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郝經傳》引起的熱議,挖出歷史深處孤寂的靈魂

《郝經傳》引起的熱議,挖出歷史深處孤寂的靈魂

近日,上黨梆子《郝經傳》在陵川首演,連續三場,一票難求。為了滿足陵川人對這部戲的那份執著,於是又加了一場,這在近幾年來還是第一次。《郝經傳》演出後,在社會上引起熱議。本文將大家的觀點刊出,希望通過大家的建議,將此部大戲改的更好,更完善。

一位昵稱為索的網友如是說:

郝經被拘的第15年,手書尺帛,親系臘書於雁足,率全體使者,舉香北叩說:煩請雁卿通信朝廷,願雁保重。1275年3月,汴梁有人在宮苑金明池射雁獲書,帛書上寫道:「霜落風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繳,窮海纍臣有帛書。中統十五年,九月一日放雁,獲者勿殺。國信大使郝經書於真州忠勇軍營新館」。據元史載,帛書長2尺,寬5寸,背有郝經印。因郝經被拘,不知改元,故仍用中統年號。

帛書共59字,秋季放雁,次年春果為元人獲得,進呈於元世祖。忽必烈見書惻然良久,感嘆道:「有四十騎留江南,曾無一人如雁。」忽必烈令禮部尚書中都海牙和郝經之弟、行樞密院都事郝庸出使南宋。賈似道大恐,立即遣總管段佑,以禮送郝經北歸。與之同時,忽必烈決意南伐。兩年後,南宋滅亡。

郝經北歸之時,千里沿途,城城村村,萬人空巷,爭相目睹這位忠誠信使,無不淚流滿面。忽必烈「敬仰慰勞」,命樞密院及太醫急速近侍迎勞,「致力養生治病」。至大都後,元世祖親自迎接,並召見病魔纏身、龍鍾皓首的功臣郝經,特賜宴慶功行賞。然而,由於郝經長期被拘禁,身體受到嚴重摧殘,在回歸幾個月後,便不治身亡(1275年),享年只有53歲。

郝經的這封雁足書,後珍藏於元朝秘書監,即皇家檔案館。他出使南宋,被拘真州,16載矢志不移,全節不屈,最後以鴻雁傳書的方法致信忽必烈,不但促成了忽必烈的統一大業,也使自己獲救,返回大都,成為一段千古佳話。正如郝經同時代人劉因的《憶郝伯常》所嘆:

一檄期分兩國憂,長纓不到越王頭。

玉虹醉吸金陵月,玄鶴孤游赤壁秋。

漠北蘇卿重回首,天南王璨幾登樓。

飛書寄與平南將,早放樓船下益州。

明洪武末年(1395),山西按察司副使宋文在巡查陵川時,發令重修了郝經故第棣華堂,並在東側百米的地方掘一大泊,移花植柳,取名「落雁池」,藉此紀念郝經「鴻雁傳書」之事。清代雜劇家許鴻磐以郝經鴻雁傳書的題材,創作四折雜劇《雁帛書》,以示紀念。陵川歷次修縣誌,均將郝經鴻雁傳書的事記述其中。明萬曆十七年(1589),完東氣就任陵川縣令後,湊資重修了棣華堂、落雁池。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縣令孫必振新建了雁池亭,並雕刻郝經的《雁帛詩》與《餼雁》兩詩於石碑之上。清陵川令武彭齡亦作《落雁池賦》以述懷:

鴻雁傳書,重在"鴻雁",奇在"傳書",表達人有忠心善念,天地萬物悉皆"助之,如:舜帝"象耕鳥耘",而,新編《鴻雁傳書》,竟然,文不對題,"掛羊頭賣狗肉",鴻雁傳書,劇目中竟然沒有"鴻雁"的事,變成《老太太傳書》,悲哉,好的素材被糟蹋了!美好的"傳奇",被"低俗"了!

