕃、范滂。
西晉:阮籍、嵇康、向秀、山濤、劉伶、阮咸、王戎、張華、陸機、陸雲、左思、潘岳、何劭、任愷、石崇、王愷、傅咸、何曾。
東晉:孫恩、盧循、謝安、謝玄、謝石、王導、王敦、王含、王珉、祖逖、劉琨、庾亮、蘇峻、祖約、桓溫、殷浩、謝逸、朱序。
但是,漢字畢竟是有限的,單名的盛行必然導致姓名的大量重複。
據清人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記載,漢代有兩個王莽、兩個趙堯、兩個王崇、兩個王立……重名現象必然導致交際的混亂。
《西京雜記》就有這樣的故事:古代魯國有兩個曾參,南邊的曾參殺了人被抓了起來,有人卻跑去向北邊的曾參之母報告。
該故事雖然發生在春秋時期,但漢晉時期的重名所導致的混亂也是可以想見的。
後來五胡亂華,少數民族的複名制度衝擊了中原地區的單名制度;加上單名導致的大量重名已經不能適應社會交際的實際需要,於是,晉代以後,雙名的大量出現便是大勢所趨了
※久違的大陸經典,《三國群英傳8》公布!
※人人都說關羽忠義,是這樣嗎?他的坐騎給出了答案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