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北京的色彩,老照片中品味

老北京的色彩,老照片中品味

北京漫長的沒有下雪的冬季終於結束。

春天來了,但是我們翹首以盼的花紅柳綠卻吊足了人們的胃口,遲遲不肯出現。錯失了皚皚白雪,春天的色彩顯得別樣珍貴。

期待的還未降臨

那就跟隨小編的腳步

在老照片中尋找老北京的色彩吧!

外國人鏡頭下的老北京

1909年初,法國人阿爾貝·肯恩和他的司機兼攝影師阿爾貝·杜帖特來到中國。他們攜帶了大量的攝影耗材,其中包括四千塊黑白玻璃底片、約三千米電影膠片、一百多個用於錄音的蠟筒,以及幾百張盧米埃彩色玻璃底片。於是在彩色照片誕生兩年後,北京就把它的色彩留在了照片上。不過遺憾的是由於戰亂,這些照片今天已無緣得見。

▲永定門前的兒童,1912年至 1913年。斯蒂芬·帕瑟拍攝。照片中的孩子赤裸上身,站在永定門前的護城河邊,痴痴地望著攝影師。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1912年肯恩向中國派出了另外一位攝影師斯蒂芬·帕瑟。帕瑟在中國停留了兩年,拍攝了大量彩色照片,而且這些照片都保留至今。從照片可以看到,儘管當時民國已經建立,但很多北京人依然留著辮子。照片里的北京人,大多穿著藍色的粗布褂,腳蹬白襪黑鞋,生動得彷彿穿越時光而來。

▲東直門運糧車隊,1912年,斯蒂芬·帕瑟拍攝。東直門一直是運糧的主要通道,如今東直門內還保留著很多帶「倉」字的地名。

20世紀30年代,柯達公司和埃克發公司分別推出彩色卷片。這種輕便的彩色底片,在之後的數十年里呈現了整個世界的色彩。

▲迴音壁前的遊客,1946年,迪米特·卡塞爾拍攝。照片中的兩名男女正把耳朵貼向牆壁聽傳來的迴音。

1945年,美國《生活》雜誌的攝影師迪米特·卡塞爾來到北京,他拍攝了日軍投降後北京的很多照片。這些照片里的北京,豐富而真實,一個個場景彷彿迎面而來。這正是人們記憶中的顏色,在熟悉的灰、紅、綠之外,更有一種時間沉積的色調。

▲景山上喝茶的人們,1946年,迪米特·卡塞爾拍攝。民國之後,景山不再是皇家禁苑,而向國民開放成為旅遊景點。直到今天,景山萬春亭也是城裡看日出日落的好地方。照片中的幾名遊客正在享受悠閑的喝茶時光。

黑白照片大變身

攝影術發明之初,還不能真實地記錄色彩。再絢麗多彩的美景,在照片上呈現的也只是不同層次的黑白兩色。然而這難不倒有創意的攝影師們。在攝影術傳入中國以後,那些當時已經熟練掌握西畫技法的廣州外銷畫家們,成為最早學習攝影術的中國人。他們結合自己的特長,開始為照片手工上色。這多少為今天的我們留下了一些舊日中國的色彩。

19世紀初,彩色底片技術雖已問世,但因價格昂貴而並未普及。攝影技術朝著器材更輕便、曝光時間更短的方向發展,彩色照片技術的發展放緩了腳步。

▲上世紀 20年代的前門大街。1924年,俗稱「鐺鐺車」的有軌電車在前門大街開通,為這條古老繁華的商業街更添活力。這張照片是一張人工上色照片。

在攝影技術重回黑白照片的時代里,老北京攝影師們為照片手工上色的技術也日臻成熟。好的上色照片,宛若一幅精緻的油畫。儘管色彩的選取有主觀和藝術再創作的成分,但至少為我們提供了那一時期北京的彩色資料。

明信片中的老北京

1865年,一位德國畫家在硬紙板上畫了一幅畫,並寫上了幾句問候語,打算寄給遠方的朋友。可他怎麼也找不到能裝下這幅畫的信封。於是,郵局建議他把收信人的地址和姓名直接寫在畫的背面寄出。這件事給郵政部門一個靈感。四年後,德國的鄰國奧地利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明信片。

1876年,清政府委託任大清海關總稅務司的英國人赫德試辦國家郵政。

▲永定門外的景緻

清末,照片製版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印刷業,這些明信片大多用實地拍攝的照片製版印刷。其中老北京的街景、人物是明信片熱衷的題材之一。由於明信片的拍攝者和印製者大多是外國人,因此明信片上的北京也反映出他們觀察中國的不同視角和心理。

▲東單布市。明信片上貼的是大清國郵政一分錢郵票,郵戳顯示這張明信片於 1912年12月 22日從北京寄出。當時剛剛民國,這張大清郵票被蓋了中華民國的戳,就變身為民國郵票了。

明信片里,既有巍峨的城牆、高大的城門、綿長的護城河、長城、十三陵、前門街景,也有泥濘滿地的街道和殘酷的行刑現場。明信片里的北京人,既有市井街頭的販夫走卒、名伶劇照,也有衣著光鮮的達官貴人,甚至連至高無上的太后老佛爺也上了明信片。

▲寶善銀號金珠店門外

為了吸引消費者,出版商們不滿足於明信片黑白灰的單調顏色。他們開始嘗試用手工著色的方式給黑白照片上色。於是,一個老照片中反映不出來的彩色老北京在明信片上復活了。蔚藍的天空,明黃的龍旗,老百姓們的藍色長袍,身著朝服頂戴的官員……雖然這些彩色明信片看上去跟實際的色彩還有些差別,但與黑白照片相比,還是讓人眼前一亮。

有人說老北京是灰色的,因為百姓的房子多是灰牆灰瓦,冬天的天空也是灰色;有人說紅色才是北京的色彩,因為這裡擁有許多宮苑殿宇,宮牆的紅色是最具代表性的顏色;也有人說老北京是綠色的,因為舊時的京城幾乎院院都有樹,到了盛夏滿眼都是綠蔭。

你眼中的老北京是什麼顏色?

你期待的春天又是什麼顏色?

歡迎在留言中

與大家一起聊聊

推薦給大家一本好書《舊京圖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