加之:出使議和受阻,郝經一行拘於真州忠勇軍營,在拘中,郝經的重點工作是,一,著書立說,二,講學,三,懷念,這十六年,應該是劇中的重點,應該大書特寫,因為有:郝經的忠義大愛的精神,有對故鄉陵川的深情,如《陵川集》,有詩詞:故國包全晉,吾家壓太行。高寒雄地勢,瀟洒靜雲庄。六月衣冠冷,千年草木香。長松撼潮海,絕壁隱虛堂。。詩中自豪地歌贊家鄉陵川,山川的雄偉、秀麗,有非常難得的清涼氣候,以及靜怡閑適的生活情調。他在《送陵川魏夢臣》一詩中,對思念故鄉之情,更是一泄而出:太行一脊壯中州,上有吾家最上頭??而這些重要文化,劇中均無展現,而是一點而過,大量的劇情,是"胡編亂造"的,杏花,田嫂,"逃跑",或與"豬頭"低俗的對罵,有損郝經大儒的光輝形象。

陵川郝經傳奇的作者如是說:《郝經·鴻雁傳書》首演觀後隨想(郭平和)

值此全國人民歡度新春之際,晉城市上黨梆子劇團創作的《郝經·鴻雁傳書》在我縣首演,我有幸應邀觀看了這場演出。請允許我以一個普通的陵川人,一個郝經的老鄉,向《郝經·鴻雁傳書》的主創人員和全體劇組的演職人員表示誠摯的感謝!

可以說演出非常成功,非常感人。但是我認為瑕疵還是有的,進一步精雕細刻還是必要的,下面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個別情節值得商榷

郝經使宋由太監傳旨,既不符合史實,也不符合常理。忽必烈親送郝經南行有歷史記載的,遞交國書也沒有假手他人的範例。

賈似道欲殺害郝經,由郝庸持刀救下,既不符合史實,也不符合常理。建議改為右丞相陳宜中大喊一聲「住手!皇上太后有旨:賈似道昔日私自議和,謊匿不報,扣押元使一十六年,招致兵禍,著革職查辦(去冠)。押下去——」這樣可以大快人心。然後:「恭請大元特使郝庸——」郝庸郝經相見,與眾使團成員見禮。陳宜中:「傳皇上太后口諭:禮送使團還朝——」

二、重點唱段有待提升

《郝》劇,自始至終感到非常沉悶,主人公沒有喜怒哀樂的情緒變化,令人窒息。我認為主要是台詞和唱詞平鋪直敘,一味的講道理,顯得唯唯諾諾,甚至窩窩囊囊。俗話說:「講道理不如罵大街」,罵大街解氣呀!例如第七場郝經怒斥賈似道一段,能不能用逍遙韻的「道」字一韻到底,把賈似道痛罵一頓:

賈似道,假似道,

你似道非道是個魔道。

想當初打了敗仗走歪道,

私自議和你找門道。

回朝後喪權辱國的事情不敢道,

編造謊言虛報軍功你胡說八道。

元宋通好息民弭兵是正道

你千推萬阻羈押使臣走左道。

威脅利誘勸我投降的話兒休說道,

我和你涇渭分明正邪兩立不同道。

你權傾朝野稱霸道,

你濫殺無辜無人道。

南宋朝有你這——

離經叛道暴虐無道的邪魔外道,

怪不得——

錦繡江南,豺狼當道。

餓殍載道,怨聲滿道。

把一個——

三百年十六帝的趙宋王朝,

送上了亡國的道。

莫看你今日里-

狂悖無道,巧言善道,

神眉鬼道,津津樂道,

總有一天你要落畜道。

那時候——

千刀萬剮還公道,

碎屍萬段彰天道。

這才是——

天公地道,諸華歸道,

人心向道,人間正道,

你螳臂擋不住天風海濤。

像貫口一樣一氣呵成的唱出來,達到怒而罵,罵而快,快而喜的情緒宣洩。

三、道具的運用不醒目

戲曲道具有展現事件、刻畫人物、渲染環境氣氛的作用,例如《郝》劇中郝經的帛書,宋琚的坎肩,田嬸兒的魚簍等都是。特別是宋琚的坎肩,這個道具設計得獨具匠心,特別地好。一件小小的坎肩展現了宋母的愛心,兒子的孝心,烘托出宋琚犧牲時悲壯的氣氛。可惜的是坎肩的顏色與郝經的袍服的顏色相似,沒有反差,舞台美學語彙不夠響亮,舞台效果不能釋放。能不能把它換成紅色呢?

