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時隔50年!史上第二位華人參選美國總統:我要給每人每月發1000美元

時隔50年!史上第二位華人參選美國總統:我要給每人每月發1000美元

繼鄺友良1964年和1968年兩次參選美國總統選舉之後,他是史上第二位參選美國總統的華人,也是50年來首位宣布參選美國總統的華裔人士,他的「美國夢」究竟能走多遠?

作者:慕江塵

「我是楊安澤,我要參加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

近日,紐約華人企業家楊安澤,在YouTube宣布,自己將代表民主党參選美國總統,並在全面上線的標語廣告中,提出了「人性至上」的口號。他認為「自動化可能會給全人類帶來毀滅」,主張聯邦政府「給每一個18到64歲的美國人,每月發放1000美元的「自由紅利」,讓每個人都能維持起碼的穩定生活。」

楊安澤的競選網站已上線

楊安澤參選標誌LOGO

一個月1000美元?起碼的穩定生活?這個長得有些像黃渤的年輕人提出如此「劍走偏鋒」的主張,引起海內外媒體的注意。他也迅速募捐到13萬美元的競選資金。

繼50年前的華裔鄺友良後,楊安澤是史上第二個宣布參選美國的華人。而且,比之擁有政治背景的鄺友良,楊安澤的「美國夢」是那麼勵志傳奇。

· 01 ·

時間回溯到上世紀60年代。

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兩個來自台灣的年輕人走到了一起,畢業後,他們又順利留在美國結婚生子。

楊安澤作為兩人的小兒子,從小便見證了華人父母如何通過教育,實現了華裔在美國的中產階級夢:母親統計學碩士畢業後在一所大學工作,父親則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路讀到物理博士,又進入IBM和GE的實驗室做研究,擁有專利高達69項。哥哥則從波士頓大學畢業,成為了紐約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的副教授。

一家四口,左二為楊安澤

而1975年出生的楊安澤也彷彿開掛:本科畢業於布朗大學,博士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1999年剛畢業,美國知名律師事務所DavisPolk & Wardwell給他開出的起薪,高達125000美金。

然而,楊安澤大概是那種骨子裡就不安分的人,他雖站在外人艷羨的山頂,卻無法抑制心中那片浩瀚海洋的呼喚。僅在律師所工作了5個月,楊安澤便辭職創業了。趕著互聯網創業大潮,楊安澤首先成立了一家網路公司,希望通過互聯網幫助非營利性機構籌款。

不過,楊安澤很快失敗了。互聯網大潮的衝擊力,遠遠超過他的想像。

但《肖申克的救贖》的編劇斯蒂芬·金說:「最可怕的時刻永遠是你還未開始時,開始之後,情況只會越變越好。」楊安澤大概深諳此理。所以,他很快從生活給予的一記響亮耳光中抽離了。隨後,他進入一家醫療軟體創業公司MMF學習創業知識。

2006年,楊安澤加入朋友創辦的「曼哈頓培訓」公司,並在不久後出任CEO。在楊安澤的帶領下,曼哈頓培訓公司從一個小型考試培訓公司,迅速成長為教育培訓界的佼佼者,年利潤高達1800萬美元,後來又順利被教育培訓界的巨頭——開普蘭公司收購。

· 02 ·

從脆弱無力的社會新人到受人尊敬的CEO,在自己曾掉進的創業坑裡,楊安澤發現很多美國人都會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的名校畢業生湧向自己不喜愛的職業,在年復一年的工作中,漸漸喪失快樂和成就感。

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告訴他,總該有一群既聰明又熱情的年輕人,他們身懷理想,願意創造新事物,走一條少有人走的路,而不是在一輩子打工,成為一顆高薪卻迷茫的螺絲釘。

2011年,在妻子的鼓勵下,楊安澤開啟了自己的事業:創辦非營利性機構Venture for America (為美國創業)。

「為美國創業」項目,主要招募一群有理想有能力的名校畢業生,將他們安排在遭受金融危機重創的美國中西部和南部地區,如新奧爾良、匹茲堡、底特律等等。項目會安排這些年輕人在創業公司中,接受為期兩年的在崗培訓,並幫助他們創業。

第一年,「為美國創業」預算不過20萬美元,學員只招募到40人;但隨著收效轉好,到2017年,預算超過600萬美元,學員已500人。這些學員建立了29家公司,提供了超過2500份工作機會,不僅影響了美國很多行業,也為美國創造就業機會提供了很好的範例。

