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孔孟之說談孝道:感觀千年的孝

從孔孟之說談孝道:感觀千年的孝

編者按:世界廣闊,人的生活形態各異,於是留下各種問題,比如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們追求什麼價值?價值的標尺在哪裡?差異與衝突應當如何選擇?也許經典可以帶來我們答案,跟著韓望喜教授一同走進國學經典故事,回歸中華文化的根——國學。百行孝為先,國學經典首論「孝」,本期帶大家回味國學孝親故事三則,在愛中體味孝字的深沉,在現實行動下盡孝。

有人說,現在都什麼時代了,還講國學!什麼 「仁者愛人智者愛人」,那麼拗口又難懂,不像我們網路語言,喜大普奔啊、不明覺厲啊,又好懂,又好流傳。我是不同意的,中華經典里的故事言簡意賅,特別的有回味。比如「孝」字,一個老人和一個小孩兒,緊緊地靠在一起,這就是孝道。

孟子說:人生有三件最快樂的事情,第一,父母聚在、兄弟如故;父母兄弟都安好啊;第二,心地坦蕩,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第三呢,就是得天下英才的教育,這是天下最快樂的事情。

每年春運的時候,不管是颳風下雨,我們都要擠火車、擠汽車的回到家鄉去,就是為了看父母雙親一眼,看一看自己的老家,看一看自己的兄弟姐妹。三天之後,就背著行李,又回到工作崗位上。

為什麼要這樣周而復始年年如此呢?其實是因為遊子在外的這顆心放不下呀。中華文化說來說去,講的就是這顆心,就是要「安心」。


遠古的時候有這樣一個風俗:就是因為糧食短缺,很多老人會被兒女拋棄到深山裡。一個兒子背著媽媽往深山裡走,一路上媽媽都在折下松枝扔到地上。兒子很奇怪,問:媽媽呀,您這是在做什麼呢?母親說:兒子呀,我怕你回家的時候找不到路啊。

兒子心裡咯噔一聲,五味雜陳,想,媽媽含辛茹苦養大我啊,如今媽媽又老又病又餓,我還要把她扔到深山裡,兒子實在是感到非常的不忍心、非常的愧疚。於是他留著眼淚,把媽媽又背回了家。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盼母歸,母與子的關係某些情況下,用以生死為印證。


在東漢時期,有一個人叫江革,從小沒了爸爸,與老母親相依為命。那時正值戰亂,於是他背著老母親四處逃難。一天,他把母親安置在一個山洞,自己去沿街乞討。不巧,遇到一群強盜。強盜拿起刀便要殺他。江革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淚流滿面地說:我死不要緊,能不能容我一天,讓我把討到的飯食送給我的老母親吃了,我再回來,你那時再殺我也不遲啊。

強盜聽完,便放了他。第二天,江革果真回來了。強盜看他回來,都面面相覷:「天下居然有這樣盡孝的人嘛?」於是放了他,並給了他銀兩和乾糧度日。

「江小子,這些銀兩與乾糧你拿回去和母親度日吧。」

「謝大王,只是江革不能接受,大王能放過我們,姜戈已經是感激不盡了。」

你看,連強盜都被他的孝心感動了,真是了不起啊。

(行佣供母)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這樣孝道的故事。

孔子特別稱讚的人——閔子騫,他是孔子的學生。閔子騫這個人其實是很可憐的,很小的時候就沒了媽,他爸爸娶了一個後妻,還生了兩個孩子。這時候,閔子騫的命運變得很慘了。

冬天的時候,他的兩個弟弟穿的是厚實的棉花做的冬衣,而他穿的是野地里的蘆花做的單薄的衣裳,每日凍得瑟瑟發抖。但是他一直默默不作聲。

直到有一天,他的父親發現了,非常惱火、傷心,一定要休了後母。閔子騫普通一聲跪在父親面前為後母求情,說,爸爸,一定不要這樣做啊: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

老父親聽了這番話心裡非常非常感動,他的後母聽後也非常感動,從此以後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對待閔子騫了。

(蘆衣順母)

《弟子規》有兩句話: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就是說,父母愛我,那我愛父母沒有什麼難的。要是父母不怎麼喜歡我,甚至恨我,我還要對父母盡孝心么?這就值得我們思考了。

而在《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就是說,父母的年齡做晚輩的不能不知道啊,一方面很高興,一方面又很憂傷;高興的是父母80歲了,我們做兒女的還能夠承歡膝下,那真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但是轉念一想,人到七十古來稀,爸爸媽媽八十歲了,還有多少年好活呢?想到這裡的時候,心裡就非常的傷痛。

為什麼歡喜,為什麼傷痛,其實都是因為愛。有句話叫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所以盡孝要趁早啊!

作者簡介:韓望喜,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國外交部候任外交官,中央電視台理論專題片《道德的力量》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兩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著有《善與美的人性》《大型儒家文化交響樂—人文頌》《韓望喜正解中華經典》等多部專著,其中專著《善與美的人性》、《大型儒家文化交響樂—人文頌》人民出版社出版並重印,獲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蘇少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喜讀經典 的精彩文章:

TAG:喜讀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