還有郝經的帛書可以說是《郝》劇中最重要的一件道具,可是運用的也不夠理想。帛書為藍色,不僅不醒目,而且也不正確。《漢語詞典》稱:帛,從白從巾,白色絲織布條。而且「帛」是一個現代人不常用的辭彙,很多人人不知帛書是什麼。如果把帛書由郝經把水袖扯下來,撕作條狀書寫成信,既直觀,又合理。這樣可不可以呢?

四、「做」的不夠

戲劇常用「絕活兒」使舞台呈現更豐富,使角色形象更突出。《郝》劇沒有,是否可以增加宋琚爬樹越牆的做工,讓宋琚吸收鋼管舞的元素攀爬上樹,選擇表演一些諸於「小鬼上大吊」「倒插一桿旗」「烏龍纏柱」「 金雞獨立」「哪吒探海」的絕活,然後翻跟斗躍出牆外。

五、客觀視角和主觀視角的關係不清晰。

客觀視角是指以編導和觀眾的眼光去看情節敘事的,主觀視角是指以某角色的眼光去看情節敘事的。兩者的關係不清晰,會引起邏輯上的混亂。

《郝》劇第六場是寫郝經和夫人兩地思念的,如果是以客觀視角敘述,場景就必須分成兩個空間,化妝服裝可以不變,但表演不能有過多的交集。如果是以主觀視角敘述,第一個出場的是夫人,那麼,郝經就是夫人眼中的郝經,這樣的話,郝經則髯口可以變成蒼色的,服裝則仍是辭別時的服裝。而且在燈光轉暗時應落下紗幕,營造夢幻的感覺。

以上是我對《郝經·鴻雁傳書》的一點隨想,不一定正確。你怎麼看?

一位昵稱明眼人的網友說——

本劇開頭處理欠妥,作為國使,乃重要角色,是代表國家行使職權的,豈能由一位太監敷衍了事,本劇沒有把郝經的重要身份和特殊地位顯示出來。

整台戲也沒有把郝經的博愛精神表達出來。郝經去南宋,是懷著一顆悲天憫人的博愛心去促使和好,為的是避免戰亂,怕百姓遭難。而本劇刻意強調兩國,強調投降,有點挑起民族之爭,把郝經的原意淡化,給人對郝經產生一種誤解。

本劇對郝經的經歷敘述不清,使人對郝經不甚了解,郝經哪裡人?以前做什麼的?為什麼金國讓郝經擔任國使,是郝經自願去的,還是被迫去的?並沒有交代清楚。

整台戲看完,沒有產生對郝經有崇拜和尊敬的那種感覺。

既然劇中提到鴻雁傳書,就應該有這樣的場景,何況陵川以前的確有過落雁池,我本人也是見過此池的。雖然鴻雁傳書典故不一,有說是蘇武的,有說是王寶釧的。劇中郝經說出利用鴻雁傳書,也可能說不是郝經首創的,但既然提到這個婦孺皆知的典故,就不應該改成一位婦人來代替鴻雁。

還有對杏花的描述,幾句唱詞就讓人明白了她的身世,對於郝經的身世,為什麼不能這樣處理一下呢?

一位叫小樓仙客的網友說——

主題不突出,劇情片落,白句粗俗,唱詞沒有上當挷子的語言特點,便使演員唱起來生硬勉強,讓人回味不得。

一位叫梅蘭靜思的網友說——

上黨戲有它的表演程序和藝術規範,但是它也必須是充滿活力的藝術創造。而這種創造的根本是人,是劇作家嫻熟於規範又不拘於規範的創造。優秀的劇作家將人生中釀成的浩然之氣、豐沛精神,化為戲劇性故事,化為精美曲詞,化為活生生的對白,才真正顯現上黨梆子戲曲的魅力所在。聽了各位老師探討《郝》戲,覺得還有待提取郝經的精魂和演技提高。個見。

(以上原載於陵川縣傳統文化研究會)

郝經,字伯常,澤州(晉城市)陵川人,生於金末亂世,是金朝大文豪元好問的弟子。金正大八年(1231),隨父母避難於河南魯山。次年,蒙古兵鋒南下,郝經又隨父母北渡,徙居順天(今北京)。其父主要靠教授生徒勉強維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郝經十二歲時,才開始就讀於鐵佛寺僧張仲安之南堂,以興復斯文,道濟天下為己任,而後則專治六經,潛心伊洛之學,涉獵諸史子集。

