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藏高原:我的精神原鄉

青藏高原:我的精神原鄉

青藏高原:我的精神原鄉

張薇,文化學者,作家。主要研究和寫作領域有:文學批評、攝影批評、電影評論、文化隨筆、小說。

我已離開青海多年,很多時候,我都會驚異於自己來自一個發源了那麼多江河的地域。我越來越清晰地知曉,青藏高原是一個多麼不可思議的存在,而我對它的了解和理解是多麼有限。人的一生中可能有過的蒙昧,必要經歷時間的磨洗,才能超越自身的障礙,看到曾經離棄的事物在黑夜的天空閃爍的極光。

2017年,我在山東榮獲「齊魯最美教師」稱號。此後的多次採訪和演講中,我都會從「我是哪兒來的」說起:我來自青藏高原,那裡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天然濕地生態系統,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山的高峻,水的深廣,天空的遼闊,人類情懷的博大,都在昭示這個冰雪世界之於人類生存的意義,這些山川背後那些億萬年被風傳遞的密碼和語言。

我在青海生活了40年,成為一個教師也成為一個作家。經歷了事業的不斷上升,也經歷了個人生活的跌入深淵。在來到山東之前,我從未切膚感受自己與青藏高原有如此深切的關聯,也從未反省過自己的生命曾經被那片土地如此豐厚地養育過。

我在青島開始回望來的地方,追尋高原、人和自然的關係,深刻而持久地研讀同樣出身青藏高原,致力於書寫藏地和荒原的當代著名作家楊志軍的作品,以及他的精神歷程,出版了著作《尋找楊志軍——通向彼岸的多種可能》,2011年獲得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2014年在研讀了攝影家關於青海三江源的攝影作品後,出版了評論集《秘境三江源——生態攝影的心靈之旅》。

就此,我恍然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原鄉,洞悉我所有的精神滋養都來自於青藏高原。

一路走在尋找光的路途,探尋自己生命的意義到底在何處,我用了整整30年的時光。人生沒有止境,也許終此一生,我都不能抵達理想的勝境,也會孤獨和寂寞,但既然選擇了一條荊棘叢生的路,就不能指望眾聲喝彩。沿途的風景,甘之若飴,坦然接受,榮辱皆可擔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海湖雜誌 的精彩文章:

他把靈魂放在天葬台的一塊石頭上

TAG:青海湖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