有感於此,奧斯卡獎得主Cynthia Wade ,還為「為美國創業」拍攝了紀錄片,《創業一代》。

與此同時,楊安澤也受到了白宮的肯定。在2012年受邀參加的青年創業論壇上,時任總統奧巴馬就對楊安澤的「為美國創業」點贊,授予他「變革先鋒」的稱號。2015年,楊安澤被評為「全球創業精神總統大使」。

2018年,當楊安澤宣布:「我是楊安澤,我要參加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並提出一系列劍走偏鋒的口號政策,媒體驚訝了。他絕不是一個安安分分,僅僅想要實現「美國夢」的華裔,也絕不是一個只想賺錢的企業家。

· 03 ·

作為華裔宣布參選美國總統,先不說其主張,對於華裔來說,意義就十分巨大。

長期以來,世界經濟強國,全球頂尖教育,完善的福利保障,上百個國家免簽待遇,倡導自由平等,這些一直是很多人移民美國的美好夙願。然而在幾乎400萬,佔據總人口約1.2%的華裔里,雖有李政道、楊政寧,駱家輝,李小龍,扎克伯格的華裔妻子普希拉里·陳等等名人的出現,也有很多像楊安澤一家,通過教育實現中產階級夢,但大部分華裔的境遇都差強人意。

楊安澤的Facebook頁面也在給自己的參選「打廣告」,其「人性至上」的標語隨處可見

他們深受美國白人的歧視,著名的排華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廢止。而加州議會於2009年,美國參議院於2011年,才正式向美國華人為歷史上的排華法案道歉。

文化隔閡,二等公民待遇(特別是男生),就業遭到歧視,直到今天,美國白人也常常以手指扒眼角的動作來歧視中國人的小眼睛。

所以,當年祖籍廣東的華裔鄺友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共和黨人身份擔任聯邦參議員,已是開創先河。而他1964年宣布競選總統,成為第一個共和黨內初選中獲得選票的亞裔候選人,更是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鄺友良

更沒想到的是,第二個宣布參選美國總統的華裔,竟已是50年後。

· 04 ·

那麼,楊安澤競選總統的「美國夢」能走多遠?情況不容樂觀。

首先是楊安澤劍走偏鋒的口號和主張。

由於「為美國創業」項目的經歷,楊安澤親眼目睹了美國中西部大城市,因為自動化的廣泛運用,導致數以萬計的人失業。在楊安澤眼中,普朗特的很多選票都來自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城市,而在普朗特上台後,他看到了更多失業的人們,眼中充滿著焦慮和不安。

美國麥肯錫曾在2017年的報告中預測,到2030年,美國三分之一的人將因為自動化失去工作;《紐約時報》更是貼出了一張讓人焦慮的海報:人類向機器人行乞。

正因如此,楊安澤提出「人性至上」,倡導「全民基本收入」,希望聯邦政府給所有18-64歲的美國人每月發放1000美元的基本生活費。

這個主張,讓雖然不是美國人的我們,聽起來也美滋滋的。可是,錢從哪裡來?

這幾乎要每年花費2兆美元,差不多佔到美國政府50%的年度預算了。

紐約時報的報道中,曾形容楊安澤為「危言聳聽」、「對科技持懷疑態度」

即便如楊安澤所說,提高盈利大的自動化企業和人工智慧科技企業10%的增值稅,即便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和剛剛發射完最強火箭的馬斯克也認可「全民基本收入」的理念。美國政府會心甘情願在民生上如此斥資嗎?

所以,《紐約時報》對楊安澤的當選性表示:可能性微乎其微。在美國媒體的一波驚訝過後,媒體對楊安澤宣布參選總統的報道也變少了。全美廣播公司CNBC新聞網上貼出的2020年總統選舉「33人名單」,也沒有見到楊安澤的身影。

CNBC給出的33人,楊安澤不在其中

好在,面對《紐約時報》等媒體的不看好,楊安澤也並不氣餒。當選與否,楊安澤看得很開:

「特朗普70歲才當選總統,我才43歲呢,未來的機會還有很多。能讓選民通過這樣一個渠道,對我的主張,有對這個問題的更多關注,我已經很高興了。」

即便楊安澤沒有競選總統成功,其「人性至上」和關注自動化風險的主張,也讓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得到了更多的重視。

更多地,也為華裔在美國的參政提供了很好的範例,讓更多人看到了華裔未來的希望:低調樸實、沉默不言從來不能讓華裔獲得真正的尊重,只有積極參政,主動把握話語權,才能真正維護自己應有的權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蔘 的精彩文章:

孫悟空一棒打倒人蔘果樹,是他看出了此樹的邪惡,太有傷天和!
功效不弱於人蔘,以前沒人識貨都扔掉了,現在賣到了上百元一斤

TAG:人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