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從平平無奇到千年書聖,王羲之如何被捧上神壇?

從平平無奇到千年書聖,王羲之如何被捧上神壇?

王羲之,一個從來不缺少話題的男人,最近又在文博界掀起了看展熱潮。遼寧省博物館趁熱打鐵,拿出剛在《國家寶藏》中大放異彩的《萬歲通天帖》。

台北故宮從去年十月起就接力放出了《快雪時晴帖》、《遠宦帖》以及正在展出的《七月都下二帖》。

鄰國日本更是翻出了家底,一口氣放出了四件王羲之作品:《喪亂帖》、《孔侍中帖》、《妹至帖》和《大報帖》。

即便是對八卦遲鈍的萃花,也聞到了一股「你好我也好我比你更好」的硝煙兒。畢竟這些展覽的主角,是以一人之力扛起半個書法史的男人

帝王名臣像冊之王羲之

關於王羲之的故事,相信大多數人都能說出一二。他是勤奮好學的別人家孩子,從小刻苦練字,洗硯台染黑水池。

仇英(款)烹茶洗硯圖局部

做好人好事的傑出青年,幫賣扇老嫗題字,引人搶購。

佛系淡定的東床快婿,在選婿人面前敞著肚皮葛優癱。

任性可愛的萌寵博主,抄了一部《黃庭經》換一隻鵝。

語文課本背誦全文作者之一,永和九年,歲在癸丑……

世人常用曹植《洛神賦》詩句讚美他的書法: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不過,有個問題似乎很少有人深究,王羲之是如何成為「書聖」的?

其實王羲之少年時平平無奇,《晉書·王羲之傳》說他「幼訥於言,人未之奇。」不過經過一些勵志的操作,長大後他變成了能言善辯、擅長書法的好青年。

在王羲之以前,書壇最負盛名的當屬鍾繇,王羲之的啟蒙老師衛夫人就是鍾繇的弟子,他的書法也無不受鍾繇的影響,尚未走出自己的風格。

鍾繇 《薦季直表》

比如早期的《姨母帖》,結字和用筆都有較濃厚的隸書筆意。

萬歲通天帖局部 王羲之《姨母帖》

人到中年,筆法逐漸成熟,由於經歷了太多官場的黑暗,老王毅然選擇辭職歸隱,無事一身輕,書法也愈加放飛自我。《蘭亭序帖》就是老年時期的代表作,從古拙到秀媚,筆法變化多端,整體中正和諧。

《蘭亭序帖》(故宮神龍本)局部

不過王羲之去世後,晉末至梁代的一百多年,書壇影響力最大的是他的兒子——王獻之。王獻之沒有陷入父親的陰影,他兼眾家之長,集諸體之美,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王獻之《中秋帖》

陶弘景在《與梁武帝論書啟》說:現在大家都在學子敬(王獻之)啦!「比世皆尚子敬書」。梁書畫家袁昂在《古今書評》里用了個分量很重的詞「冠世」:「張芝驚奇,鍾繇特絕,逸少鼎能,獻之冠世。」。

按照這個劇情發展,雖然老王在書壇佔有一席之地,但「書聖」的名號怎麼也該是王獻之才對。歷史的有趣之處,就是沒有絕對的定論,根據統治者的需求,永遠有反轉等著你。

據本藝術大偵探萃·福爾摩斯·卓偉·花 的研究,後來王羲之被捧上神壇,離不開三塊神奇的「人形廣告牌」。


第一塊牌子,[ 梁武帝蕭衍 ]

蕭衍捧王羲之可以說是個意外,他的本命偶像是鍾繇,由於看不慣南朝時期的王獻之熱,於是寫了很多小論文撕C位,如《觀書法鍾繇十二意》《草書狀》《古今書人優劣評》等。還給書法家們做了個私心排名,鍾繇>王羲之>王獻之。

「子敬之不迨逸少,猶逸少之不迨元常。」——《觀鍾繇書法十二意》

這是權利系統第一次將王羲之推到很高的位置。


第二塊牌子,[ 唐太宗李世民 ]