元憲宗二年(1252),忽必烈開府於金蓮川。郝經受舉薦,忽必烈遣使兩次召見,請郝經當幕僚,此間連上數十事摺子,忽必烈看完後非常高興,就把他留在身邊。

金王朝滅亡之後,蒙古軍開始揮師南下,力圖儘快并吞南宋。郝經對此持否定態度。他向忽必烈講述「古之一天下者,以德不以力」的歷史經驗,同時通過對蒙宋雙方情況的分析,認為蒙古國是「諸侯窺伺於內,小民凋敝於下」,而南宋當時則是「君臣輯睦,政事修明,無釁可乘」(《元史·郝經傳》)。因而主張不要立即伐宋,應把主要精力放在革除弊政,遵用漢法,選賢用能,創法立制,減輕賦稅,屯田墾殖,鞏固內部,使「天下一新」。

憲宗八年(1258),他跟從忽必烈攻鄂州。蒙哥汗在釣魚城下受傷身死,忽必烈猶豫不決,正是郝經一席話,堅定了他北返爭奪汗位的決心。此間郝經被任命為江淮荊湖南北等路宣撫副使。

忽必烈按照郝經的計策,一步一個腳印,終於由一個蒙古宗王變成了「元世祖」。

忽必烈非常高興,立即重用郝經,授翰林侍讀學士,佩金虎符,帶大批從人出使南宋議和。

郝經此行,引起了大蒙古國內部一些漢人世侯的妒忌,平章王文統私下指使將軍李璮侵擾宋境,企圖假南宋之手破壞和議。南宋奸相賈似道也怕自己在鄂州私下與忽必烈議和納貢之事被宋帝知曉,命李庭芝派人把郝經軟禁在真州。

從此被囚禁長達十六年之久。在此期間,郝經曾多次上書南宋君臣,但在賈似道的阻止下,一切努力均付之東流。為了策反郝經,賈似道謊稱元廷兵亂,幾次派人誘降,均遭郝經痛斥。又派人假扮強盜夜闖囚所威逼、斷絕生活供應等,也未能動搖郝經的意志。

至元十一年(1274)六月,忽必烈命丞相伯顏率兵伐南宋,又命禮部尚書中都海牙及郝經之弟行樞密陪都事郝庸入宋,責問信使無故被拘一事。南宋朝廷理屈詞窮,再加元軍所向披靡,不得不派總管段佑以禮送郝經一行北歸。元世祖忽必烈也派樞密院官及內臣近侍遠道迎接。不過他在歸途中染病,回到大都即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結束了他坎坷磨難的一生。

軼事兩則

冒死上書:辛亥(1251)年春,29歲的郝經在順天府(今河北保定市)賈副元帥家就教,一位陵川道士,赴燕都上香朝拜,過保定時,向郝經哭訴了家鄉百姓深受蒙古官僚壓迫而流離失所的悲慘景象。

當郝經聽了家鄉道士的苦訴,不光是淚水淌流,又火冒三尺,憤筆寫下了《河東罪言》,冒著不測的風險,上書給蒙古統治集團,出人意料的是,忽必烈沒有責罪郝經,反而召納郝經於王府。他深感這份「民書」血淋淋的分量,「民失,江山倒」!忽必烈1260年3月登帝位,立即頒發政令,革除了蒙古諸王直接向種地人徵稅的權利,大大減輕了北方人的負擔。

大雁傳信:郝經出使宋朝,被賈似道軟禁在真州。這一囚就是整整十六年,其間,元廷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死是活。

郝經被拘幾年後,在1274年從宋人供食的活大雁中挑出一隻健壯能飛的,系蠟書於雁足,放飛大雁。「中統十五年」實為「聖元五年」,郝經被拘於宋,不知元朝改元的事,所以他依此推之為「中統十五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走山西 的精彩文章:

《保德州志》揭開楊門女將身世,原來是異族女子大戰金國戰隊
幾塊青石,揭開神秘的臨汾商幫真相

TAG:行走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