李世民的做法最霸道,因為喜歡老王的書法,而命人四處搜刮搜集,讓一眾書法大V來鑒定真偽,並製作了許多逼真的複製品,賞賜給皇族和重臣。

PS:王羲之的真跡早已不存,如今我們看到的許多作品如《蘭亭序帖》,都是唐朝摹本。他在《晉書·王羲之傳》中寫後論,用各種辭藻讚美老王的書法:說他一點一划都是妙筆,筆劃斷了意境卻相連,體勢有勁,不斜反直。

「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

王羲之《孔侍中帖》

看多少遍都看不厭,欣賞多久都看不盡優點,心裡想著你,寫字模仿你,讓我變成這樣的,只有你,王羲之大大

「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他人都不值一提,哼!「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腦殘粉表示死了也要愛,李世民去世以後,真正的《蘭亭序帖》也跟著陪葬埋進了昭陵。

唐昭陵


第三塊牌子,[ 宋太宗趙炅 ]

比起前面兩位的私心,宋太宗趙炅做的事顯得更加利國利民,他下令翰林院,將內府收藏的書法摹刻成帖,並彙編了一本書法精品集《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又名《王羲之王獻之與其他諸家書法》(別信),因為這套書共有十冊,版面是這麼分配的:

《淳化閣帖》為什麼重要呢?俗話說「紙壽千年」,加上時不時的天災人禍,古代書畫最讓人頭疼的就是不便長久保存,沒了就永遠沒了,連遺照都不留。

刻帖是將書法作品摹寫在木頭、石頭上,雕刻出字形,再用墨和紙拓成帖,這樣就可以做成很多份複製品,既保存了書法名家的手書原貌,對作品傳播也更為有利。

唐朝時由於王羲之作品大部分都被皇家佔有,王羲之的書法魅力,也遠在廟堂之上,對普通人來說,王羲之只是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名字。

有了刻帖以後,名家書法帖得以較大範圍的傳播,街頭小販也可能見過書聖的帖,窮酸書生也能臨寫書聖的字,於是,王羲之從被束之高閣的偶像變成了真正的普照大眾的書聖。

不過這些都是身後事了,名聲對於已逝的人毫無意義。通過梳理書聖成名之路,萃花是想告訴大家,書聖光環並非天生,除了本身的實力和成就,也與後人的大力推廣息息相關。我們都知道「燈下黑」現象:

許多時候,由於光環太強大,人們的注意力也被轉移,變成了欣賞「光」,而非發光的燈具本身。假如沒有那些皇帝的推廣,沒了「書聖」光環,人們談論王羲之和他的書法時是否會有不一樣的心態和視角呢?

比如他是一個,對自身才華頗有自覺的人。

「我書比鍾繇,當抗行;比張芝草,猶當雁行也」——《晉書·王羲之傳》

比如哪有什麼天才,他的「成功學」也不過是努力二字。

「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後之也。」——《晉書·王羲之傳》

比如他喜歡服用五石散,因為「嗑藥」不能去及時看望朋友。

王羲之《得示帖》:得示,知足下猶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觸霧故也。遲散。王羲之頓首。

比如東晉裴啟的《裴子語林》說王羲之小時候有精神病,一兩年就要犯一次。 「王右軍少嘗患癲,一二年輒發動」

會不會又是個梵高的故事?總之,試著去了解他吧,王羲之不是飄在天上的神仙,他也曾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才華橫溢的酷酷的嬉皮士。書聖王羲之書聖王羲之轉變一下焦點,會發現更多有趣的事實。

PS:開頭的三個大展很快就要結束了,展出的都是好幾年難得開箱一次的藏品,有條件的朋友們一定把握機會哦!嗯?展覽信息?你那麼聰明,一定可以找到的。

更多內容,請關注」藝萃」

本文為藝萃原創,轉載請私信藝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萃 的精彩文章:

燃燃燃!元宵花燈從隋朝到清代的衍變你造嗎?
山水畫里的PS筆刷——皴法 極簡藝術史

TAG:藝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